加热泵给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83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泵给热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泵给热水装置,特别涉及具有蓄热水槽、以存储由加热泵加热了的热水用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是在电力便宜的夜间驱动加热泵,在蓄热水槽中存满已加热了的供给水,由此在白天供给使用的用水。
而在用加热泵加热给水的情况下,如果外部大气的温度改变,有时会发生加热泵的运转效率发生改变,蓄热水槽内热水温度发生改变的情况。因此,已提出了对应于外部大气的温度、调整加热泵的压缩能力,对应于外部大气温度的改变、使热水温度稳定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热水的使用量一般随着外部大气的温度改变。因此,如果采用存储预定量热水的储热水方式,则在例如使用量比较小的夏天时,热水量将过剩,而另一方面,在使用量比较大的冬天时,热水量将不足。根据现有的储热水方式,一旦发生热水用尽的情况,需要较长时间再次使预定量热水沸腾。因此,为防止热水用尽,在增大蓄热水槽的容量(例如为300-450L)的同时,尽可能以高温(例如90℃)储存,通过用大量水稀释使用。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55004号公报但是,如果蓄热水槽大型化,随之而来的是设置空间增大,而且必须增加设置底面的强度。因此,在公寓或大楼的阳台等的狭窄空间中难以进行安装,而且在搬运装置时,存在需要较多的劳力和费用的问题。
因此考虑了一种这样的方法,将加热泵和蓄热水槽并用,在给热水刚刚开始后,使用存储在蓄热水槽中的热水进行给热水操作,在此期间驱动加热泵,在加热泵的加热能力稳定时,停止从蓄热水槽给热水,切换成由加热泵直接供给热水。由此,具有可大幅度降低存储在蓄热水槽中的热水量,使蓄热水槽小型化的优点。
但是,即使在装载有这种小型化蓄热水槽的给热水装置中,由于存储了比周围温度高的预定量的热水,不能避免从蓄热水槽壁面向外发散的热损失。因此,由于外部大气的温度增加了热损失,结果造成能量损失,因此在蓄热水槽热损失方面还存在改善余地。
本发明的课题是降低蓄热水槽中的热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的特征为具有对给水进行加热用的加热泵,存储由加热泵加热了的热水的蓄热水槽,连通加热泵热水出口和蓄热水槽顶部的第一给热水管,连通蓄热水槽顶部和给热水口的第二给热水管,连通给水源和蓄热水槽底部的给水管,从蓄热水槽底部向加热泵给水的给水泵,以及热水量调整组件,该热水量调整组件检测蓄热水槽中在设定温度以上的热水量,当该检测值不足设定值时,使加热泵和给水泵驱动,将热水量调整至设定量以上。
根据这种结构,例如通过对应于外部大气的温度等,适量地设定蓄热水槽内的热水量(蓄热水量),可降低由于过剩的贮存热水产生的热损失。即,在外部大气温度较高的夏天时,热水的使用量小,蓄热水槽内温度也降低得较慢,因此可将蓄热水量设定得较小。相反,在外部大气温度较低的冬天时,热水使用量较大,蓄热水槽内温度也降低得较快,因此可将蓄热水量设定得较大。
在该情况下,优选第一和第二给热水管连通。由此可以在加热泵的操作稳定后,从加热泵直接进行给热水操作,因此即使蓄热水槽小型化,也不用会发生热水用尽的情况。此外,作为减少蓄热水槽的热水量的代替方式,也可以降低热水温度,因此可提高加热泵的加热效率。
具体而言,使得该装置具有加热给水的加热泵,存储由加热泵加热了的热水的蓄热水槽,连通加热泵热水出口和蓄热水槽顶部的第一给热水管,连通第一给热水管和给热水口的第二给热水管,连通给水源和蓄热水槽底部的给水管,从蓄热水槽底部向加热泵给水的给水泵,以及热水量调整组件和控制组件,该热水量调整组件检测蓄热水槽中在设定温度以上的热水量,当该检测值不足设定值时,使加热泵和给水泵驱动,将热水量调整至设定量以上,该控制组件通过检测给热水口的开放,启动热水泵,在热水泵的加热能力稳定后,开始向加热泵给水。
另外,作为热水量调整组件,优选检测外部大气温度和给水温度中至少一种温度,并且基于该检测温度可变地对设定量进行设定。由此,通过预先确定相对于检测温度的最佳热水量,根据检测温度,适宜地改变热水量,可维持最佳热水量状态。另外,与外部大气温度相比,自来水管道水等的给水温度一般变动较小,可靠性高,因此更优选检测。
此外,在蓄热水槽的高度方向上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基于温度传感器直接或间接地检测出的检测温度,可检测出设定温度以上的热水量。即,在蓄热水槽内,热水和水在上下方向形成不同的层并蓄满整个槽,由此使得即使热水量不改变,水量也可发生改变。因此通过在高度方向上的多个部位检测温度,可检测设定温度以上的热水量。
根据本发明,可降低蓄热水槽中的热损失。


图1为显示适于本发明的一个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实例的结构图。
图2为显示图1中水—制冷剂热交换器一个实例的模式图。
图3为图1浴池热交换器的一个实例,(a)显示从侧面看的截面图,(b)为从正面看的截面图。
图4为显示安装本实施形式的给热水装置时的运转操作的流程图。
图5为显示本实施形式的给热水装置给热水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为显示本实施形式的给热水装置在浴池自动运转时热水装满操作的流程图。
图7为显示本实施形式的给热水装置在浴池自动运转时浴池追加燃烧操作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1加热泵冷媒回路3给热水回路5运转控制回路15水—制冷剂热交换器
21蓄热水罐23罐循环泵41给水口57给热水口75浴池热交换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图1为适于本发明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的结构图。如图所示,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具有加热泵冷媒回路1、给热水回路3、运转控制组件5。加热泵冷媒回路1采用由两个冷媒回路形成的双循环方式,由压缩机7a、气体冷却器9a、减压装置11a、蒸发器13a依次连接成一列的第一闭合回路、压缩机7b、气体冷却器9b、减压装置11b、蒸发器13b依次连接成一列的第二闭合回路形成,各回路中封装有制冷剂。
压缩机7a、7b可进行容量控制,在给热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以大容量进行运转。在此,压缩机7a、7b可通过PWM控制、电压控制(例如PAM控制)和这些控制的组合进行控制,可从低速(例如2000转/分)到高速(例如8000转/分)自由地控制转速。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由制冷剂侧的传热管和给水侧的传热管组成,上述气体冷却器9a、9b分别作为制冷剂侧传热管9a、9b的功能作用,在该制冷剂侧传热管9a、9b和给水侧传热管9c、9d之间实施热交换。蒸发器13a、13b由在空气和制冷剂之间实施热交换的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构成。
除霜用电磁阀17a、17b具有电磁线圈、仅在电磁线圈通电时开放的开关阀,在压缩机7a、7b的出口侧和蒸发器13a、13b的入口侧配设旁路,在蒸发器13a、13b结霜时打开开关阀,从压缩机7a、7b吐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导入到蒸发器13a、13b中,由此进行除霜。
给热水回路3由贮热水回路、直接给热水回路、罐给热水回路、罐追加燃烧回路、浴池热水装满用回路、浴池追加燃烧回路构成。贮热水回路和罐追加燃烧回路由蓄热水罐21、配管25、罐循环泵23、配管27,29,给水侧传热管9c和9d、配管31、热交换器侧流量调整阀33、配管35、罐侧流量调整阀37、配管39依次连接而成的闭合回路构成,配管25、39分别与蓄热水罐21的底部和顶部相连。即,由罐循环泵23强制从蓄热水罐21底部抽出的水,被导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中,进行热交换并被加热后,再次从蓄热水罐21的顶部提供。
直接给热水回路的给水口41通过具有减压阀43的配管47连接到水比例阀45上,并接着由配管49、给水止回阀51、配管29、给水侧传热管9c和9d、配管31、热交换侧流量调整阀33、配管35,53,55、给热水口57依次连接成一列构成。由此,从给水口流入的给水被导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中进行热交换、加热后,从给热水口进行给热水的操作。
罐给热水回路的给水口41通过备有减压阀43的配管47与水比例阀45相连,并接着由配管49、蓄热水罐21、配管39、罐侧流量调整阀37、配管53,55、给热水口57依次连接成一列构成。即,在蓄热水罐21内,为了将热水充满整个罐,在将具有预定水压的给水从蓄热水罐21的底部导入到蓄热水罐21内时,蓄热水罐21内的压力也不会上升。从蓄热水罐21顶部排出热水,从给水口57进行给热水操作。在本回路中,从蓄热水罐21给热水时所用的配管39在向贮热水回路的蓄热水罐21蓄热水时也可以共用,但是,也可以例如将配管39分离为2根,使配管互相连通。
浴池热水装满用回路的给水口41通过备有减压阀43的配管47与水比例阀45相连,并接着由配管49、给水止回阀51、配管29、给水侧传热管9c和9d、配管31、热交换侧流量调整阀33、配管35,53,注入热水用电磁阀56、配管58、浴池水量传感器59、配管61、浴池给热水金属具63、浴槽65依次连接成一列构成。由此,从给水口流入的给水被导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中进行热交换、加热后,向浴槽内进行给热水的操作。此外,在浴池装入热水时,由浴池热水装满用回路直接给热水,同时在蓄热水罐21的蓄热水量在预先设定的最小蓄热水量的范围内时,由蓄热水罐21进行给热水操作。
浴池追加燃烧回路,其浴槽65的水连接口通过备有浴池输出热水用金属具67的配管69与浴池循环泵71相连,并接着由配管73、浴池水传热管77、配管81,61、浴池给热水金属具63、浴槽65依次连接成一列构成。即,浴池追加燃烧回路在由浴池循环泵71将浴槽65内的热水强制抽出后,通过浴池热交换器75再次返回到浴槽65内。另外,浴池热交换器75将一部分由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加热了的热水导入到温水传热管79中,在其与浴池水传热管77之间进行热交换。
浴池热交换器75中的温水传热管79的给水口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的给热水口通过配管31、35、83连接,配管83具有水开关阀85。水开关阀85在浴池追加燃烧时间以外关闭,由此可防止热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向浴池热交换器75发生泄漏。另外,在通过配管81和配管73形成的配管87上设置浴池止回阀89,以在向浴池给热水时向浴池循环泵71提供启动注水。此外,通过在将蓄热水罐21的给水侧配管39分支形成的配管91上设置泄放阀93,可在蓄热水罐21内的热水压力上升至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其操作,进行压力保护。
蓄热水罐21可形成为纵长圆筒状的小容量罐状结构,与现有的蓄热水方式中的蓄热水罐相比,为其1/3-1/5的小容量。在该蓄热水罐21内,由水与热水的比重差在上下方向上分离地储存。即,在罐的下层中储存给水的水,在上层中储存通过加热下层的水而形成的热水。在蓄热水罐21内,在其高度方向上安装着多个温度检测热敏电阻等,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检测蓄热水罐21内的温度分布,可检测出在设定温度以上的蓄热水量。在此,温度检测热敏电阻可配置在蓄热水罐21内直接地检测温度,但是从安装性和可维修性观点出发,也可以配置在侧部的外侧检测温度。
运转控制组件5接受从检测各部分温度状态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压缩机7a、7b吐出压力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浴槽65内水位的水位传感器等发出的检测信号,并基于这些信号控制各个机器。例如通过由厨房遥控器101和浴池遥控器103的操作设定,控制加热泵冷媒回路1的运转停止状态以及压缩机7a、7b的转速,同时用公知方法对罐循环泵23、浴池循环泵71等的运转停止状态、水比例阀45、热交换侧的流量调整阀33、罐侧流量调整阀37、注入热水用的电磁阀56、水开关阀85等进行控制,可对罐蓄热水的运转、直接给热水运转、罐给热水运转、罐追加燃烧运转、浴池热水装入运转、浴池追加燃烧运转分别进行切换控制。另外,为加快加热沸腾的时间,运转控制组件5可在加热泵冷媒回路1运转刚刚开始后,将压缩器7a、7b的转速数控制在以预定的高速转速运转。
此外,运转控制组件5在罐给热水运转后,进行罐蓄热水运转,在蓄热水罐21内的蓄热水量蓄积到设定量以上后,停止运转,具有每次蓄热水运转的功能。即,由上述方法检测出蓄热水罐21内在设定温度以上的蓄热水量,在该蓄热水量不足设定量时,使加热泵冷媒回路1和罐循环泵23驱动,使得从蓄热水罐21底部抽出的水进行热交换以后,返回至顶部,将蓄热水量调整至设定量以上。
在该情况下,蓄热水量的设定量可通过检测外部大气温度和给水温度中的至少一种温度,基于该检测温度可变地进行设定。例如,在外部大气温度较高的夏天时减少蓄热水量,在外部大气温度较低的冬天时增加蓄热水量。即,通过外部大气温度等的检测值,由预先存储的函数等进行运算处理,可设定最佳热水量,结果可在蓄热水罐21内可储存所需的最小限度的热水量,而不会相对于使用条件过多或不足。此外,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代替,也可以将热水的设定量在夏天设定为50L、春秋天设定为70L、冬天设定为100L,根据季节以几个阶段进行控制。此外,也可以存储所需量的热水量,通过学习进行控制。
图2为本实施形式中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的一个实例的模式图。如图所示,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为一种将浴池热交换器75分离形成的给热水专用的热交换器,其由2根制冷剂传热管9a、9b、2根给水传热管2c、2d形成,通过使制冷剂传热管9a、9b与给水传热管9e、9f交互接触,形成圆筒状上卷的结构。另外,尽管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形式中在圆筒状蓄热水罐21的外围壁面上卷绕着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或者也可以配置为同心圆状。由此,通过抑制从蓄热水罐21散热,可降低热损失。此外,为降低内部压力损失,本实施形式的给水传热管被分支为2根,但也不限于该形式。
图3为本实施形式中浴池热交换器75的一个实例的模式图。(a)为从侧面看的截面图,(b)为从正面看的截面图。如图所示,浴池热交换器75具有双重管结构,在由铜管形成的温水传热管79的内部中插入中空截面为异形的浴池水传热管77,温水传热管79的两端侧收缩,在浴池水传热管77的两端形成直径较小的管77a、77b,并从外围侧分别气密结合而形成。被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加热了的热水通过温水配管79a被导入到内部中,其中温水配管79a是穿过温水传热管79一端的侧壁而设置形成的,热水通过温水配管79a和浴池水传热管77之间的间隙空间,通过在另一端侧壁上形成的温水配管79b流出到外部,另一方面,浴池水通过一端直径较小的管77a被导入到浴池水传热管77内部,通过另一端直径较小的管77b流出到外部。另外,为使浴池水传热管77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增大,优选将截面圆周形成为凸凹状、星形或者形成为多叶管等。由此通过采用双重管结构,浴池水传热管77可在整个外围进行传热,可获得小型的并且传热性优良的浴池热交换器75。
即,现有的浴池追加燃烧用热交换器由加热泵的冷媒传热管和浴池水传热管进行热交换,因此万一内侧管破损,高压制冷剂浸入到水回路中,可能将对洗脸给热水或厨房给热水造成污染。因此不采用双重管结构,而需要将冷媒管和水配管制成分别独立的配管结构。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形式,浴池热交换器20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分离,构成加热循环水和热交换结构,因此可采用双重管结构。
由以上的结构,本实施形式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可在给热水开始时,首先由罐蓄热水运转从贮存有设定量热水的蓄热水罐21进行给热水操作,与此同时,驱动加热泵,在加热泵冷媒回路1的加热能力稳定时,切换成直接给热水运转,从直接给热水口提供由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沸腾了的热水。另外,如果需要,可由双重管结构的浴池热交换器75追加燃烧浴槽65中的热水。
以下对本实施形式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的操作进行说明。首先采用图4的流程图对安装本装置时的运转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01中,从制造场所搬运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将其安装在所使用的设置场所处。然后,在步骤S102中,将给水口41的给水金属具与自来水管道等的给水源相连,将泄放阀93开放后,当总阀门开放时,开始从给水源给水,水由减压阀43减压调整至一定压力后,一起流入到蓄热水罐21和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以及各个配管中。另外,与此同时,给热水装置水循环内的空气从泄放阀释放至大气中。在该情况下,安装加热泵给热水装置时的各个机器设定为如下的初始状态。即,水比例阀45在蓄热水罐21侧打开,在给热水口57侧关闭,热交换侧流量调整阀33、罐侧流量调整阀37、水开关阀85均打开,注入热水电磁阀56呈关闭状态。
给热水装置的水循环内全部装满水,从泄放阀93开始流出水时,在步骤S103判定给水完成,泄放阀93关闭。然后,在步骤S104中,使装置电源开关打开,由运转控制组件5的控制使加热泵冷媒回路1和给热水回路3开始运转,进行罐蓄热水运转。即,在加热泵冷媒回路1中,使压缩机7a、7b的运转开始,并对压缩机7a、7b内的气体状制冷剂进行压缩加热,将所形成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中。由此,在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中,流动在冷媒侧传热管9a、9b内的高温制冷剂和流动在给水侧传热管9c、9d内的给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放热,水被加热。放热了的制冷剂由减压装置11a、11b减压,然后由蒸发器13a、13b膨胀蒸发,形成气体状,再次返回至压缩机7a、7b中。
另一方面,当罐循环泵23开始运转时,从蓄热水罐21的底部强制抽出的水,依次流经罐循环泵23、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热交换侧流量调整阀33、罐侧流量调整阀37,返回至蓄热水罐21的顶部。由此,被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加热了的热水从蓄热水罐21的上部依次贮存热水,在蓄热水罐21高度方向上安装的多个温度检测热敏电阻110中,从安装在蓄热水罐21最高位置处开始依次检测设定温度以上的温度,检测出蓄热水量。
在步骤S105中,如果判定蓄热水量达到设定量,蓄热水操作完成的话,进入步骤S106,运转停止。此外,如果判断出用温度检测热敏电阻110检测的高温水的罐高位置的话,蓄热水量可由蓄热水罐的内部直径尺寸容易地判定。此外,蓄热水量的检测方法不限于温度检测热敏电阻110,例如也可以由设置在蓄热水回路中的流量传感器等直接对流量进行测定。此外,也可以通过增加温度检测热敏电阻的设置数目,除季节以外,还包含早、晚时间带,对蓄热水量进行详细设定。
以下采用图5的流程图对给热水时的操作进行说明。在步骤S111中,在给热水口41的龙头开放,进行给热水时,则进入步骤S112和S113,直接给热水运转和罐给热水运转同时开始。即,在直接给热水运转中,由运转控制组件5使压缩机7a、7b启动,并使加热泵回路1运转开始,同时水在直接给热水回路中流动,以进行热交换。另一方面,在罐给热水运转中,水在罐给热水回路中流动,以提供蓄热水罐21内的热水。
在此,加热泵冷媒回路1将压缩机7a、7b压缩的高温制冷剂送入到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流经给水配管9c、9d的水的加热能力增加,但是在运转上升时,送入至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中的制冷剂不能充分达到高温高压状态,而且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整体变冷,因此,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能力不足。
因此,在运转刚刚开始后的预定时间(约1-2分钟)内,不实施从蓄热水罐21提供热水的罐给热水运转,在步骤S114中,运转控制组件5检测加热泵冷媒回路1的加热能力是否稳定,判定罐给热水运转是继续还是停止。在此,当判定运转停止时,进入步骤S115,使罐给热水运转停止,切换至仅直接给热水运转。作为判定加热泵冷媒回路1的加热能力的方法,可如步骤S116所示,例如可进行这样的判定,判定对从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内给水侧传热管9c、9d流出的热水的温度进行检测用的温度检测热敏电阻112或对从传热管流出的热水的流量进行检测用的流量传感器114等检测出的检测值是否在预定值以上,如果在预定值以上,则判定加热能力稳定。
由此,由于采用双系统给热水方式,在运转开始时,从蓄热水罐21过渡式地给热水,此后直接提供由水—制冷剂热交换器15加热了的热水,因此可消除运转上升时加热慢的问题,而且可使蓄热水罐21的容量格外小。另外,运转控制组件5在蓄热水罐21的剩余热水量成为预定值以下时,使罐给热水运转停止,仅以直接给热水运转方式运转。
如果给热水操作完成,给热水口57的龙头关闭时,在给热水之后实施罐给热水运转和直接给热水运转的情况下,由步骤S115和步骤S117使罐给热水运转和直接给热水运转都停止,如果使罐给热水运转停止,而仅实施直接给热水运转的话,则在步骤S117停止直接给热水运转。
此后,运转控制组件5在使罐给热水运转和直接给热水运转都停止后,在步骤S118开始罐蓄热水运转。即,由蓄热水罐21中设置的多个温度检测热敏电阻110检测设定温度以上的蓄热水量,在步骤S119判定蓄热水量。在此,当蓄热水量在设定量以上时,进入步骤S120,运转完成。另一方面,在蓄热水量不足设定量的情况下,除了驱动加热泵冷媒回路1,还驱动罐循环泵23,调整流量以使蓄热水量在设定量以上。由于在给热水停止后,使用极短的时间,在蓄热水罐21内的热水温度和热水量几乎与预先设定的值相等的情况下,判定为蓄热水完成的状态,而不实施罐蓄热水运转。
如上所述,运转控制组件5具有每次热水运转的功能,其可在任何一种运转中,在该运转完成后直至蓄热水量达到根据外部大气温度和给水温度等设定的设定量,一直实施罐蓄热水运转。因此,在蓄热水罐21内常时存储设定温度和设定量的热水,可解除运转上升时热水温度低的问题,同时可降低由于过剩的存储热水造成的热损失。另外,由于无需存储所需以上的高温热水,因此可提高加热泵的能效率。
另外,在直至加热泵运转的加热能力达到高温稳定状态的期间,通常需要约5-6分钟的时间,在该期间,需要全部由蓄热水罐21内的热水量进行提供。但是,根据本实施形式,由于采用并列设置了两个加热泵冷媒回路1的双循环方式,因此加热能力倍增,而且通过控制压缩机的转速,使其比通常情况要高的速度运转,可将运转开始后到高温稳定状态的预定时间缩短至1-2分钟。由此,可由加热泵方式实现直接给热水操作,可以进一步使蓄热水罐21小型化。
以下采用图6的流程图对浴池自动运转中热水装满操作进行说明。其中,简略对与图5一样的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121中,在按压浴池自动按钮时,计时器121开始时间测定。此后在步骤S123中,在判定达到预设时间时,进入到步骤S124和S125,同时实施浴池给热水运转和罐给热水运转。浴池给热水运转由上述直接给热水运转向浴池浴槽内给热水。即,在加热泵运转刚刚开始后的1-2分钟时间里,浴池给热水运转和罐给热水运转同时进行,在该期间,温度检测热敏电阻112和流量传感器114检测浴池给热水量和给热水温度。然后,在步骤S127中判定罐给热水运转停止,在步骤S129中使罐给热水运转停止时,仅以浴池给热水运转的方式运转。在浴池给热水运转过程中,对浴池给热水温度和浴槽内的热水量连续或定期地进行检测,由运转控制组件5进行以下控制。
首先,加热泵冷媒回路1在步骤S131中控制压缩机7a,7b的转速和给水流量,然后,在步骤S133中,判定浴池给热水温度是否在设定温度的范围内。当在设定温度的范围内时,进入到步骤S135,当在该范围以外时,为使其处于该范围内,重复步骤S131的控制。然后,在步骤S135中分别用温度检测热敏电阻126和水位传感器127检测浴槽65内的热水温度和热水量,基于该检测值进行判定。在热水温度和热水量达到设定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7,停止浴池给热水运转,在不足设定量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给热水操作。
以下采用图7的流程图对浴池自动运转中浴池追加燃烧操作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141中,在按压浴池自动按钮时,由温度检测热敏电阻126和水位传感器127检测浴槽65内的热水温度和热水量,然后在步骤S143中判定检测出的热水温度和热水量是否分别在设定值的范围内,当这些检测值在设定值的范围内时,进入步骤S153,省略浴池追加燃烧运转,在该范围以外时进入步骤S145,开始浴池追加燃烧运转。
在浴池追加燃烧运转中,对浴池给热水温度和浴槽内热水量进行连续或定期检测,基于这些检测值,在步骤S147中控制压缩机7a、7b的转速和给水流量。然后,与图6一样,在步骤S149、S150中判定浴池给热水温度、浴槽65内的热水温度和热水量,如果在设定值的范围内,则进入到步骤S153,停止浴池追加燃烧运转。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外部大气温度或给水温度等的外部条件对蓄热水罐21的蓄热水量进行适宜地可变设定,降低蓄热水量,并且降低蓄热水温度。结果,可降低从蓄热水罐发出的放热损失,达到节省能量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给热水回路设置成罐给热水和直接给热水的双系统,共具有单独回路和2个回路同时运转的3个通路的给热水回路,由此,可多样化地利用给热水机。即,通常仅实施直接给热水运转的节省能量运转方式,在冬天或淋浴使用等给热水使用量较大的情况下,可相应地同时使用直接给热水回路和罐给热水回路。因此,可以小容量的蓄热水罐实现较大功能。
此外,为实施直接给热水,必须使加热泵循环整体容量变大,存在较多问题,但是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将冷媒回路并列设置,因此可直接利用现有部件,另外,万一有1台发生故障,可以由其它回路进行补充给热水的操作。
在本实施形式中,在加热泵运转刚刚开始后使用蓄热水罐的直接给热水方式具有非常大的效果,不过即使在提供蓄热水罐中存储的热水的全部热水的现有罐蓄热水方式中,不用说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其具有对给水进行加热用的加热泵,存储由加热泵加热了的热水的蓄热水槽,连通加热泵热水出口和蓄热水槽顶部的第一给热水管,连通蓄热水槽顶部和给热水口的第二给热水管,连通给水源和蓄热水槽底部的给水管,从蓄热水槽底部向加热泵给水的给水泵,以及热水量调整组件,该热水量调整组件检测蓄热水槽中在设定温度以上的热水量,当该检测值不足设定值时,使加热泵和给水泵驱动,将热水量调整至设定量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给热水管是连通的。
3.一种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其具有加热给水的加热泵,存储由加热泵加热了的热水的蓄热水槽,连通加热泵热水出口和蓄热水槽顶部的第一给热水管,连通第一给热水管和给热水口的第二给热水管,连通给水源和蓄热水槽底部的给水管,从蓄热水槽底部向加热泵给水的给水泵,以及热水量调整组件和控制组件,该热水量调整组件检测蓄热水槽中在设定温度以上的热水量,当该检测值不足设定值时,使加热泵和给水泵驱动,将热水量调整至设定量以上,该控制组件通过检测给热水口的开放,启动加热泵,在加热泵的加热能力稳定后,开始向加热泵给水。
4.如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热水量调整组件检测外部大气温度和给水温度中至少一种温度,并且基于该检测温度可变地对设定量进行设定。
5.如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其特征为在蓄热水槽的高度方向上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基于温度传感器直接或间接地检测出的检测温度,检测出所述设定温度以上的热水量。
6.如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加热泵并列设置有多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蓄热水槽中的热损失。其解决方式是采用一种加热泵给热水装置,其具有对给水进行加热用的加热泵1,存储由加热泵1加热了的热水的蓄热水槽21,连通加热泵1给热水口和蓄热水槽21顶部的第一给热水管,连通蓄热水槽顶部和给热水口的第二给热水管,连通给水源和蓄热水槽底部的给水管,从蓄热水槽21底部向加热泵1给水的给水泵23,以及热水量调整组件,该热水量调整组件检测蓄热水槽21中在设定温度以上的热水量,当该检测值不足设定值时,使加热泵1和给水泵23驱动,将热水量调整至设定量以上,由此可降低蓄热水槽中的热损失。
文档编号F24H1/00GK1590912SQ200410070838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9日
发明者齐藤健一, 福岛功一, 店网太一, 权守仁彦 申请人: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