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708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且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下述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包括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热交换器、以及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
作为这种空调装置的一例有天花板吊设型空调装置。该天花板吊设型空调装置主要具有可吊设在天花板上的单元外壳、将空气通过单元吸入口吸入单元外壳内并将空气从单元吹出口吹出的离心式送风机、以及热交换器。
单元外壳在底面形成有单元吸入口,在前表面形成有单元吹出口。另外,在单元外壳上配置有由向侧方伸长且纵向配置的板状部件构成的分隔部件,分隔部件将单元外壳内的空间分隔成与单元吸入口连通的背面侧的送风机室以及与单元吹出口连通的前面侧的热交换器室。具体而言,分隔部件具有与单元外壳的前表面及背面平行(即与单元外壳的侧面正交)的平板部。在该平板部上形成有连通送风机室与热交换器室的连通开口。
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主要具有叶轮、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以及驱动叶轮旋转的电动机。叶轮以旋转轴朝着单元外壳的侧向的形态配置,例如双吸型多叶片式风扇转子。涡旋外壳包括涡旋本体部及筒状的涡旋出口部,所述涡旋本体部具有向叶轮的旋转轴方向开口的涡旋吸入口,所述涡旋出口部具有形成为将空气向与涡旋吸入口交叉的方向吹出的形态、且与分隔部件的连通开口对应地配置的涡旋吹出口。在这种空调装置中,大多是将叶轮及涡旋外壳在旋转轴方向上、即朝着涡旋外壳的侧方并排设置多台,此时,通过一台电动机驱动多台叶轮一起旋转。
热交换器与涡旋吹出口、具体而言是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几乎整个面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用于对在送风机室内被离心式送风机升压、并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吹出到热交换器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
在这种空调装置中,使离心式送风机动作时,空气经过单元吸入口被吸入单元外壳的送风机室内,吸入送风机室内的空气通过涡旋吸入口被吸入涡旋外壳内,并从叶轮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吹出。向该叶轮的外周侧吹出并被升压的空气从与分隔部件的连通开口对应配置的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并且,从涡旋吹出口吹出到热交换器室内的空气因与热交换器的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或加热,并从单元吹出口向室内吹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空调装置中,热交换器与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几乎整个面相向,而平板部的连通开口、即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仅设置在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一部分上,因此,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会几乎不扩散地经过热交换器,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会产生偏流,存在热交换器处的通风阻力增加、送风能力及热交换能力下降的问题。尤其是像上述以往的空调装置这样将叶轮及涡旋外壳并排设置多台时,在各涡旋吹出口处会产生上述问题。
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扩大了涡旋出口部在叶轮旋转轴方向上的尺寸的涡旋外壳的空调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069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5-99444号公报发明内容在上述后者的空调装置中,由于加大了涡旋吹出口的尺寸,所以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的问题得到改善,但由于涡旋出口部的尺寸比叶轮的尺寸大很多,所以会妨碍到涡旋吸入口,涡旋出口部处的动压难于回收,结果是可能会使送风能力降低。
另外,当送风机室内的空间留有可加大涡旋出口部的尺寸的余裕时,可以加大叶轮及涡旋外壳自身的尺寸,但在送风机室内的空间没有余裕或必须使单元外壳紧凑化时,则很难采用上述后者的空调装置的构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且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的空调装置中,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
第一发明的空调装置包括单元外壳、分隔部件、叶轮、涡旋外壳及热交换器。单元外壳具有单元吸入口和单元吹出口。分隔部件是将单元外壳内的空间分隔成与单元吸入口连通的送风机室和与单元吹出口连通的热交换器室的部件,且具有平板部,该平板部形成有连通送风机室与热交换器室的连通开口。叶轮配置在送风机室内。涡旋外壳包括具有涡旋吸入口且收容叶轮的涡旋本体部、以及具有与连通开口对应配置的涡旋吹出口的筒状涡旋出口部。热交换器与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使从涡旋吹出口吹出到热交换器室内的空气经过该热交换器后从单元吹出口吹出。在涡旋出口部的外侧设置有向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突出的壁部。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在涡旋出口部的外侧设有向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突出的壁部,因此,在热交换器室内,会在涡旋吹出口的外侧附近形成压力比从涡旋出口部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低的部分(以下称为负压部)。并且,从涡旋出口部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会流向该负压部,从而向涡旋吹出口的外侧扩散。由此,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
第二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一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从涡旋出口部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离在叶轮的转子宽度的0.5倍以下。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从涡旋出口部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离在叶轮的转子宽度的0.5倍以下,从而能在涡旋吹出口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
第三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大于零、且在叶轮的转子直径的0.3倍以下。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大于零、即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向热交换器室侧突出,从而可在涡旋吹出口的外侧附近形成由夹在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与壁部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该负压部可使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的外侧扩散的效果加大。并且,由于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在叶轮的转子直径的0.3倍以下,从而在涡旋吹出口与热交换器之间可确保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的外侧扩散所需的足够距离。
第四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三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壁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在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以上、且在叶轮的转子直径的0.5倍以下。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壁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在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以上、即壁部的端部比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更向热交换器侧突出,从而可加大由夹在涡旋出口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与壁部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的压力与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的压力差,因此,可提高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的外侧扩散的效果。并且,由于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壁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在叶轮的转子直径的0.5倍以下,从而壁部不会极力限制因负压部而向涡旋吹出口的外侧扩散的空气流,因此,可使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进一步扩散到壁部的外侧。
第五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一发明至第四发明中任一项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壁部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所成的角度大于30°且在90°以下。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壁部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所成的角度大于30°,从而能在涡旋吹出口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并且,由于壁部与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所成的角度在90°以下,从而能使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可靠地向涡旋吹出口的外侧扩散。
第六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一发明至第五发明中任一项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壁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上设有锯齿部。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在壁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上设有锯齿部,从而可抑制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在壁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产生压力变动。由此,可抑制壁部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处的压力变动产生噪音。
第七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一发明至第六发明中任一项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壁部的涡旋出口部侧的面上设有多个凹坑。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在壁部的涡旋出口部侧的面上设有多个凹坑,从而可使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沿着壁部的涡旋出口部侧的面。由此,可提高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的外侧扩散的效果。
第八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一发明至第六发明中任一项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在壁部上设有多个通孔。
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在壁部上设有多个通孔,从而可使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沿着壁部的涡旋出口部侧的面。由此,可提高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的外侧扩散的效果。
第九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一发明至第八发明中任一项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叶轮配置成以沿平板部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该空调装置还包括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的涡旋外壳的旋转轴方向侧、驱动叶轮旋转的电动机。涡旋出口部在旋转轴方向尺寸不加大的情况下一边向电动机侧倾斜一边向连通开口延伸。
在像以往的空调装置那样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且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的空调装置中,叶轮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驱动叶轮旋转的电动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的涡旋外壳的旋转轴方向侧。
在具有这种构成的空调装置中,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主要经过热交换器的隔着平板部与涡旋外壳相向的部分,很难经过热交换器的隔着平板部与电动机相向的部分,因此,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会产生偏流,存在热交换器处的通风阻力增加、送风能力及热交换能力下降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涡旋出口部在旋转轴方向尺寸不加大的情况下一边向电动机侧倾斜一边向连通开口延伸,因此,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也易于经过热交换器的隔着平板部与电动机相向的部分,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并且,可不加大涡旋出口部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因此,也不会产生涡旋出口部处难以进行动压回收等不良状况,可抑制送风性能的降低。
第十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一发明至第八发明中任一项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叶轮配置成以沿平板部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壁部配置在涡旋出口部的旋转轴方向的外侧。
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且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的空调装置中,当将叶轮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形态时,从开设在与该旋转轴相交的方向上的涡旋出口部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很难向沿旋转轴的方向扩散。
但是,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在涡旋出口部的旋转轴方向的外侧配置有壁部,从而在热交换器室内,会在涡旋吹出口的旋转轴方向的外侧附近形成负压部。并且,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会流向该负压部,因此,易于向涡旋吹出口的旋转轴方向的外侧扩散。由此,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
第十一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十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叶轮及涡旋外壳在旋转轴方向上并排配置有多个。壁部配置在涡旋出口部外侧的相邻涡旋外壳侧。
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且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的空调装置中,当将叶轮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形态、且将叶轮及涡旋外壳在旋转轴方向上并排配置多个时,在相邻的涡旋外壳间形成间隙,从涡旋出口部吹出到热交换器室内的空气很难经过与该间隙对应的部分。
但是,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壁部配置在涡旋出口部外侧的相邻涡旋外壳侧,从而在热交换器室内,会在涡旋吹出口的相邻涡旋外壳侧形成负压部。并且,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会流向该负压部,因此,易于向涡旋吹出口的相邻涡旋外壳侧扩散。由此,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
第十二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十发明或第十一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的涡旋外壳的旋转轴方向侧、且驱动叶轮旋转的电动机。壁部配置在涡旋出口部外侧的电动机侧。
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且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的空调装置中,当将叶轮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的平板部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形态、且将驱动叶轮旋转的电动机配置在涡旋外壳的旋转轴方向侧时,从涡旋吹出口吹出到热交换器室内的空气主要经过热交换器的隔着平板部与涡旋外壳相向的部分,很难经过热交换器的隔着平板部与电动机相向的部分。
但是,在该空调装置中,由于壁部配置在涡旋出口部外侧的电动机侧,从而在热交换器室内,会在涡旋吹出口的电动机侧形成负压部。并且,从涡旋吹出口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会流向该负压部,因此,易于向涡旋吹出口的电动机侧扩散。由此,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
第十三发明的空调装置在第十二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涡旋出口部在旋转轴方向尺寸不加大的情况下一边向电动机侧倾斜一边向所述连通开口延伸。
在该空调装置中,涡旋出口部在旋转轴方向尺寸不加大的情况下一边向电动机侧倾斜一边向连通开口延伸,因此,向热交换器室内吹出的空气也易于经过热交换器的隔着平板部与电动机相向的部分,可进一步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并且,可不加大涡旋出口部的旋转轴方向的尺寸,因此,也不会产生涡旋出口部处的难以进行动压回收等不良状况,可抑制送风性能的降低。


图1是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天花板吊设型空调装置的侧向剖视图。
图2是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天花板吊设型空调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放大图,是表示叶轮及涡旋外壳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4是图1的放大图,是表示叶轮及涡旋外壳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是表示涡旋出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2的空调装置,是表示涡旋出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2的空调装置,是表示涡旋出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3的空调装置,是表示涡旋出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4的空调装置,是相当于图2的图。
图10是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管道型空调装置的侧视图(图11的A向视图)。
图11是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管道型空调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放大图,是表示叶轮及涡旋外壳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是表示涡旋出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是表示涡旋出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5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是表示涡旋出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6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是表示涡旋出口部附近的结构的图。
图17是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2的空调装置,是相当于图11的图。
(符号说明)1、101空调装置2、102单元外壳2a、102g、102h单元吸入口2b、102i单元吹出口4、104热交换器24、124分隔部件25、125平板部25a~25d、125a、125b连通开口31a~31d、131a、131b叶轮32a~32d、132a、132b涡旋外壳33、133电动机34a~34d、134a、134b涡旋吸入口35a~35d、135a、135b涡旋吹出口36a~36d、136a、136b涡旋本体部37a~37d、137a、137b涡旋出口部
61a~61d、161a、161b壁部71、171锯齿部72、172凹坑73、173通孔a、b、c距离D转子直径O旋转轴S1送风机室S2热交换器室W转子宽度θ角度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及图2表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天花板吊设型空调装置1。在此,图1是空调装置1的侧向剖视图(表示涡旋外壳32b的截面)。图2是空调装置1的俯视剖视图。
该空调装置1吊设在空调室的天花板上,通过制冷剂连接配管(未图示)与配置于室外的室外单元(未图示)连接。
空调装置1主要具有单元外壳2、离心式送风机3、热交换器4。
<单元外壳>
单元外壳2形成为整体呈向侧方伸长的薄型箱状,高度方向尺寸从背面侧向前面侧变小。在单元外壳2底面的背面侧部分设置有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单元外壳2内的单元吸入口2a。另外,在单元外壳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将冷却或加热后的空气从单元外壳2内向室内吹出的单元吹出口2b。
具体而言,单元外壳2主要包括可吊设在天花板上的顶板部21、与顶板部21的前面侧部分相向配置的底板部22、以及与顶板部21的背面侧部分相向配置的吸入格栅23。顶板部21是由一对侧面和背面通过钣金加工弯折形成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吸入格栅23可拆装地安装在顶板部21上,构成吸入口2a。
另外,在单元外壳2的底板部22与吸入格栅23之间设置有向侧方伸长且纵向配置的由板状部件构成的分隔部件24。分隔部件24将单元外壳2内的空间分隔成与单元吸入口2a连通的背面侧的送风机室S1以及与单元吹出口2b连通的前面侧的热交换器室S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件24具有与单元外壳2的前表面及背面平行(即与单元外壳2的侧面正交)的平板部25。并且,在该平板部25上形成有连通送风机室S1与热交换器室S2的四个连通开口25a~25d,该四个连通开口25a~25d与构成离心式送风机3的四个涡旋外壳32a~32d的各涡旋吹出口35a~35d(后述)对应。四个连通开口25a~25d沿平板部25的长度方向并排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横向长的长方形形状的方块孔。
单元外壳2的前表面、侧面及底面被合成树脂制的装饰部件26覆盖。在顶板部21的单元吹出口2b附近例如安装有由泡沫苯乙烯等构成的隔热部件27。另外,在底板部22的内部例如安装有由泡沫苯乙烯等构成的接水盘28。这些单元外壳2的前面侧部分、装饰部件26、隔热部件27的前面侧部分及接水盘28的前面侧部分构成大致矩形且向侧方伸长的单元吹出口2b。
在单元吹出口2b上设置有上下摆动的第一风门29、以及左右摆动的多个第二风门30。第一风门29由向侧方伸长的板状部件构成,支撑在单元外壳2上,可绕沿着单元吹出口2b的长度方向的第一轴X1自由摆动。多个第二风门30在第一轴X1的背面侧位置上支撑在单元外壳2上,可绕与第一轴X1交错的第二轴X2自由摆动。
<离心式送风机>
离心式送风机3配置在送风机室S1内,用于将空气从单元吸入口2a吸入送风机室S1内后升压,并通过分隔部件24的连通开口25a~25d向热交换器室S2吹出。并且,离心式送风机3主要具有四个叶轮31a~31d、收容各叶轮31a~31d的四个涡旋外壳32a~32d、以及驱动叶轮31a~31d旋转的电动机33。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叶轮31a~31d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叶轮31a~31d是双吸型的多叶片式风扇转子,以旋转轴O朝着单元外壳2的侧方(即沿着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形态并排配置。另外,由于叶轮31a~31d都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仅对叶轮31b的构成进行说明,代替表示叶轮31b的各部分的符号b而对叶轮31a、31c、31d的构成标记符号a、c、d,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叶轮31b主要包括以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的圆板状的主板41b;在主板41b的外周部的两个面上以旋转轴O为中心配置成环状、且各自一端固定在主板41b上的多片翼板42b;以及配置在主板41b的旋转轴O方向两侧、且连接多片翼板42b的另一端的一对侧板43b。
下面对涡旋外壳32a~32d进行说明。另外,由于涡旋外壳32a~32d都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仅对涡旋外壳32b的构成进行说明,代替表示涡旋外壳32b的各部分的符号b而对涡旋外壳32a、32c、32d的构成标记符号a、c、d,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涡旋外壳32b包括为了构成双吸型的离心式送风机而形成在两侧面的两个涡旋吸入口34b;以及形成为向与涡旋吸入口34b交叉的方向吹出空气的涡旋吹出口35b。在此,涡旋吸入口34b朝着叶轮31b的旋转轴O方向开口。因此,单元吸入口2a朝着与涡旋吸入口34b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而言为正交方向)开口。另外,涡旋吹出口35b与分隔部件24的连通开口25b对应地配置。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涡旋外壳32b是树脂制的部件,具有由从下方覆盖叶轮31b的涡旋下部件45b、以及从上方覆盖叶轮31b的涡旋上部件44b构成的分割结构。并且,通过组装这些部件44b、45b,构成具有两个涡旋吸入口34b且收容叶轮31b的涡旋本体部36b、以及具有涡旋吹出口35b且与涡旋本体部36b连通的涡旋出口部37b。在涡旋本体部36b上形成有围在各涡旋吸入口34b周围的两个钟形口部38b。钟形口部38b的内周侧端部向叶轮31b侧弯曲成钟形。涡旋出口部37b是与涡旋本体部36b的分隔部件24侧的部分连通的方筒形状部分,其前端部插入到形成于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上的连通开口25b中,且从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向热交换器4侧突出。俯视单元外壳2时,涡旋出口部37b沿与平板部25大致正交的方向、即与旋转轴O正交的方向笔直地延伸,侧视单元外壳2时,涡旋出口部37b以将空气稍向下方吹出的形态略向下方倾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叶轮及涡旋外壳为四个,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叶轮及涡旋外壳为双吸型,但也可以为单吸型。
在本实施例中,在俯视单元外壳2时,电动机33配置在涡旋外壳32b与涡旋外壳32c之间(即涡旋外壳32b及涡旋外壳32c的旋转轴O方向侧),且通过支撑部件33a固定在分隔部件24和单元外壳2上。因此,只有涡旋外壳32b与涡旋外壳32c间的间隔比其他涡旋外壳间的间隔(具体而言指涡旋外壳32a与涡旋外壳32b间的间隔、涡旋外壳32c与涡旋外壳32d间的间隔)大。并且,四个叶轮31a~31d都连接在该电动机33上,可由该电动机33一起驱动旋转。
通过使该离心式送风机3动作,使空气通过单元吸入口2a吸入单元外壳2的送风机室S1内,吸入送风机室S1内的空气通过涡旋吸入口34a~34d吸入各涡旋外壳32a~32d内,并从各叶轮31a~31d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吹出。向该叶轮31a~31d的外周侧吹出并被升压的空气从与分隔部件24的各连通开口25a~25d对应配置的涡旋外壳32a~32d的各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
<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4配置在热交换器室S2内,用于对在送风机室S1内被离心式送风机3升压、并从涡旋外壳32a~32d的涡旋吹出口35a~35d吹出到热交换器室S2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4是交叉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与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几乎整个面相向且平行地配置。因此,热交换器4与涡旋出口部37a~37d的涡旋吹出口35a~35d相向地配置。另外,热交换器4配置成上部向单元吹出口2b侧倾斜。并且,在热交换器4的下侧配置有接水盘28,可接收在热交换器4处产生的结露水。
由此,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吹出到热交换器室S2内的空气因与热交换器4的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或加热,并从单元吹出口2b向室内吹出。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空调装置1中,还设置有壁部61a~61d。下面参照图1~图4对这些壁部61a~61d进行说明。在此,图3是图2的放大图,是表示叶轮31b及涡旋外壳32b附近的结构的图。图4是图1的放大图,是表示叶轮31b及涡旋外壳32b附近的结构的图。
<壁部>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壁部61a~61d是设于各涡旋出口部37a~37d外侧的向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突出的部分。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壁部61a~61d都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仅对壁部61b的构成进行说明,代替表示壁部61b的各部分的符号b而对壁部61a、61c、61d的构成标记符号a、c、d,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壁部61b是以围住筒状涡旋出口部37b外侧的形态设置的筒状部分,包括分别配置在涡旋出口部37b的两个侧面部46、47的侧方的侧方壁部62、63;配置在涡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上方的上方壁部64;以及配置在涡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下方的下方壁部66。并且,壁部61b(具体而言指侧方壁部62、63、上方壁部64及下方壁部66)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抵接在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连通开口25b的外侧位置上,并从此处向热交换器4侧突出延伸。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由于设置这种壁部61b,从而会在涡旋吹出口35b的外侧附近形成压力比从涡旋出口部35b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低的部分(以下称为负压部S3)。另外,壁部61b不需像本实施例这样设置在涡旋吹出口35b外侧的整个周长上,也可仅形成在涡旋吹出口35b外侧附近的希望形成负压部S3的部分。例如,若仅希望在涡旋吹出口35b的侧方形成负压部S3,则可不设置上方壁部64及下方壁部66,而仅设置侧方壁部62、6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涡旋出口部37b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间的距离c在叶轮31b的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具体而言,从涡旋出口部37b的侧面部46的外表面(即壁部61b的侧方壁部62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的侧方壁部62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的侧面部46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间的距离c、从涡旋出口部37b的侧面部47的外表面(即壁部61b的侧方壁部63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的侧方壁部63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的侧面部47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间的距离c、从涡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的外表面(即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间的距离c、以及从涡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的外表面(即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间的距离c在叶轮31b的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由于距离c在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从而能在涡旋吹出口35b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S3。另外,若壁部61b不与平板部25抵接,则延长壁部61b的平板部25侧的端部时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即相当于壁部61b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37b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a大于零、且在叶轮31b的转子直径D的0.3倍以下。具体而言,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37b的两个侧面部46、47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a、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a、以及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a大于零、且在叶轮31b的转子直径D的0.3倍以下。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通过使距离a大于零、即、使涡旋出口部37b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向热交换器室S2侧突出,可在涡旋吹出口35b的外侧附近形成由夹在涡旋出口部37b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与壁部61b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S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到壁部61b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b在距离a以上、且在叶轮31b的转子直径D的0.5倍以下。具体而言,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到壁部61b的侧方壁部62、63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b、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到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b、以及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到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为止的距离b在距离a以上、且在叶轮31b的转子直径D的0.5倍以下。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通过使距离b在距离a以上、即、使壁部61b的端部比涡旋出口部37b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更向热交换器4侧突出,可加大由夹在涡旋出口部37b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与壁部61b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S3的压力与从涡旋吹出口35b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间的压力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壁部61b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之间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具体而言,壁部61b的侧方壁部62、63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的侧面部46、47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即壁部61b的侧方壁部62、63的外侧部分之间所成的角度θ、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的上面部48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即壁部61b的上方壁部64的外侧部分之间所成的角度θ、以及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的下面部49侧的面)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即壁部61b的下方壁部65的外侧部分之间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通过使壁部61b与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的面之间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从而能在涡旋吹出口35b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S3。
(2)空调装置的动作下面参照图1~图4对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起动电动机33而使离心式送风机3动作,将空气通过单元吸入口2a吸入单元外壳2的送风机室S1内,吸入送风机室S1内的空气通过涡旋吸入口34a~34d被吸入各涡旋外壳32a~32d内,并从叶轮31a~31d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吹出。向该叶轮31a~31d的外周侧吹出并被升压的空气从与分隔部件24的连通开口25a~25d对应配置的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并且,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吹出到热交换器室S2内的空气因与热交换器4的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或加热,并从单元吹出口2b向室内吹出。
在此,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由于在涡旋出口部37a~37d的外侧设置有向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突出的壁部61a~61d,因此,在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附近形成压力比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低的负压部S3。并且,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参照图3及图4的箭头F)会流向该负压部S3,因此,与在涡旋出口部不设置壁部的情况(参照表示在涡旋出口部不设置壁部时的空气流的箭头f)相比,会向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扩散。由此,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4的空气产生偏流。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通过使距离c在叶轮31a~31d的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能在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S3。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通过使距离a大于零、即、使涡旋出口部37a~37d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向热交换器室S2侧突出,可在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附近形成由夹在涡旋出口部37a~37d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与壁部61a~61d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S3,该负压部S3可使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扩散的效果加大。并且,通过使距离a在叶轮31a~31d的转子直径D的0.3倍以下,在涡旋吹出口35a~35d与热交换器4之间可确保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扩散所需的足够距离。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通过使距离b在距离a以上、即、使壁部61a~61d的端部比涡旋出口部37a~37d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更向热交换器4侧突出,可加大由夹在涡旋出口部37a~37d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与壁部61a~61d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S3的压力与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因此,可提高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扩散的效果。并且,通过使距离b在叶轮31a~31d的转子直径D的0.5倍以下,壁部61a~61d不会极力限制因负压部S3而向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扩散的空气流,因此,可使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进一步扩散到壁部61a~61d的外侧。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通过使角度θ大于30°,能在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S3。并且,通过使角度θ在90°以下,能使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可靠地向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扩散。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中,虽然热交换器4与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几乎整个面相向,而平板部25的连通开口25a~25d、即涡旋外壳32a~32d的涡旋吹出口35a~35d仅设置在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一部分上,但通过设置上述壁部61a~61d,可在不加大涡旋出口部37a~37d的尺寸的情况下使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扩散并通过热交换器4,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4的空气产生偏流。
并且,由于壁部61a~61d设置在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室S2侧,因此不会妨碍到涡旋吸入口34a~34d,也不会产生涡旋出口部37a~37d处的动压难于回收的问题,而且,在送风机室S1内的空间不充裕或必须使单元外壳2紧凑化时,作为抑制经过热交换器4的空气产生偏流的方法非常有效。
(3)变形例1另外,也可在壁部61a~61d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设置锯齿部。以壁部61b为例进行说明时,如图5所示,可在壁部61b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设置三角波形状等的锯齿部71(图5表示锯齿部71设在侧方壁部62上的情况,但也可在其他壁部63~65上设置同样的锯齿部71)。
这样,由于在壁部61a~61d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设有锯齿部71,从而可抑制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在壁部61a~61d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产生压力变动。由此,可抑制壁部61a~61d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处的压力变动产生的噪音。
(4)变形例2另外,也可在壁部61a~61d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a~37d侧的面上设置多个凹坑。以壁部61b为例进行说明时,如图6所示,可在壁部61b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侧的面上设置多个凹坑72(图6表示多个凹坑72设在侧方壁部62上的情况,但也可在其他壁部63~65上设置同样的多个凹坑72)。
这样,由于在壁部61a~61d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a~37d侧的面上设有多个凹坑72,从而可使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沿着壁部61a~61d的涡旋出口部37a~37d侧的面。由此,可提高从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35a~35d的外侧扩散的效果。
另外,为了得到与在壁部61a~61d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a~37d侧的面上设置多个凹坑的情况相同的效果,也可在壁部61a~61d上设置多个通孔73。以壁部61b为例进行说明时,如图7所示,可在壁部61b上设置多个通孔73(图7表示多个通孔73设在侧方壁部62上的情况,但也可在其他壁部63~65上设置同样的多个通孔73)。
(5)变形例3另外,也可将变形例1中的锯齿部和变形例2中的多个凹坑或通孔同时设在壁部61a~61d上。以壁部61b为例进行说明时,如图8所示,可在壁部61b的热交换器4侧的端部设置三角波形状等的锯齿部71,且在壁部61b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37b侧的面上设置多个凹坑72(图8表示锯齿部71设在侧方壁部62上、且多个凹坑72设在侧方壁部62上的情况,但也可在其他壁部63~65上设置同样的锯齿部71及多个凹坑72。另外,也可代替多个凹坑72而设置多个通孔)。
由此,可得到变形例1及变形例2双方的效果。
(6)变形例4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包含变形例1~3)的空调装置1中,叶轮31a~31d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驱动叶轮31a~31d旋转的电动机33配置在送风机室S1内的涡旋外壳32a~32d的旋转轴O方向侧。
因此,从涡旋外壳32a~32d的涡旋吹出口35a~35d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主要经过热交换器4的隔着平板部25与涡旋外壳32a~32d相向的部分,很难经过热交换器4的隔着平板部25与电动机33相向的部分(具体而言指涡旋外壳32b与涡旋外壳32c之间的部分),因此,经过热交换器4的空气易于产生偏流,容易产生热交换器4处的通风阻力增加、送风能力及热交换能力下降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在本变形例的空调装置1中,如图9所示,涡旋外壳32b、32c的涡旋出口部37b、37c在旋转轴O方向的尺寸L不加大的情况下一边向电动机33侧倾斜一边向连通开口25b、25c延伸,因此,向热交换器室S2内吹出的空气更易于经过热交换器4的隔着平板部25与电动机33相向的部分,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4的空气产生偏流。并且,可不加大涡旋出口部37b、37c的旋转轴O方向的尺寸L,因此,也不会产生涡旋出口部37b、37c处的动压难于回收等不良状况,可抑制送风性能的降低。
<第二实施例>
图10及图11表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管道型空调装置101。在此,图10是空调装置101的侧视图(图11的A向视图)。图11是空调装置101的俯视剖视图。该空调装置101是配置在空调室的天花板背面的空间中的管道结构。该空调装置101通过制冷剂连接配管(未图示)与配置于室外的室外单元(未图示)连接。
空调装置101主要具有单元外壳102、离心式送风机103、热交换器104。
<单元外壳>
单元外壳102是整体向侧方伸长的薄型箱状的部件,形成有在下表面102a及背面102b(图11的纸面上侧的面)上具有单元吸入口102g、102h、且配置有离心式送风机103的送风机室S101;以及在前表面102c(图11的纸面下侧的面)上具有单元吹出口102i、且配置有热交换器104的热交换器室S102。另外,可根据在天花板背面的空间中的设置条件,选择单元吸入口102g、102h中的任一者使用。送风机室S101及热交换器室S102是通过向侧方伸长且纵向配置在单元外壳102内的由板状部件构成的分隔部件124将单元外壳102内的空间前后分隔而形成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件124具有与单元外壳102的前表面及背面平行(即与单元外壳102的侧面正交)的平板部125。并且,在该平板部125上形成有连通送风机室S101与热交换器室S102的两个连通开口125a、125b,该两个连通开口125a、125b与构成离心式送风机103的两个涡旋外壳132a、132b的各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后述)对应。两个连通开口125a、125b沿平板部125的长度方向并排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横向伸长的长方形形状的方块孔。
<离心式送风机>
离心式送风机103配置在送风机室S101内,用于将空气从单元吸入口102g或单元吸入口102h吸入送风机室S101内后升压,并通过分隔部件124的连通开口125a、12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吹出。并且,离心式送风机103主要具有两个叶轮131a、131b、收容各叶轮131a、131b的两个涡旋外壳132a、132b、以及驱动叶轮131a、131b旋转的电动机133。
首先参照图10及图11对叶轮131a、131b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叶轮131a、131b是双吸型的多叶片式风扇转子,以旋转轴O朝着单元外壳102的侧方(即沿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形态并排配置。另外,由于叶轮131a和叶轮131b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仅对叶轮131a的构成进行说明,代替表示叶轮131a的各部分的符号a而对叶轮131b的构成标记符号b,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叶轮131a主要包括以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的圆板状的主板141a;在主板141a的外周部的两个面上以旋转轴O为中心配置成环状、且各自一端固定在主板141a上的多片翼板142a;以及配置在主板141a的旋转轴O方向两侧、且连接多片翼板142a的另一端的一对侧板143a。
下面对涡旋外壳132a、132b进行说明。另外,由于涡旋外壳132a和涡旋外壳132b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仅对涡旋外壳132a的构成进行说明,代替表示涡旋外壳132a的各部分的符号a而对涡旋外壳132b的构成标记符号b,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涡旋外壳132a包括为了构成双吸型的离心式送风机而形成在两侧面的两个涡旋吸入口134a;以及形成为向与涡旋吸入口134a交叉的方向吹出空气的涡旋吹出口135a。在此,涡旋吸入口134a朝着叶轮131a的旋转轴O方向开口。因此,单元吸入口102g及单元吸入口102h朝着与涡旋吸入口134a的开口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而言为正交方向)开口。另外,涡旋吹出口135a与分隔部件124的连通开口125a对应地配置。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涡旋外壳132a是树脂制的部件,具有由从下方覆盖叶轮131a的涡旋下部件145a、以及从上方覆盖叶轮131a的涡旋上部件144a构成的分割结构。并且,通过组装这些部件144a、145a,构成具有两个涡旋吸入口134a且收容叶轮131a的涡旋本体部136a、以及具有涡旋吹出口135a且与涡旋本体部136a连通的涡旋出口部137a。在涡旋本体部136a上形成有围在各涡旋吸入口134a周围的两个钟形口部138a。钟形口部138a的内周侧端部向叶轮131a侧弯曲成钟形。涡旋出口部137a是与涡旋本体部136a的分隔部件124侧的部分连通的方筒形状部分,其前端部插入到形成于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上的连通开口125a中,且从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向热交换器104侧突出。在单元外壳102的俯视图中,涡旋出口部137a沿与平板部125大致正交的方向、即与旋转轴O正交的方向笔直地延伸,在单元外壳102的侧视图中,涡旋出口部137a以将空气稍向下方吹出的形态略向下方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在单元外壳102的俯视图中,电动机133配置在涡旋外壳132a与涡旋外壳132b之间(即涡旋外壳132a及涡旋外壳132b的旋转轴O方向侧),且通过支撑部件133a固定在分隔部件124和单元外壳102上。因此,在涡旋外壳132a与涡旋外壳132b之间形成有与电动机133的尺寸对应的间隙。并且,两个叶轮131a、131b都连接在该电动机133上,可由该电动机133一起驱动旋转。
通过使该离心式送风机103动作,使空气通过单元吸入口102g或单元吸入口102h吸入单元外壳102的送风机室S101内,吸入送风机室S101内的空气通过涡旋吸入口134a、134b吸入各涡旋外壳132a、132b内,并从各叶轮131a、131b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吹出。向该叶轮131a、131b的外周侧吹出并被升压的空气从与分隔部件124的各连通开口125a、125b对应配置的涡旋外壳132a、132b的各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
<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104配置在热交换器室S102内,用于对在送风机室S101内被离心式送风机103升压、并从涡旋外壳132a、132b的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吹出到热交换器室S102内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在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04是交叉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与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几乎整个面相向且平行地配置。因此,热交换器104与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涡旋吹出口135a、135b相向地配置。另外,热交换器104配置成上部向单元吹出口102i侧倾斜。并且,在热交换器104的下侧配置有接水盘128,可接收在热交换器104处产生的结露水。
由此,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吹出到热交换器室S102内的空气因与热交换器104的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或加热,并从单元吹出口102i向室内吹出。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空调装置101中,还设置有壁部161a、161b。下面参照图10~图12对这些壁部161a、161b进行说明。在此,图12是图11的放大图,是表示叶轮131a及涡旋外壳132a附近的结构的图。
<壁部>
如图11及图12所示,壁部161a、161b是设于各涡旋出口部137a、137b外侧的向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突出的部分。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壁部161a和壁部161b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仅对壁部161a的构成进行说明,代替表示壁部161a的各部分的符号a而对壁部161b的构成标记符号b,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壁部161a配置在筒状涡旋出口部137a的侧面部146的侧向。并且,壁部161a以送风机室S101侧的端部抵接在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连通开口125a的外侧位置上、并从此处向热交换器104侧突出的形态延伸。
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由于设置这种壁部161a,从而会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外侧附近形成压力比从涡旋出口部135a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低的部分(以下称为负压部S103)。
具体而言,壁部161a配置在涡旋出口部137a的侧面部146的侧向位置、即涡旋出口部137a的旋转轴O方向的外侧,在热交换器室S102内,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旋转轴O方向的外侧附近形成负压部S103。并且,壁部161a配置在涡旋出口部137a外侧的作为相邻涡旋外壳的涡旋外壳132b侧,因此,在热交换器室S102内,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涡旋外壳132b侧形成负压部S103。另外,壁部161a配置在涡旋出口部137a外侧的电动机133侧,因此,在热交换器室S102内,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电动机133侧形成负压部S10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涡旋出口部137a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161a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离c在叶轮131a的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具体而言,从涡旋出口部137a的侧面部146的外表面(即壁部161a侧的面)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壁部161a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137a的侧面部146侧的面)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离c在叶轮131a的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由于距离c在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从而能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S103。另外,若壁部161a不与平板部125抵接,则延长壁部161a的平板部125侧的端部时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即相当于壁部161a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相交的部分。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137a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的距离a大于零、且在叶轮131a的转子直径D的0.3倍以下。具体而言,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到涡旋出口部137a的侧面部146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的距离a大于零、且在叶轮131a的转子直径D的0.3倍以下。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由于距离a大于零、即涡旋出口部137a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向热交换器室S102侧突出,从而可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外侧附近形成由夹在涡旋出口部137a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与壁部161a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S10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到壁部161a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的距离b在距离a以上、且在叶轮131a的转子直径D的0.5倍以下。具体而言,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到壁部161a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的距离b在距离a以上、且在叶轮131a的转子直径D的0.5倍以下。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由于距离b在距离a以上、即壁部161a的端部比涡旋出口部137a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更向热交换器104侧突出,从而可加大由夹在涡旋出口部137a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与壁部161a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S103的压力与从涡旋吹出口135a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壁部161a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具体而言,壁部161a的内表面(即涡旋出口部137a的侧面部146侧的面)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即壁部161a的外侧部分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由于壁部161a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从而能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S103。并且,由于壁部161a与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的面所成的角度在90°以下,从而能使从涡旋吹出口135a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可靠地向涡旋吹出口135a的外侧扩散。
(2)空调装置的动作下面参照图10~图12对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起动电动机133而使离心式送风机103动作,将空气通过单元吸入口102g或单元吸入口102h吸入单元外壳102的送风机室S101内,吸入送风机室S101内的空气通过涡旋吸入口134a、134b吸入各涡旋外壳132a、132b内,并从叶轮131a、131b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吹出。向该叶轮131a、131b的外周侧吹出并被升压的空气从与分隔部件124的连通开口125a、125b对应配置的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并且,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吹出到热交换器室S102内的空气因与热交换器104的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或加热,并从单元吹出口102i向室内吹出。
在此,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由于在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外侧设置有向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104侧突出的壁部161a、161b,因此,在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附近形成压力比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低的负压部S103。并且,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参照图12的箭头F)会流向该负压部S103,因此,与在涡旋出口部不设置壁部的情况(参照表示在涡旋出口部不设置壁部时的空气流的箭头f)相比,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扩散。具体而言,壁部161a、161b分别配置在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旋转轴O方向的外侧,在热交换器室S102内,在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旋转轴O方向的外侧附近形成负压部S103。因此,在像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这样将叶轮131a、131b配置成以沿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的形态时,从开设在与该旋转轴O相交的方向上的涡旋出口部137a、137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很难向沿旋转轴O的方向扩散,但由于形成负压部S103,从而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会流向该负压部S103,因此,易于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旋转轴O方向的外侧扩散。由此,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104的空气产生偏流。
并且,壁部161a配置在涡旋出口部137a外侧的作为相邻涡旋外壳的涡旋外壳132b侧,壁部161b配置在涡旋出口部137b外侧的作为相邻涡旋外壳的涡旋外壳132a侧,因此,在热交换器室S102内,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涡旋外壳132b侧及涡旋吹出口135b的涡旋外壳132a侧形成负压部S103。因此,在像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这样使叶轮131a、131b以沿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且将叶轮131a、131b及涡旋外壳132a、132b在旋转轴O方向上并排配置多个时,在互相邻接的涡旋外壳132a及涡旋外壳132b的旋转轴O方向间形成间隙,从涡旋出口部137a、137b吹出到热交换器室S102内的空气很难经过与该间隙对应的部分,但由于形成负压部S103,从而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会流向该负压部S103,因此,易于向涡旋吹出口135a的涡旋外壳132b侧及涡旋吹出口135b的涡旋外壳132a侧扩散。由此,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104的空气产生偏流。
另外,壁部161a配置在涡旋出口部137a外侧的电动机133侧,壁部161b配置在涡旋出口部137b外侧的电动机133侧,因此,在热交换器室S102内,在涡旋吹出口135a的电动机133侧及涡旋吹出口135b的电动机133侧形成负压部S103。因此,在像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这样将驱动叶轮131a、131b旋转的电动机133配置在涡旋外壳132a、132b的旋转轴O方向侧时,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吹出到热交换器室S102内的空气主要经过热交换器104的隔着平板部125与涡旋外壳132a、132b相向的部分,很难经过热交换器104的隔着平板部125与电动机133相向的部分,但由于形成负压部S103,从而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会流向该负压部S103,因此,易于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电动机133b侧扩散。由此,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104的空气产生偏流。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通过使距离c在叶轮131a、131b的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能在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S103。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通过使距离a大于零、即、使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向热交换器室S102侧突出,可在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附近形成由夹在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与壁部161a、161b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S103,该负压部S103可使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扩散的效果加大。并且,通过使距离a在叶轮131a、131b的转子直径D的0.3倍以下,在涡旋吹出口135a、135b与热交换器104之间可确保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扩散所需的足够距离。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通过使距离b在距离a以上、即、使壁部161a、161b的端部比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更向热交换器104侧突出,可加大由夹在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与壁部161a、161b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负压部S103的压力与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因此,可提高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扩散的效果。并且,通过使距离b在叶轮131a、131b的转子直径D的0.5倍以下,壁部161a、161b不会极力限制因负压部S103而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扩散的空气流,因此,可使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进一步扩散到壁部161a、161b的外侧。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通过使角度θ大于30°,能在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附近可靠地形成负压部S103。并且,通过使角度θ在90°以下,能使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可靠地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扩散。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虽然热交换器104与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几乎整个面相向,而平板部125的连通开口125a、125b、即涡旋外壳132a、132b的涡旋吹出口135a、135b仅设置在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一部分上,但通过设置上述壁部161a、161b,可在不加大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尺寸的情况下使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一边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尤其是旋转轴O方向的外侧扩散一边经过热交换器104,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104的空气产生偏流。
并且,由于壁部161a、161b设置在分隔部件124的平板部125的热交换器室S102侧,因此不会妨碍到涡旋吸入口134a、134b,也不会产生涡旋出口部137a、137b处的动压难于回收的问题,而且,在送风机室S101内的空间不充裕或必须使单元外壳102紧凑化时,作为抑制经过热交换器104的空气产生偏流的方法非常有效。
(3)变形例1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也可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的变形例1相同,在壁部161a、161b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设置锯齿部171(参照图13)。由此,可抑制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在壁部161a、161b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产生压力变动,可抑制壁部161a、161b的热交换器104侧的端部处的压力变动产生噪音。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也可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的变形例2相同,在壁部161a、161b的内表面设置多个凹坑172(参照图14)或设置多个通孔173(参照图15)。由此,可使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沿着壁部161a、161b的涡旋出口部137a、137b侧的面,可提高从涡旋吹出口135a、135b向热交换器室S102内吹出的空气向涡旋吹出口135a、135b的外侧扩散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01中,也可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的变形例3相同,将锯齿部171和多个凹坑172或通孔173同时设在壁部161a、161b上(参照图16,作为例子表示设置锯齿部171和凹坑172的形态)。由此,可同时得到设置锯齿部带来的效果和设置多个凹坑或通孔带来的效果。
(4)变形例2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例(包含变形例1)的空调装置101中,也可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1的变形例4相同,将涡旋外壳132a、132b的涡旋出口部137a、137b在旋转轴O方向的尺寸L不加大的情况下形成为一边向电动机133侧倾斜一边向连通开口125a、125b延伸的形态(参照图17)。由此,吹到热交换器室S102的空气更易于经过热交换器104的隔着平板部125与电动机133相向的部分,可抑制经过热交换器104的空气产生偏流。并且,可不加大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旋转轴O方向的尺寸L,因此,也不会产生涡旋出口部137a、137b处的动压难于回收等不良状况,可抑制送风性能的降低。
<其他实施例>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构成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将本发明应用在天花板吊设型空调装置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对将本发明应用在管道型空调装置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将本发明应用在下述天花板埋设型空调装置上,该天花板埋设型空调装置包括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采用本发明的话,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且具有叶轮和收容叶轮的涡旋外壳的离心式送风机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与涡旋外壳的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的空调装置中,可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外壳(2)(102)、分隔部件(24)(124)、叶轮(31a~31d)(131a、131b)、涡旋外壳(32a~32d)(132a、132b)及热交换器(4)(104),所述单元外壳具有单元吸入口(2a)(102a)和单元吹出口(2b)(102i),所述分隔部件是将所述单元外壳内的空间分隔成与所述单元吸入口连通的送风机室(S1)(S101)和与所述单元吹出口连通的热交换器室(S2)(S102)的部件,且具有平板部(25)(125),该平板部形成有连通所述送风机室与所述热交换器室的连通开口(25a~25d)(125a、125b),所述叶轮配置在所述送风机室内,所述涡旋外壳包括具有涡旋吸入口(34a~34d)(134a、134b)且收容所述叶轮的涡旋本体部(36a~36d)(136a、136b)、以及具有与所述连通开口对应配置的涡旋吹出口(35a~35d)(135a、135b)的筒状涡旋出口部(37a~37d) (137a、137b),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涡旋吹出口相向地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室内,使从所述涡旋吹出口吹出到所述热交换器室内的空气经过该热交换器后从所述单元吹出口吹出,在所述涡旋出口部的外侧设置有向所述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突出的壁部(61a~61d)(161a、161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涡旋出口部(37a~37d) (137a、137b)与所述平板部(25)(125)的热交换器侧的面相交的部分到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与所述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相交的部分的距离(c)在所述叶轮(31a~31d)(131a、131b)的转子宽度(W)的0.5倍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平板部(25)(125)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所述涡旋出口部(37a~37d)(137a、137b)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a)大于零、且在所述叶轮(31a~31d)(131a、131b)的转子直径(D)的0.3倍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平板部(25)(125)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b)在从所述平板部的热交换器侧的面到所述涡旋出口部(37a~37d)(137a、137b)的热交换器侧的端部的距离(a)以上、且在所述叶轮(31a~31d)(131a、131b)的转子直径(D)的0.5倍以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与所述平板部(25)(125)的热交换器侧的面所成的角度(θ)大于30°且在90°以下。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的热交换器室侧的端部上设有锯齿部(71)(171)。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的涡旋出口部侧的面上设有多个凹坑(72)(172)。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壁部(61a~61d)(161a、161b)上设有多个通孔(73)(173)。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1a~31d)配置成以沿着所述平板部(25)的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的状态,该空调装置还包括配置在所述送风机室(S1)内的所述涡旋外壳(32a~32d)的旋转轴方向侧、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电动机(33),所述涡旋出口部(37b、37c)在不增大旋转轴方向尺寸的情况下一边向所述电动机侧倾斜一边向所述连通开口(25b、25c)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31a、131b)配置成以沿着所述平板部(125)的旋转轴(O)为中心旋转的状态,所述壁部(161a、161b)配置在所述涡旋出口部(137a、137b)的旋转轴方向的外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装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31a、131b)及所述涡旋外壳(132a、132b)在旋转轴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所述壁部(161a、161b)配置在所述涡旋出口部(137a、137b)外侧的相邻的涡旋外壳侧。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空调装置(1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在所述送风机室(S101)内的所述涡旋外壳(132a、132b)的旋转轴方向侧、且驱动所述叶轮(131a、131b)旋转的电动机(133),所述壁部(161a、161b)配置在所述涡旋出口部(137a、137b)外侧的所述电动机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装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出口部(137a、137b)在不增大旋转轴方向尺寸的情况下一边向所述电动机侧倾斜一边向所述连通开口(125a、125b)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具有被分隔部件分隔出送风机室和热交换器室的单元外壳、且叶轮及涡旋外壳配置在送风机室内、热交换器配置在热交换器室内的空调装置中,抑制送风能力的降低且抑制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产生偏流。空调装置(1)包括被分隔部件(24)分隔出送风机室(S1)和热交换器室(S2)的单元外壳(2)、配置在送风机室(S1)内的叶轮(31a~31d)及涡旋外壳(32a~32d)、以及与涡旋外壳(32a~32d)的涡旋吹出口(35a~35d)相向地配置在热交换器室(S2)内的热交换器(4)。在涡旋外壳(32a~32d)的涡旋出口部(37a~37d)的外侧设置有向分隔部件(24)的平板部(25)的热交换器(4)侧突出的壁部(61a~61d)。
文档编号F24F1/00GK101027523SQ200580032218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8日
发明者东田匡史, 山崎登博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