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快速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502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快速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该加热器适用于宽空气湿度范围(5% RH 100%RH),并且在加热过程中压力损失较小。二、 背景技术温、湿、压综合计量检定装置专门提供一定压力下的均匀温度、湿度环境。 此均匀温、压环境由前级装置产生的饱和湿气经双温双压原理变换获得。在保 证温、湿场均匀性的前提下,气体状态从低温快速升至高温是检定试验的一种 常规需求。因而需要将前级装置产生的饱和湿气在压力损失较小情况下,经适 当整流、均匀加热、快速升温。将气体迅速加热方式多种多样,但一般仅针对 普通空气,或不考虑空气高湿度情形或不考虑受热均匀性或压降损失较大。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3207418.9)介绍了一种电热风扇,其机械结构见 图l。该电热风扇具有一外壳,外壳一端设有内有电热片的出风口 22,外壳内 设有电动机带动的多翼风扇,多翼风扇的轴向与电热片呈90°相交,多翼风扇 旋转产生的风经由电热片自出风口送出即形成热风。这种电热风扇加热空气的 方式普遍应用在常规的空气加热器即将气流垂直吹至加热部件上。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换热效率,结构也较简单。不过其缺点也相当明显第一: 气流垂直吹至加热部件,然后经由出风口排除,其压力损失明显过大;第二 排出气流温度不均匀;第三,其加热部件为传统加热部件,电热转热效率不高, 且热惯性较大。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56905.0)介绍了一种空气加热器,其筒形 外壳2内套装由陶瓷或金属内筒4,内筒4与其内的加热元件6之间填装多空 泡沫陶瓷材料5,加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棒、硅碳管等。这种加热器优点是 加热均匀,表面积大。然而缺点和不足也是明显的。第一,加热元件釆用电热 丝、电热棒等传统材料。这种材料易老化、易氧化、电热转换效率低,升温慢,不利于快速升温。第二多空泡沫陶瓷材料虽然较普通泡沫材料增大了孔隙率,但压降损失明显还是很大的。第三泡沫材料一般吸水性比较严重,无法满足 高湿气体加热要求。三、发明内容本发明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目的是对于现有技术在加热速度、效率和抗压损方面的不足,针对宽湿度范围(5% RH 100%RH)的空气,解决其快速 加热问题,并确保空气在流经加热装叠时受热均匀、压损较小。本发明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机械部件普遍采用防水、耐高温材料,核 心加热部件采用电热膜加热管,电热转换效率极高,在95%以上,且响应极为 迅速。电热膜管的分布呈等多边形,确保对空气均匀加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总体上呈两端稍细、中间稍粗的圆筒状,其由扩口段、 加热段、收口段三部分构成,在结构上扩口段和收口段关于加热段中线几乎完 全对称。整体分成三段主要是考虑到加热段需要安放电热膜管及其紧固套,两 者都会占据了定的横截面积。为使气流在流经加热器的过程中减少压降损失, 并尽量使流速保持不变,加热段的核心加热部件采用超薄的电热膜管,其轴向 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同,并确保高湿空气流经加热段时的有效横截面积与原管横 截面积大致相当。该装置外壳所用材料需能耐-6(TC 50(TC,并具有不吸水、 易于机械加工、坚固耐用等特性。加热段内衬管需能耐-60°C 700°C、不吸水、 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导热性能。扩口段、收口段内衬管需能耐-60XT250 °C,不吸水、易于机械加工,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衬管与外壳之间需采 用优良的隔热保温材料,并需耐温70(TC,常温导热系数小于0. 05W/M K。扩 口段、加热段、收口段三段之间利用密封圈、法兰密封连接。加热器内外压差 为± 130KPa时,法兰连接处空气泄漏率《1 X 10—5cm7s。其中,所述装置外壳可采用耐低温铁管、钢管、铜管等。所述加热段内衬 管可采用陶瓷管等。扩口段、收口段内衬管可采用四氟管等。隔热保温层的材 料可釆用陶瓷纤维纸等。密封圈可以采用O型四氟圈等、法兰可以采用对焊法 兰、平焊法兰,密封面可以采用凸面或平面。整个扩口段由内到外依次为,传感器固定杆、传感器支架、导流管、空气 整流网、内衬管、隔热保温层、外壳等部分构成。传感器固定杆在空气流入一 端放置温度传感器,另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支架上。传感器支架能容纳多个传感器固定杆沿垂直于气流方向并排固定、以便于监测不同位置的温度、检测温度 均匀性。传感器支架紧挨螺纹沉空焊接在导流管的内侧。导流管空气流入一端 的长度超过内衬管几乎接触扩口段的喇叭状外壳,导流管空气流出一端固定空 气整流网。在扩口段传感器固定弁、传感器支架、导流管、空气整流网是一体
的。内衬管所采用材料需具备三个性能。其一绝缘,避免意外时220v的交流电 产生的危险。其二,固定导流管。内衬管易于机械加工,在其气体流入一侧设 计若干个螺纹沉孔,以固定导流管。其三,隔热,需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考 虑到加热器的安全、节能性,隔热保温层必须采用耐高温优良等级的隔热保温 材料,并且憎水性较强,如果具有吸水性必须对材料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涂抹 高温防水胶。扩口段中间部位设计一个通孔,此孔上焊接一个转接平台,此转 接平台和密封插座配套使用。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线、信号线、电热膜加热管的 电源线通过密封插座引入/引出。加热盔内外压差为士130KPa时,转接平台和 密封插座整体空气泄漏率《1 X 1(Tcm7s。
加热段由内到外由电热膜管、金属圆盘、内衬管、隔热保温层、外壳等部 分构成。金属圆盘通过线切割的方式加工出3n(n-1)+1个孔,n为正整数。孔的 分布情形为圆盘正中心一个孔为第一层,围绕中心孔第二层有6个孔,第三 层有12个孔、第n层有6 (n-1)个孔。第k (2《k《n)屑6 (k-1)个孔所形 成圆的圆心连线为一等六边形并且此六边形内切圆的圆心与中心孔所形成圆的 圆心相同)。第M (l《M《n-1)层的任意l个通孔与m+l层的两个相邻孔,三 孔各自所形成圆的圆心连线基本呈等边三角形。通孔与通孔之间利用金属筋条 相连,多余部分均切除。内衬管中间部位设计若干通孔,两个金属圆盘通过勾 形固定杆(将勾插入通孔内)固定在内衬管内壁上。内衬管一方面起到绝缘和 固定金属圆盘的作用,将金属圆盘和外壳隔开并固定在其内壁上。另一方面内 衬管导热效果极好,其内壁温度接近金属圆盘,这样整个内衬管内部会形成近 似的均匀温场,有利于温度控帝lh内衬管两端各留有若干豁口,在豁口位置将 固定柱焊接在外壳上,从而将内衬管固定。考虑到加热器的安全、节能性,隔 热保温层必须采用耐高温优良等级的隔热保温材料,并且憎水性较强,如果具 有吸水性必须对材料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涂抹高温防水胶。 、 收口段将管道直径适当收缩后,气体从内衬管流过。考虑到气体流经内衬管过程中进一步混合,温度会更加均匀,因而在收口段气体流入一侧设置整流网、 流出一侧安装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反馈。整个收口段由内到外依次为,传感器 固定杆、传感器支架、导流管、空气整流网、内衬管、隔热保温层、外壳等部
分构成。传感器固定杆在空气流ii一端放置温度传感器,另一端固定在传感器
支架上。传感器支架能容纳多个传感器固定杆沿垂直于气流方向并排固定、以 便于监测不同位置的温度、检测温度均匀性。传感器支架紧挨螺纹沉空焊接在 导流管的内侧。导流管空气流出一端的长度超过内衬管几乎接触收口段的喇叭 状外壳。在收口段传感器固定杆、传感器支架、导流管是一体的,三者与空气 整流网是分开的。内衬管所采用材料需具备三个性能。其一绝缘,避免意外时
220v的交流电产生的危险。其二,固定空气整流网、导流管。内衬管易于机械
加工,在其气体流入一侧设计若干螺纹沉孔,以固定空气整流网;在其气体流 出一侧设计若干螺纹沉孔,以固定导流管。其三,隔热,需具有一定的隔热性 能。考虑到加热器的安全、节能性,隔热保温层必须采用耐高温优良等级的隔 热保温材料,并且憎水性较强,如果具有吸水性必须对材料暴露在空气中的部 分涂抹高温防水胶。收口段中间部位设计一个通孔,此孔上悍接一个转接平台, 此转接平台和密封插座配套使用。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线、信号线、电热膜加热
管的电源线通过密封插座引入/引出。加热器内外压差为士.130KPa时,转接平
台和密封插座整体空气泄漏率《1 X l(T5cm:'/s。
其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的外壳采用耐低温金属管。
其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加热段的内衬管采用陶瓷管。
其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扩口段和收口段的内衬管采用四氟管。
其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隔热保温层采用陶瓷纤维纸,其暴露在空气中的
部分涂抹高温防水胶。
其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的密封连接装置采用密封圈,密封面为凸面。 其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的密封连接装置釆用密封圈,密封面为平面。 其中,该密封圈采用O型四氟圈。
其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的密封连接装置采用对焊法兰。
其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的密封连接装置釆用平焊法兰。 、本发明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点和优越性是
1. 核心加热部件采用电热膜管。电热膜管高效节能热交换面积大,电热 转换效率高,达95%以上;加热速度快,温升迅速, 一分钟达到热平衡;易于 温控同步升温、热惯性小,热场均匀,易于精确控温。
2. 加热器采用3阶段设计,空气在扩口段入口处、.加热段、收口段出口处 的有效流通面积大致相当,气流流速平稳,加热管轴向与气流方向相同,压降 损失较小。
.3.热场均匀。如热段的核心加热部件由3n(n-l)+l只电热膜管组成。 一只 电热膜管位于正中心,外围若干层电热膜管围绕中心管呈等六边形分布,第m
(1《m《n-1)层的任意1个通孔与m+l层的两个相邻孔,三孔各自所形成圆的 圆心连线基本呈等边三角形。电热膜管通过金属圆盘固定在内衬管的内部,所 选用金属圆盘、内衬管材质都是非常好的导热体,这样整个内衬管内部近乎形 成一个均匀温场。
4.加热器抗高湿能力较强。整个加热器各部件尽量选用不吸水材料,对于具 有吸水性的材料将其所有直接接触空气部位均涂抹高温防水胶。因而针对湿度 范围在5%RH 95%RH的空气均能进行加热
.5.加热器气密'阵好,可以对300Pa 130000Pa的气体进行快速加热。三段之 间利用密封圈、法兰密封连接;扩口段、收口段均设有密封插座将传感器信号 线,电源线引出/引入,上述措施确保对低压空气进行快速加热时良好的气密性。


图1为背景技术一种改进型电热风扇结构示意。 图2为背景技术一种空气加热器结构示意。 图3为背景技术一种空气加热器轴向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空气加热器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空气加热器加热段截面示意。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气流方向示意。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陶瓷管示意。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四氟管示意。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铜盘示意。
图io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传感器支架示意图。
图中标号及符号说明如下
1-进气管2-筒形外壳3-保温材料
4-金属内筒5-多孔泡沫陶瓷材料6-电加热元件
7-温控器8-出气管9-外接导线
io-传感器11-传感器固定杆12-传感器支架
13-整流网14-导流管15-四氟管
16-陶瓷纤维层17-钢管18-转接平台
19-密封插座20-高温防水胶,21-电热膜管
22-陶瓷管23-铜盘,24-气流方向
25-多翼风扇26-电热片27-安全断电装置
28-出风口29-叶片30-环圈
31-温控开关32固定陶瓷管之豁口33固定铜盘之通孔
34-固定导流管之沉孔35-安装转接平台之通孔36-安装电热膜管之通孔
37-铜筋38-铜环39-通孔
40-法兰141法兰242铜盘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为宽湿度范围空气快速加热器。左侧虚线以左为扩口 段,右侧虚线以右为收口段,两条虚线中间为加热段,空气流向如图6。扩口 段、加热段、收口段三段之间利用密封圈、法兰41 (规格为DN125-PN10RF (系 列II ) GB/T9119-2000)密封连接,加热器内外压差为± 130KPa时,法兰41连 接处空气泄漏率《1X10—6cm7s。该装置外壳所用钢管为含Ni3. 5%以上的耐低温 不脆镍钢管。加热段内衬管采用陶瓷管15,扩口段、收口段内衬管采用耐250 。C优质聚四氟乙烯材料(以下简称四氟管)15。隔热保温层采用陶瓷纤维纸16。 金属圆盘釆用铜盘23。密封插座采用耐环境圆形连接器19,耐温-60°C 260 。C,压差为士130KPa时,空气泄漏率〈1X10—5cm:7s。
整个扩口段由内到外依次为,如图8所示,传感器固定11、传感器支架12、导流管14、空气整流网13、四氟管15 、陶瓷纤维纸层16、圆钢管17等 部分构成。传感器固定杆11在空气流入一端放置温度传感器,另一端固定在传 感器支架上。传感器支架12能容纳多个传感器固定杆11沿垂直于气流方向并 排固定、以便于监测不同位置的温度、检测温度均匀性。传感器支架12紧挨螺 纹沉空34焊接在导流管14的内侧。导流管空气流入一端的长度超过四氟管15 几乎接触收口段的喇叭状外壳,导流管14空气流出一端固定空气整流网13。 在扩口段传感器固定杆11、传感器支架12、导流管14、空气整流网13是一体 的。内衬四氟管15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绝缘,避免意外时220v的交流电产 生的危险。其二,固定气体导流管14。四氟管易于机械加工,在其气体流入一 侧设计四个螺纹沉孔34以固定导流管。其三,隔热,四氟管15具有一定的隔 热性能。陶瓷纤维纸16有非常好的高温隔热性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隔热保温 材料,在四氟管的外壁缠绕lcru厚的陶瓷纤维纸16,以充分发挥其隔热保温的 作用。不过陶瓷纤维纸具有吸水性缺陷,因而需要在两侧涂高温隔热绝缘防水 胶20。高温胶20—方面解决了陶瓷纤维纸的吸水性问题,另一方面填满空隙, 使气体只能从干道---_四氟管15内流过。扩口段中间部位设计一个通孔34, 此孔上焊接一个转接平台,此转接平台18和密封插座19配套使用,密封插座 19耐温-60。C 260。C,压差为土130KPa时,空气泄漏率〈1 X 10_5cni7s。温度传 感器10的电源线、信号线、电热膜加热管21的电源线通过密封插座引入/引出。 加热段由内到外由电热膜加热管21、铜盘23、陶瓷管22、陶瓷纤维层16、 钢管17等部分构成。铜盘23通过线切割的方式加工出7个孔36 (参见图9), 孔的分布情形为铜盘正中心一个孔,围绕中心孔有6个孔,此6个孔所形成 圆的圆心连线为一等六边形(此六边形内切圆的圆心与中心孔所形成圆的圆心 相同),6个孔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孔与中心孔各自所形成圆的圆心连线基本呈等 边三角形。通孔与通孔之间利用铜筋37相连,多余部分均切除。距离陶瓷管两 端50cm处各有4个通孔33,两个铜盘通过勾形固定杆(将勾插入通孔内)固 定在陶瓷管内壁上。陶瓷管22—方面起到绝缘和固定铜盘23的作用,将铜盘 23和钢管17隔开并将铜盘固定在其内。另一方面陶瓷管22导热效果极好,内 壁温度接近铜盘23,这样整个陶瓷管22内部会形成近似的均匀温场,有利于 温度控制。陶瓷管两端各留有4个豁口 32,在豁口 32位置将固定柱焊接在钢管上,从而将陶瓷管22固定。陶瓷纤维纸16是优良等级的隔热保温材料,在
陶瓷管的外壁上缠绕lcm厚的陶瓷纤维纸,以发挥其性能。不过陶瓷纤维纸具 有吸水性缺陷,因而需要在两侧涂高温隔热绝缘防水胶20。高温胶20 —方面 解决了陶瓷纤维纸16的吸水性问题,另一方面填满空隙,使气体只能从干道 一--陶瓷管22内流过。
收口段将管道直径适当收縮后,气体从内衬四氟管15流过。考虑到气体 流经四氟管过程中进一步混合,温度会更加均匀,因而在收口段气体流入一侧 设置整流网13、流出一侧安装温度传感器10进行温度反馈。整个收口段由内 到外依次为,传感器固定杆ll、传感器支架12、导流管14、空气整流网13、 四氟管15、陶瓷纤维纸层16、钢管17等部分构成。传感器固定杆在空气流出 一端放置温度传感器10,另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支架12上。传感器支架能容纳 多个传感器固定杆U沿垂直于气流方向并排固定、以便于监测不同位置的温 度、检测温度均匀性。传感器支架12紧挨螺纹沉空34焊接在导流管14的内侧。 导流管14空气流出一端的长度超过四氟管几乎接触收口段的喇叭状外壳(见图 4)。在收口段传感器固定杆ll、传感器支架12、导流管14是一体的,三者与 空气整流网13是分开的。内衬四氟管15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绝缘,避免意 外时220v的交流电产生的危险。其二,固定空气整流网13、导流管14。四氟 管易于机械加工,在其气体流入一侧设计4个螺纹沉孔34,以固定空气整流网; 在其气体流出一侧设计4个螺纹沉孔34,以固定导流管14。其三,隔热,四氟 管15具有--定的隔热性能。陶瓷纤维纸16是优良等级的隔热保温材料,在四 氟管15的外壁上缠绕lcm厚的陶瓷纤维纸16,以发挥其性能。不过陶瓷纤维 纸16具有吸水性缺陷,因而需要在两侧涂高温隔热绝缘防水胶20。高温胶20 一方面解决了陶瓷纤维纸16的吸水性问题,另一方面填满空隙,使气体只能从 干道----四氟管内15流过。扩口段中间部位设计一个通孔35,此孔上焊接一 个转接平台18,此转接平台18和密封插座19配套使用,密封插座18耐温-60 °C 260°C,压差为士130KPa时,空气泄漏率〈1 X 1(Tcm7s。温度传感器10的 电源线、信号线、电热膜加热管21的电源线通过密封插座引入/引出。借助加 热器前后两端的温度传感器10,可以实现对空气快速加热的闭环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器总体上呈两端稍细、中间稍粗的圆筒状,其由扩口段、加热段、收口段三部分构成,在结构上扩口段和收口段关于加热段中线几乎完全对称;扩口段、加热段、收口段三段之间利用密封圈、法兰密封连接;该装置外壳所用材料需能耐-60℃~500℃,并具有不吸水、易于机械加工、坚固耐用等特性,加热段内衬管需能耐-60℃~700℃、不吸水、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导热性能;扩口段、收口段内衬管需能耐-60℃~250℃,不吸水、易于机械加工,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衬管与外壳之间的隔热保温层采用优良的隔热绝缘材料,该隔热绝缘材料具有耐高温700℃,常温导热系数小于0.05W/M·K的特性;加热器内外压差为±130KPa时,法兰连接处空气泄漏率≤1×10-5cm3/s;整个扩口段由内到外依次由传感器固定杆、传感器支架、导流管、空气整流网、内衬管、隔热保温层、外壳构成;传感器固定杆在空气流入一端放置温度传感器,另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支架上;传感器支架容纳预定个传感器固定杆沿垂直于气流方向并排固定;传感器支架紧挨螺纹沉空焊接在导流管的内侧;导流管空气流入一端的长度超过内衬管几乎接触扩口段的喇叭状外壳,导流管空气流出一端固定空气整流网;在扩口段传感器固定杆、传感器支架、导流管、空气整流网是一体的;内衬管固定导流管,在其气体流入一侧设计预定个螺纹沉孔,以固定导流管;扩口段中间部位设计一个通孔,此孔上焊接一个转接平台,此转接平台和密封插座配套使用;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线、信号线、电热膜加热管的电源线通过密封插座引入/引出;加热器内外压差为±130KPa时,转接平台和密封插座整体空气泄漏率≤1×10-5cm3/s;加热段由内到外由电热膜管、金属圆盘、内衬管、隔热保温层、外壳构成;金属圆盘通过线切割的方式加工出3n(n-1)+1个孔,n为正整数;孔的分布情形为圆盘正中心一个孔为第一层,围绕中心孔第二层有6个孔,第三层有12个孔、第n层有6(n-1)个孔;第k(2≤k≤n)层6(k-1)个孔所形成圆的圆心连线为一等六边形并且此六边形内切圆的圆心与中心孔所形成圆的圆心相同;第M(1≤M≤n-1)层的任意1个通孔与m+1层的两个相邻孔,三孔各自所形成圆的圆心连线呈等边三角形;通孔与通孔之间利用金属筋条相连,多余部分均切除;内衬管中间部位设计预定个通孔,两个铜盘通过勾形固定杆固定在内衬管内壁上;内衬管将金属圆盘和外壳管隔开并固定在外壳管内壁上;内衬管两端各留有豁口,在豁口位置将固定柱焊接在外壳上,从而将内衬管固定;收口段将管道直径适当收缩后,气体从内衬管流过;在收口段气体流入一侧设置整流网、流出一侧安装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反馈;整个收口段由内到外依次由传感器固定杆、传感器支架、导流管、空气整流网、内衬管、隔热保温层、外壳构成;传感器固定杆在空气流出一端放置温度传感器,另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支架上;传感器支架容纳预定个传感器固定杆沿垂直于气流方向并排固定;传感器支架紧挨螺纹沉空焊接在导流管的内侧;导流管空气流出一端的长度超过内衬管几乎接触收口段的喇叭状外壳;在收口段传感器固定杆、传感器支架、导流管是一体的,三者与空气整流网是分开的;内衬管固定空气整流网、导流管;内衬管易于机械加工,在其气体流入一侧设计预定螺纹沉孔,以固定空气整流网;在其气体流出一侧设计有螺纹沉孔,以固定导流管;收口段中间部位设计一个通孔,此孔上焊接一个转接平台,此转接平台和密封插座配套使用;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线、信号线、电热膜加热管的电源线通过密封插座引入/引出;加热器内外压差为±130KPa时,转接平台和密封插座整体空气泄漏率≤1×10-5cm3/s。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器 的外壳采用耐低温金属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器 加热段的内衬管采用陶瓷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器 扩口段和收口段的内衬管采用四氟管。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器 隔热保温层采用陶瓷纤维纸,其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涂抹高温防水胶。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器 的密封连接装置采用密封圈,密封面为凸面。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器的密封连接装置采用密封圈,密封面为平面。
8、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圈采用o型四氟圈。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器 的密封连接装置采用对焊法兰。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快速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快速加热 器的密封连接装置采用平焊法兰。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空气快速加热器,其机械部件采用防水、耐高温材料,核心加热部件采用电热膜加热管,电热转换效率极高,在95%以上,响应极为迅速;电热膜管的分布呈等多边形,确保对空气均匀加热;该空气快速加热器总体上呈两端稍细、中间稍粗的圆筒状,其由扩口段、加热段、收口段三部分构成,在结构上扩口段和收口段关于加热段中线几乎完全对称;整体分成三段主要是考虑到加热段需要安放电热膜管及其紧固套,两者都会占据一定的横截面积。为使气流在流经加热器的过程中减少压降损失,并尽量使流速保持不变,加热段的核心加热部件采用超薄的电热膜管,其轴向与空气流动方向相同,并确保高湿空气流经加热段时的有效横截面积与原管横截面积大致相当。
文档编号F24H3/02GK101403529SQ200810223210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7日
发明者孟晓风, 张卫军, 董登峰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