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899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排风风向变更装置的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排风由设在排风口上的、可以转动的上下风门的导向面引导至上、下方向。但是,在上下风门的左、右两侧,由于排风的风量较少,在使排风偏向上、下方向的场合下,沿着上下风门的下表面一侧流动的风量很弱,从侧面会卷进室内空气。为了防止制冷操作过程中在上下风门上产生冷凝水,有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排风口上设有可以转动的上下风门,以便将从排风口吹出的排风导向上、下方向,且排风口的侧面设有用于将排风导向外侧的排风引导板(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288605)。
但是,采用上述的现有构成的话,在设有左右风门、且这些左右风门由从上下风门上延伸出来的支承臂加以支撑的空调器中,当左右风门中的左右叶片发生转动并偏转到接近最大倾斜角度时,由于支承臂和排风的方向不一,因此沿支承臂的侧面流动的排风气流很弱,排风不能充分地吹到支承臂上,而是在支承臂的附近发生停滞。
这样,在制冷操作过程中,由于支承臂和排风之间存在温度差,故在支承臂上容易产生冷凝水。
另外,为了防止发生上述情况而将支承臂拆下的话,会发生左右风门的支撑强度减弱、有损室内机机体的外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既可以不会减弱左右风门支撑强度、又不易产生冷凝水的支承臂的空调器室内机。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中,从上下风门延伸出用于支撑住左右风门的支承臂,在大致为该支承臂的侧面延长线的方向上设有排风导向板,所述排风导向板与支承臂形成一体。
采用这一构造之后,排风能够均匀地吹到支承臂的侧面上,从而能够防止在上下风门的端面处卷进室内空气,而且既不会降低左右风门的支撑强度,又能够防止在制冷操作过程中产生冷凝水。另外,室内机机体的外观美观性也可望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如下。在本发明第1方案的空调器室内机中,从上下风门上延伸出用于支撑住左右风门的支承臂,在大致为该支承臂的侧面延长线的方向上设有排风导向板,所述排风导向板与支承臂形成一体。这样,排风能够均匀地吹到支承臂的侧面上,从而能够防止在上下风门的端面处卷进室内空气,而且既不会降低左右风门的支撑强度,又能够防止在制冷操作过程中产生冷凝水。另外,室内机机体的外观美观性也可望得到提高。
第2方案具体为,第1方案中所述的所述排风导向板在气流方向上的下游侧被设置成相对于从排风口吹出的排风的方向向右侧倾斜。这样,既不会降低左右风门的支撑强度,又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室内空气被卷进,并且能够防止在制冷操作过程中产生冷凝水。
第3方案具体为,第1或者第2方案中所述的排风导向板在气流方向上的上游侧被设置成相对于从排风口吹出的排风的方向向左侧倾斜。这样,不但能更有效地防止室内空气的卷进,而且能够防止在制冷操作过程中产生冷凝水。另外,由于倾斜部分设置在气流方向的上游侧,结构上不会显眼,因此可望提高室内机机体的外观美观性。
第4方案具体为,第1~3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排风导向板设置在上下风门上。这样,无需改变内部构造,其构成容易实现。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概略剖面图。
图2为其中的左右风门的局部斜视图。
图3为将上下风门组装到左右风门上后的局部斜视图。
图4为其中的排风导向部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其中的上下风门的局部俯视图。
上述附图中,1为空调器室内机,2为风扇罩,3为稳定器,4为进气栅,5为室内空气,6为气流通道,7为风扇,8为热交换器,9为左右侧壁,10为排风口,12为上下风门,13为左右风门,14为左右叶片,15为支承条,16为连接条,17为嵌入口,18为叶片轴,19为固定孔,20为固定轴,21为支承条旋转轴,24为上下翼板,25为支承臂,26为支承孔,27为排风导向板,28为排风,29为气流方向的上游侧,30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受这一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视图。
如图1中所示,空调机的机壳1、风扇罩2、稳定器3以及进气栅4构成了气流通道6。在设置在气流通道6中的风扇7的作用下,室内空气5从进气栅4吸入,在热交换器8中进行热交换后,然后从位于气流通道6的下游一侧的排风口10排出。上述排风口10由风扇罩2、稳定器和左右侧壁9形成。此外,排风口10中还设有在上下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的上下风门12、和在左右方向上进行风向调节的左右风门13。
图2为左右风门的局部斜视图。
如图2中所示,左右风门13中包括多个左右叶片14、支承条15和连接条16构成。各个左右叶片14上设有叶片轴18和固定轴20,叶片轴18嵌入设在支承条15上的嵌入孔17中,可使左右叶片14左右移动。固定轴20可旋转地支承在设在连接条16上的固定孔19内。上述的多个左右叶片14分别通过这些叶片轴18和固定轴20与支承条15及连接条16进行结合。这样,左右叶片14中的一片作左右运动时,所有的左右叶片都会朝同一方向运动。
图3是左右风门组装在上下风门上后的局部斜视图,图4为排风导向部件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3、图4中所示,上下风门12中包括呈横向较长的平板形状的上下翼板24;和设置成从上下翼板24的下表面一侧延伸出来的、设在规定位置上的多个支承臂25。支承臂25上设有朝前方开口的支承孔26,并与排风导向板27构成一体。采用这样的构成后,支承臂25在支承条旋转轴21处安装(嵌入)到左右风门13的支承条15上。当上下风门在上、下方向上运动时,左右风门与设在上下风门12中的支承臂连动地发生运动。
下面对具有上述构造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操作情况和作用进行说明。
图5为上述空调器室内机中的上下风门的局部俯视图。
为了支承住左右风门13,从上下风门12上延伸出支承臂25,在大致为支承臂25的侧面延长线的方向上设有与支承臂25形成一体的排风导向板27。采用这样的构造后,排风28能够均匀地吹向支承臂25的全部侧面,排风28能充分地吹到整个支承臂25上。这样,气流不会在支承臂25附近停滞,且在制冷操作过程中支撑臂25和排风28的温度差很小,故能够防止支承臂25上产生冷凝水。
另外,通过使排风28设定成朝上下风门的侧面亦即外侧方向偏斜,可以使排风28沿着排风导向板28流动。因此,排风28能够包围住上下风门12的侧部,所以能够防止室内空气被卷进,且在制冷操作过程中能够防止产生冷凝水。另外,通过将支承臂25和排风导向板形成一体,可以使左右风门13的支撑强度不会发生下降。
此外,由于排风导向板27在气流方向上的下游侧29被设置成相对于从排风口10吹出的排风28向右侧倾斜,因此,排风28也被引导着沿着这样的倾斜方向流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上述的室内空气被卷进的情况发生。
另外,也可以使排风导向板27在气流方向上的上游侧30相对于从排风口10吹出的排风28的方向呈向左侧倾斜的形状,使排风28也被引导着沿着这样的倾斜方向流动,也能更有效地抑制室内空气被卷进的情况发生。此外,由于这样的倾斜形状位于气流方向上的上游侧30,结构上不会显眼,因此能够提高室内机机体的外观美观性。
另外,将排风导向板27设在上下风门12上的话,无需改变内部构造,因此,其构成就比较容易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空调机室内机通过使上下风门、连接支承着多个左右叶片的支承臂以及排风导向板构成一体,可以防止支承臂上产生冷凝水,因此,本发明还可以适用在局部空调以及冷风扇等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上、下方向改变由排风口吹出的排风的方向的上下风门,由通过支承条加以连接固定并且能在左右方向上转动的若干个叶片组成的、用于在左右方向上改变上述排风的风向的左右风门,和从所述上下风门延伸出来的、用于支撑住所述支承条的支承臂,其中,用于引导排风的流动方向的排风导向板与所述支承臂形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导向板在气流方向上的下游侧被设置成相对于从排风口吹出的排风的方向朝右侧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导向板在气流方向的上游侧被设置成相对于从排风口吹出的排风的方向朝左侧倾斜。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导向板设置在上下风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室内机,其中的支承臂能在不减弱左右风门(13)的支撑强度的情况下将上下风门和多个左右叶片加以连接、支撑,构成不易发生结露的形状。为了支承住左右风扇(13),从上下风门(12)上延伸出支承臂(25),在大致为该支承臂(25)的侧面延长线的方向上设有与支承臂(25)形成一体的排风导向板(27)。采用这样的结构以后,排风(28)能够均匀地吹到支承臂(25)的侧面上,可以防止在上下风门(12)的端面处卷进室内空气,在不降低左右风门(13)的支承强度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在制冷操作过程中出现结露,室内机机体的外观美观性也可望得到提高。
文档编号F24F13/15GK1793739SQ20051013232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2日
发明者藤田直人, 波多野弘司, 中村康裕, 武田雄次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