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器电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090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取暖器电发热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器的内置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取暖器电发热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取暖器按照取暖方式主要有对流式、充油式及辐射式三种,对流式和充油式主要针对加热间距比较大和空间比较大的场合,在北方应用比较广泛,而辐射式主要应用于加热间距小和局部范围小的场合,在南方比较常见,辐射式和对流式兼备的取暖器比较少见,这主要是受取暖器内置的电发热体所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辐射式取暖和对流式取暖的取暖器电发热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取暖器电发热体,它包括绝缘电热头及绕制在该绝缘电热头上的电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电热头内设能让风机气流通过的空腔,空腔里容纳有绝缘支架,且在该绝缘支架上绕制有内电发热元件。
为使散热更加迅速,所述绝缘电热头内设的空腔的一端口大,另一端口小,呈喇叭状,对应地,绕制有内电发热元件的绝缘支架呈塔形,且其截面呈十字架形。
为使组装方便快捷,所述电发热元件螺旋绕制于绝缘电热头上,所述内电发热元件也螺旋绕制于绝缘支架上。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绕制或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合辐射式取暖和对流式取暖两种方式,使得对大空间和局部小范围都能适合加热取暖,应用范围更广,而且结构简单,安装体积小,组装也非常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取暖器电发热体包括绝缘电热头2、电发热元件1及容纳于绝缘电热头2空腔里的绝缘支架4和内电发热元件3,绝缘电热头2内设能让风机气流通过的内腔,绝缘电热头2的外壁上设有螺旋凹槽,绝缘支架4上设有固定槽,电发热元件1螺旋绕制在绝缘电热头2的螺旋凹槽上,内电发热元件3螺旋绕制于绝缘支架4的固定槽上,绝缘电热头2内设的空腔的一端口22大,另一端口21小,呈喇叭状,对应地,绕制有内电发热元件3的绝缘支架4呈塔形,且其截面呈十字架形。绝缘电热头2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23,电发热元件1通过接头11和接头12获得电源,内电发热元件3通过接头31和接头32,本实施例中的电发热元件1和内电发热元件3均可以采用常用的电热丝。
本实施例中的取暖器电发热体工作的时候,一方面电发热元件1向外热辐射,另一方面内电发热元件3在风机的A方向风力的作用下,从绝缘电热头2的内腔向四周散热,具体应用中,在本实施例的外周可以增设一个电发热反射罩,进一步提高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结合辐射式取暖和对流式取暖两种方式,使得对大空间和局部小范围都能适合加热取暖,可以使空间里的温度,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且本实施例中的取暖器电发热体的整体安装体积并没有增加。
权利要求1.一种取暖器电发热体,它包括绝缘电热头(2)及绕制在该绝缘电热头(2)上的电发热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电热头(2)内设能让风机气流通过的空腔,空腔里容纳有绝缘支架(4),且在该绝缘支架(4)上绕制有内电发热元件(3)。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电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电热头(2)内设的空腔的一端口(22)大,另一端口(21)小,呈喇叭状,对应地,绕制有内电发热元件(3)的绝缘支架(4)呈塔形,且其截面呈十字架形。
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暖器电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元件(1)螺旋绕制于绝缘电热头(2)上,所述内电发热元件(3)也螺旋绕制于绝缘支架(4)上。
专利摘要一种取暖器电发热体,它包括绝缘电热头(2)及绕制在该绝缘电热头(2)上的电发热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电热头(2)内设能让风机气流通过的空腔,空腔里容纳有绝缘支架(4),且在该绝缘支架(4)上绕制有内电发热元件(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合辐射式取暖和对流式取暖两种方式,使得对大空间和局部小范围都能适合加热取暖,应用范围更广,而且结构简单,安装体积小,组装也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F24D13/00GK2909057SQ200620103040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韩平波 申请人:韩平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