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898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室外机的主体壳内收纳有双金属温度计等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空调装置中,双金属温度计等外气温度检测机构在露出的状态下收纳在室外机的主体壳内的角部。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为了保护外气温度检测机构而设有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罩体。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85191号公报然而,以往的空调装置中,一般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不被罩体覆盖,而存在手指等会接触到引线这样的危险。
要解决的问题点即是手指等会接触到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在室外机(1)的主体壳内收纳有室外热交换器(41)、鼓风机(42)、压缩机(46)以及外气温度检测机构(56)。并且,主体壳的顶板(11)的周边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横长的垂下部(11a),外气温度检测机构被配置于主体壳内部的角部的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61)支承,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的主体壳侧的表面被罩体(81)覆盖,罩体具有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罩主体部(82)和从该罩主体部向上方延伸并且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56a)的槽状的引线罩部(83),引线罩部的上端位于比顶板的垂下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或者位于高度与顶板的垂下部的下端大致相等的位置。
另外,利用隔板(36)将室外机的内部左右划分,其左右一侧的空间成为配置室外热交换器和鼓风机的热交换器室(43),而所述左右另一侧的空间成为配置压缩机的机械室(47),室外机热交换器沿热交换器室的背面及侧面配置成大致L字形状,罩体的罩主体部具有前面板(84)和左右的侧面板(85),在前面板上形成横长的空气孔(86),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从其表面突出有罩支承棒(63),并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的角部,在罩支承棒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台阶部(71),在该台阶部的前端侧设有卡止爪(72),罩支承棒的卡止爪插入到所述空气孔中,卡止爪卡合在前面板的前面,并且前面板的背面与罩支承棒的台阶部相对,由罩支承棒支承罩体,罩体的侧面板和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隔有间隔,在二者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用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槽状的引线罩部从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罩主体部向上方延伸,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该引线罩部的上端位于比空调装置的主体壳顶板的垂下部下端靠上方的位置,或者位于与空调装置的主体壳顶板的垂下部下端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因此,能够尽可能防止手指等触及到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上。
另外,将罩支承棒的卡止爪插入到罩体的前面板的横长空气孔中,通过该罩支承棒的卡止爪和台阶部,罩体被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支承。因此,与另外形成卡止爪用的孔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加工等,并且外观良好。由于罩体的侧面板与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隔有间隔,在二者之间形成有空气流通用的间隙,故与在罩支承棒上不设置台阶部,使罩体的侧面板抵接在支承板上而支承罩体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侧面板的宽度,削减材料费用等,并且通过侧面板与支承板之间的空气流通用间隙,能够使空气向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流动顺畅。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立体图;图2是室外机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室外机的示意平剖面图;图4是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和罩体的说明图,(a)是组装分解立体图,(b)是支承板的上部侧面图;图5是组装状态的支承板和罩体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室外机11、顶板
11a、顶板的垂下部36、隔板41、室外热交换器42、鼓风机43、热交换器室46、压缩机47、机械室56、热电偶(外界气体温度检测机构)56a、热电偶的引线61、外界气体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63、罩支承棒71、罩支承棒的台阶部72、罩支承棒的卡止爪81、罩体82、罩主体部83、引线罩部84、罩主体部的前面板85、罩主体部的侧面板86、罩体的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使槽状的引线罩部从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罩主体部向上方延伸而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同时,使该引线罩部的上端位于比空调装置的主体壳顶板的垂下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或者位于与空调装置的主体壳顶板的垂下部下端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由此实现防止手指等无意中接触到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上的目的。
〔实施例1〕接下来参照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一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立体图。图2是室外机的主要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室外机的示意平剖面图。图4是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和罩体的说明图,(a)是组装分解立体图,(b)是支承板的上部侧面图。图5是组装状态的支承板和罩体的说明图。另外,在图5中,为便于理解而以剖面表示支承板和罩体。
构成空调机等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外部轮廓的主体壳具有大致矩形的底板6、前面板7、左右侧板8、9以及顶板11。在前面板7上设有前面开口16,在该前面开口16上安装有格栅17。在左侧的侧板8上设有多个细长间隙的空气孔18,同时其后端部向背面侧(右侧)弯曲,形成沿上下方向细长延伸的背面端板19。在该背面端板19上未形成空气孔。
另外,右侧的侧板9的后部向背面侧(左侧)弯曲,形成机械室背板23。左侧的侧板8的背面端板19与右侧的侧板9的机械室背板23之间的空间成为室外机1的背面开口26。为从内侧覆盖作为通风用开口的背面开口26而配置网眼状的网格31。另外,在右侧的侧板9上安装有覆盖引出到外侧的制冷剂配管及电线软线的罩33。
顶板11在平面图看大致形成矩形,并且其周边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横长的垂下部11a。
室外机1的内部空间被隔板36左右划分,左侧的室成为配置室外热交换器41和鼓风机42的热交换器室43,右侧的室成为配置压缩机46的机械室47。鼓风机42的翼板42a安装在电机42b上。并且,该鼓风机42被鼓风机支承板49支承。若鼓风机42运转,则外界空气从左侧的侧板8的空气孔18和背面开口26吸入到热交换器室43内,在由室外热交换器41进行热交换之后,从前面开口16排出。
室外热交换器41在两管板51之间排列有多个热交换用的散热片52,并且一边贯通管板51和散热片52一边折回地配置制冷剂配管53,制冷剂配管53的大致U字形状的部分从两管板51突出。该室外热交换器41沿室外机1的热交换器室43的左侧面和背面配置成大致L字形状。
作为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双金属温度计(所谓的速调热电偶)56(参照图5)配置在热交换器室43的左侧后部的角部。该热电偶56用于检测外气温度,控制鼓风机42,在外气温度高的情况下提高鼓风机42的转速,有效将室外热交换器41气冷而提高空调装置的冷冻能力,同时有效冷却送风机42的电机42b。对该热电偶56供给与供给鼓风机42的电压大致相同值的高电压。
下面说明热电偶56的安装结构。
支承热电偶56的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61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41的角部的制冷剂配管53上。在图4及图5中,支承板61具有安装部62、一对罩支承棒63、一对热电偶支承棒64以及螺钉安装棒66。安装部62设置在支承板61的背面侧(室外热交换器41侧),卡止在制冷剂配管53上。
另一方面,罩支承棒63、热电偶支承棒64以及螺钉安装棒66向支承板61的正面侧(外侧)突出设置。在罩支承棒63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台阶部71,同时在该台阶部71的前端侧设有卡止爪72。在热电偶支承棒64的前端部安装热电偶56。
安装于支承板61上的热电偶56及其引线56a被罩体81覆盖。罩体81具有覆盖热电偶56的罩主体部82和覆盖引线56a的引线罩部83。罩主体部82形成向支承板61侧开口的箱形,并且其内部空间与引线罩部83的内部空间连通。在该罩主体部82的前面板84上沿上下方向设置多段横长的空气孔86,并且在下部形成有螺钉用贯通孔87。另外,在罩主体部82的侧面板85上也沿上下方向设置多段空气孔86。并且,引线罩部83为向室外热交换器41侧开口的槽状,从罩主体部82向上方延伸,在上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绳束状的夹持器88的切口部89。
热电偶56的安装如下进行。
首先,在支承板61的热电偶支承棒64上安装热电偶56。然后,将安装有热电偶56的支承板61的卡止爪72插入到罩体81的前面板84的上侧空气孔86中。这样,就如图5所示,卡止爪72卡合在前面板84的前面,同时罩支承棒63的台阶部71与前面板84的背面相对,罩体81的上部被支承板61的罩支承棒63支承。
将螺钉91插入到贯通孔87中并拧固在支承板61的螺钉安装棒66上,从而将罩体81和支承板61组装起来。另外,热电偶56的引线56a从罩主体部82内引导到引线罩部83内,从引线罩部83的上端取出。利用夹持器88将引线56a固定在切口部89的位置,使该引线56a不从引线罩部83的槽脱离。随后,使支承板61的安装部62卡合在室外热交换器41的制冷剂配管53上,将支承板61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41上。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引线罩部83的上端位于比顶板11的垂下部11a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另外,罩体81的侧面板85的宽度比罩支承棒63短,如图5所示,从侧方来看罩体81的侧面板85与支承板61隔有间隔,在二者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用的间隙。
这样,由于热电偶56的引线56a在被引线罩部83覆盖的状态下引导到顶板11的垂下部11a附近,故能够尽可能防止手指等接触到引线56a。
另外,通过将罩支承棒63的卡止爪72插入到罩体81的空气孔86中,罩体81被支承板61支承,与另外形成卡止爪72用的孔的情况相比,加工容易,并且外观良好。
在设有卡止爪72的罩支承棒63上设有台阶部71,由该台阶部71支承罩体81,罩体81的侧面板85与支承板61隔有间隔,在二者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用的间隙。因此,与不设置台阶部71,使罩体81的侧面板85抵接在支承板61上而支承罩体81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侧面板85的宽度,削减材料费用等,并且通过侧面板85与支承板61之间的空气流通用间隙,能够使空气向热电偶56的流动顺畅。
热电偶56位于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的侧板8和背面端板19的角部的内侧。在该侧板8和背面端板19的角部分上不设置空气孔18,能够尽可能防止手指等接触到罩体81、热电偶56及支承板61上。
另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61利用室外热交换器41的制冷剂配管53而进行安装,不需要在室外热交换器41上设置用于安装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61的专用部件。因此,能够降低安装成本。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本发明的变更例的示例如下。
(1)热交换器室43配置于左侧,机械室47配置于右侧,也可以将左右交换配置。这时,将说明书中记载的左侧换成右侧,将右侧换成左侧。
(2)外气温度检测机构只要能够检测外气温度即可,不必一定为双金属温度计。其中,应用供给电压高的双金属温度计最为合适。
(3)罩体81和支承板61的材质等可适当选择。
(4)罩支承棒63及空气孔86等的形状及个数可适当选择。其中,最好将空气孔86形成为横长状,并且将罩支承棒86左右设置一对。
(5)在实施例中,罩体81的引线罩部83的上端位于比顶板11的垂下部11a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但也可以位于与顶板11的垂下部11a的下端大致等高的位置。其中,为了更加可靠地防止手指等接触引线56a,最好使引线罩部83的上端位于比顶板11的垂下部11a的下端及室外热交换器4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使槽状的引线罩部从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罩主体部向上方延伸而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同时,使该引线罩部的上端位于比空调装置的主体壳顶板的垂下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或者位于与空调装置的主体壳顶板的垂下部下端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手指等无意中接触到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上。由此,适用于在室外机的主体壳内设有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特别是流过与向鼓风机供给的电压大致同电压的双金属温度计)的空调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装置,其在室外机的主体壳内收纳有室外热交换器、鼓风机、压缩机以及外气温度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的顶板的周边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横长的垂下部,所述外气温度检测机构被配置于主体壳内部的角部的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支承,所述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的主体壳侧的表面被罩体覆盖,所述罩体具有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罩主体部和从该罩主体部向上方延伸并且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的槽状的引线罩部,所述引线罩部的上端位于比顶板的垂下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或者位于与顶板的垂下部的下端大致等高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的内部被隔板左右划分,其左右一侧的空间成为配置室外热交换器和鼓风机的热交换器室,而所述左右另一侧的空间成为配置压缩机的机械室,所述室外机热交换器沿热交换器室的背面及侧面配置成大致L字形状,所述罩体的罩主体部具有前面板和左右的侧面板,在前面板上形成横长的空气孔,所述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从其表面突出有罩支承棒,并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的角部,在所述罩支承棒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台阶部,在该台阶部的前端侧设有卡止爪,所述罩支承棒的卡止爪插入到所述空气孔中,卡止爪卡合在前面板的前面,并且前面板的背面与罩支承棒的台阶部相对,由罩支承棒支承罩体,所述罩体的侧面板与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隔有间隔,在二者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用的间隙。
全文摘要
一种空调装置,防止手指等无意中触碰到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空调装置的室外机(1)的主体壳的顶板(11)的周边部向下方弯曲而形成横长的垂下部(11a)。外气温度检测机构(56)被配置于主体壳内部的角部的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61)支承。外气温度检测机构支承板被罩体(81)覆盖,罩体具有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罩主体部(82)和从该罩主体部向上方延伸并且覆盖外气温度检测机构的引线(56a)的槽状的引线罩部(83)。引线罩部的上端位于比顶板的垂下部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或者位于高度与顶板的垂下部的下端大致相等的位置。
文档编号F24F1/22GK1818489SQ20051013174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0日
发明者铃木胜雄, 小林淳, 草间由实, 嶋冈一博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三洋空调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