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台布局的回转窑浇注体内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082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错台布局的回转窑浇注体内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行业中回转窑技术,具体地说是错台布局的回转窑浇注体内衬结构。技术背景随着铝行业电解工艺控制技术的进步,大型预焙槽的电流效益和直流电单耗方面都有了长足的突破。但在向更高更节能的目标迈进过程中,预焙阳极质量是障碍之一,铝用阳极所能承受电流密度高低直接影响电解铝的电流效率,阳极单耗等也将影响炼铝的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石油焦煅烧作为预焙阳极质量生产的第一道热处理工序,其煅后焦质量的好坏及均一性将直接影响到阳极质量及阳极的使用性能,因此提高石油焦煅烧的质量尤为重要。石油焦普遍存在问题一是来料渠道比较混杂,在现场要区分开来非常困难,库内石油焦混杂混合煅烧对煅烧石油焦质量的均质性方面产生极大影响;二是延迟石油焦粉焦量过大,将石油焦泥——流态化焦大批量发往炭素厂,石油焦质量波动大,挥发份从6%19%的大范围变化,水份和硫分的变化范围很大;我厂曾对石油焦粒度作过一些检测,有一段时间<2,的焦含量占到60%以上。对回转窑煅烧工艺来说,物料的状况(粉料量及含水量)对工艺的稳定性产生极大影响,且在检测过程中也发现同炉煅烧粉焦的质量要差于颗粒料,我厂对煅后焦进行松装密度检测,发现即使比电阻差不多,但松装密度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检测情况如表l:从表l可以看出,8-4mm的密度普遍偏差,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有物料在窑内运动及所接受传热引起。石油焦在窑内主要受炉内衬的热辐射、热传导,燃料燃烧的热对流、热辐射,石油焦与石油焦之间的热传导。观察窑内时可以看出,大颗料始终在窑内料上层运动,小颗料在窑内料下层运行,而大颗料本身受内衬的热辐射,气体燃烧的热对流,小颗料在窑内主要受料上层及内衬的热传导,接受的热量要比料上层的低,导致大颗料质量比细颗粒料好,而细颗料存在烧不透的现象。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回转窑它本身是煅烧设备,燃料煤气直接在窑内燃烧,同时又是传热设备,被煅烧的石油焦吸收热量进行煅烧,而且它又是一个输送设备,将石油焦从窑尾输送到窑头。因此物料在其内部烧得如何与内衬的结构形式密切相关。传统的内衬结构形式是,将窑体沿圆周分为20等分进行浇注,内衬表面是平齐的,此种结构形式存在不同粒度同炉煅烧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挥发分与二、三次风供氧间混合较差,燃烧不充分,增加外部供热——煤气的使用量。为了提高炭阳极的使用性能,要求不同批次、不同产地、不同粒度原料其煅后焦的质量达到均质效果,而传统的内衬结构形式很难满足以上要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图l是优化前的内衬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物料在窑内分层运动,不同粒度之间存在质量差异性。不利以提高炭块整体使用性能。2、物料间挥发分难已溢出,不利于窑内燃烧,增加煤气消耗;沉灰室温度偏高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细粒料质量及挥发分更易于外部供氧混合燃烧的错台布局的回转窑浇注体内衬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将回转窑20条浇注体内衬表面,制成两条高凸起三条低凹下的交替布局结构。其中高、低间相差50mm,这样20条浇注体中有8条高凸起,两、两对称布局;12条低凹下,三、三对称布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物料在煅烧过程中,随回转窑转动高凸起部分起到了很好的翻料作用。使不同粒级的料接受到相同传热,达到均质效果;并且在翻料过程中,使料层间的挥发分更易于溢出,充分与二、三次风混合燃烧,有效降低了煤气使用量,可实现无煤气煅烧。实施后粉料样与正常样间比电阻差值有:未实施前的相差平均60Qrni7m左右降至40Q'mm7m左右,粉料样的质量有明显提高。正常投料后可以实现无煤气煅烧。图1是现有技术的浇注体内衬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浇注体内衬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错台布局的回转窑浇注体内衬结构是将回转窑20条浇注体内衬制成两条高凸起三条低凹下的交替布局的结构。凸起的和凹下的高、低间相差50mm,这样20条浇注体中有8条高凸起,两、两对称布局;12条低凹下,三、三对称布局。权利要求1.一种错台布局的回转窑浇注体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回转窑浇注体内衬表面制成两条高凸起三条低凹下的交替布局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错台布局的回转窑浇注体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凸起和凹下的高低间相差50mm,20条浇注体内衬中有8条高凸起,两、两对称布局,12条低凹下,三、三对称布局。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错台布局的回转窑浇注体内衬结构。它是将回转窑20条浇注体内衬表面,制成两条高凸起三条低凹下的交替布局结构。高、低间相差50mm,这样20条浇注体中有8条高凸起,两、两对称布局;12条低凹下,三、三对称布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物料在煅烧过程中,随回转窑转动高凸起部分起到了很好的翻料作用。使不同粒级的料接受到相同传热,达到均质效果;并且在翻料过程中,使料层间的挥发分更易于溢出,充分与二、三次风混合燃烧,有效降低了煤气使用量,可实现无煤气煅烧。文档编号F27B7/20GK201081537SQ200720104928公开日2008年7月2日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发明者刘志祥,字茂刚,张建鸿,茶进忠,董庭鸿,阳可斌申请人: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