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热水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312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保热水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提升水温的热水炉,尤指一种具有二次燃烧加热的热水炉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式的热水炉,结构、基本背景,皆是以瓦斯、电力、重油等燃料做为燃料,除了 电力外,瓦斯及重油均有污染空气及制造二氧化碳等缺点,此外,无法有效节省能源,而现 今一般最常见的热水炉大多都是使用瓦斯,此种瓦斯热水炉的缺点在于必须安装在空气流 通处,否则会有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人体上的伤害及生命威胁。 另一种最常见的热水炉是以电力作为加热能源的热水炉,其目前最常见的缺点在 于水温不易受到控制以及热水供应量不足的问题,而近年来另有一备受瞩目的太阳能热水 炉,虽然此种热水炉讲究环保,但在使用的条件上受到很多限制,如出水量小、不符合一般 大众要求,且太阳能板需要一年更换一次,造成使用上的麻烦。 此外,现今亦有一种使用燃烧生物燃煤来做为燃料的热水炉,虽然此种运用生物 燃煤的优点在于燃料物便宜好取得,且提供的水温及水量非常稳定,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 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往往燃烧不完全,容易有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二次燃烧加热的环保热水炉,经由多 次的加热燃烧,提高燃料物于热水炉中的燃烧尽率,同时,减少燃烧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增加热水炉内部储水空间与燃烧锅炉的接触面积, 并减少锅炉燃烧的热量散失,以进一步提升热水炉本身的加热效率。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环保加热炉是由一加热炉体、一进水管路以及一出 水管路所构成;上述加热炉体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部设有一储水空间、一与上述 储水空间接触的加热锅炉以及一与上述储水空间接触排气管路,其中,上述储水空间是由 一水平挡板分隔成一包覆于该排气管路和加热锅炉外周的第一储水区,并于该第一储水区 底部延伸一 U型挡板分隔成一与该加热锅炉接触的第二储水区;上述加热锅炉穿过上述水 平挡板并设有一第一加热空间,该第一加热空间底部设有一炉排结构,上述炉排结构下方 设置一第二加热空间,而上述第二加热空间的底部连通一排气空间;上述排气管路与排气 空间相连通,并穿过上述储水空间连通至上述加热炉体外部;上述进水管路是包覆于位在 加热炉体外侧的排气管路外周,并于延伸一连接管与上述第一储水区底部连接;上述出水 管路是连接于上述第一储水区的顶部位置。 上述加热炉体于顶端位置设有第一、第二及第三开口,并于侧边设有第一、第二及 第三通孔,其中,上述第一加热空间是于上述第一开口上方设置一供给燃料物放入的入料 阀盖,并设有一配合上述第一通孔的管状点火口及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加热空间设有一
3配合上述第二通孔的管状点火口 ;而上述入料阀盖设有一方便卡合固定加热锅炉的闭锁装置。 上述排气管路设有一与上述排气空间及第二开口连接的第一排气管,并于第一排 气管的加热炉体内部顶端设有一互相连接的第二排气管,该第二排气管于另一端位置设有 一上述第三开口连通的第三排气管,而该第三排气管是于底端贯穿上述水平挡板的排气空 间与一第四排气管互相连接,该第四排气管于穿过上述加热炉体的端部位置设有设有一第 五排气管;于一可行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向上延伸出加热炉体外部,并 于顶端位置设有一以螺接方式固定的封盖结构,而上述第五排气管于底部位置设有一接收 第四排气管所排出气体中灰渣粉尘的活动水槽。 上述排气管路可进一步于各排气管内设置复数个贯穿管径的导热管,并可进一步 于上述加热炉体外侧的端部位置设有一抽风装置;而上述加热锅炉进一步设有一引导空气 进入的鼓风管路,上述鼓风管路是连接上述第一加热空间与第二加热空间,并连通至上述 加热炉体外侧与一鼓风机组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透过加热锅炉二次燃烧加热,提高燃料物的燃烧尽率,同 时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并将增加储水空间接触排气管路及加热锅炉的导热面积,减少 炉体燃烧的热量散失,进一步提升热水炉本身的加热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0013]图2是图1显示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0014]图3是图1的断面剖视图;[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入料阀盖及封盖开启的示意图;[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水流运作的断面示意图;[0017]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运作时气体流动方向的断面示意图;以及[0018]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运作时气体流动方向的另一方向断面示意图[0019]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0]10—--一加热炉体11—-一-第一开口12—-一-第二开口13—-—-第三开口14—--一第一通孔15—--一第二通孔16—-一-第三通孔20—--一进水管路21—--一连接管30—--一出水管路40—--一储水空间41—-—-水平挡板42—--一第一储水区[0033]43——-一u型挡板44——-一第二储水区50——-一加热锅炉51——-一第一加热空l'i510—-一一入料阀盖511—---一管状点火口512—-一一闭锁装置52——-一炉排结构53——-一第二加热空l'i530—---一管状点火口531—-一一排气口54——-一排气空间55——一-鼓风管路60——-一排气管路61——-一第一排气管62——-一第二排气管63——- 一第三排气管64——-一第四排气管65——一-第五排气管66——-一封盖结构67——一-抽风装置68——- 活动水槽
0055]69——- 导执管
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 与了解,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环保热水炉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实用新 型环保热水炉是由一具有容置空间的加热炉体10、一连接于上述加热炉体10的进水管路 20以及一连接于上述加热炉体10的出水管路30所构成。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上述加热炉体10于顶端位置设有第一、第二及第三开口 11、12、13,并于侧边设有第一、第二及第三通孔14、15、16,而该加热炉体10的容置空间是 设有一储水空间40、一配合第一开口 11和第一、第二通孔14、15连通的加热锅炉50以及一 配合上述第二、第三开口 12、 13及第三通孔16连通的排气管路60。 上述储水空间40是由水平挡板41分隔成一包覆于该排气管路60和加热锅炉50 外周的第一储水区42,并于该第一储水区42底部延伸一 U型挡板43分隔成一与该加热锅 炉50接触的第二储水区44。 上述加热锅炉50是穿过上述水平挡板41,并设有一与上述第一开口 11及第一通 孔14连通的第一加热空间51,该第一加热空间51底部设有一用以挡制燃料物并可让燃料物灰渣通过的炉排结构52,并于该炉排结构52下方设置一与上述第二通孔15连通的第二 加热空间53,而该第二加热空间53于上述U型挡板43的底部位置连通一排气空间54。 其中,上述第一加热空间51是于上述第一开口 11上方设置一供给燃料物放入的 入料阀盖510,并设有一配合上述第一通孔14的管状点火口 511 ;上述第二加热空间53设 有一配合上述第二通孔15的管状点火口 530,并透过上述U型挡板43构筑一细长型的排气 口 531与上述排气空间54连接;上述排气空间54是与上述排气管路60相连接。上述管状 点火口 511、530用以点火启动燃烧过程,同时,可观察炉内燃烧的状况,当观察到燃料物快 燃烧殆尽时,准备再次加入燃烧来维持燃烧过程。 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加热锅炉50进一步设有一引导空气进入加热空间 的鼓风管路55,该鼓风管路55是连接上述第一加热空间51与第二加热空间53,并连通至 上述加热炉体10外部与一鼓风机组接(图未示),透过鼓风机来提供加热锅炉50内部燃烧 所需要的空气;上述入料阀盖510设有一方便卡合固定的闭锁装置512,当欲燃烧加热前, 把闭锁装置512拆卸并开启入料阀盖510来放入燃料物,当欲进行燃烧时,需将闭锁装置 512卡合固定,以防燃烧加热时的空气压力造成入料阀盖510开启。 上述排气管路60是设有一与上述排气空间54及第二开口 12连接的第一排气管 61,并于第一排气管61的加热炉体10内部顶端设有一互相连接的第二排气管62,该第二 排气管62于另一端位置设有一上述第三开口 13连通的第三排气管63,而该第三排气管63 是于底端贯穿上述水平挡板41的排气空间54与一第四排气管64互相连接,该第四排气管 64于穿过上述加热炉体10的端部位置设有一第五排气管65。 请参阅图4所示,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排气管61与第三排气管63是 向上延伸出上述加热炉体10外部,并于顶端位置设有一以螺接方式固定的封盖结构66,该 封盖结构66用以方便开启清扫排气管内所聚积的粉尘及灰渣;此外,上述第五排气管65于 顶端位置设有一抽风装置67,该抽风装置67是为一配合上述排气管孔径的抽风机,上述抽 风机用以将加热炉体IO内部的高温热气由排气管路60抽出;而上述第五排气管65于底 部位置设有一活动水槽68,该活动水槽68用以接收第四排气管64所排出气体中的灰渣粉 尘掉落,防止灰渣粉尘沉淀于第五排气管65底部;此外,上述排气管路60可进一步于各排 气管61、63、65 (其它图未示)内设置复数个贯穿管径的导热管69,让水流通过该导热管69 时,可吸收内部高温废气的热量。 上述进水管路20是包覆于上述第五排气管65外周,并于延伸一连接管21与上述 第一储水区42底部连接;而上述出水管路30是连接于上述第一储水区42的顶部位置,并 于该出水管路30与第一储水区42相接的端部位置设有一侦测水温的感应开关(图未示), 该感应开关是用以设定欲达到加热的温度,加热炉体10内部的水温到达预设温度,则感应 开关会自动开启让热水流入上述出水管路30来供人使用。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包覆上述第五排气管65的进水管路20顶端一 侧流入,透过吸收第五排气管65内排放热气的热量,使得水流于进入上述储水空间40前预 先升温,当水流流入上述储水空间40时,透过加热锅炉50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提升上述第一 储水区42及第二储水区44的水温,并将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透过排气管路60传导热量, 增加储水空间40接触排气管路60及加热锅炉50的导热面积,减少锅炉燃烧的热量散失, 并提升热水炉本身的加热效率。[0067]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将燃料物放置于第一加热空间51点火燃 烧,并将第二加热空间53点火燃烧,当燃烧物将体积燃烧至小于炉排结构52的单元空间 时,燃烧物的灰渣会掉落至第二加热空间53再次燃烧,藉此提高燃料物的燃烧尽率,而燃 烧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热气,会由第二加热空间53的细长型排气口 531排至排气空间54, 透过抽风装置67运作,将排气空间54内的高热废气由排气管路60导出,并于导出过程中 以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递给进水管路20及第一储水区42的水流,有效利用排出的高热气 体达到升温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环保热水炉透过加热炉体内部设置的加热锅炉二次燃烧加 热,提高燃料物的燃烧尽率,同时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并将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透过排 气管路传导热量,增加储水空间接触排气管路及加热锅炉的导热面积,进一步提升热水炉 本身的加热效率。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型精 神范畴,熟悉本行业技术人员所可作的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于本实用新型专 利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是由一具有容置空间的加热炉体、一连接于上述加热炉体的进水管路以及一连接于上述加热炉体的出水管路所构成;上述加热炉体于容置空间内部设有一储水空间、一与上述储水空间接触的加热锅炉以及一与上述储水空间接触排气管路;上述储水空间是由一水平挡板分隔成一包覆于该排气管路和加热锅炉外周的第一储水区,并于该第一储水区底部延伸一U型挡板分隔成一与该加热锅炉接触的第二储水区;上述加热锅炉穿过上述水平挡板并设有一第一加热空间,该第一加热空间底部设有一炉排结构,上述炉排结构下方设置一第二加热空间,而上述第二加热空间的底部连通一排气空间;上述排气管路与排气空间相连通,并穿过上述储水空间连通至上述加热炉体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是包覆于位在加热 炉体外侧的排气管路外周,并于延伸一连接管与上述第一储水区底部连接;而上述出水管 路是连接于上述第一储水区的顶部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体于顶端位置设有第 一、第二及第三开口 ,并于侧边设有第一、第二及第三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空间是于上述第一 开口上方设置一供给燃料物放入的入料阀盖,并设有一配合上述第一通孔的管状点火口及 第一通孔连通的,而第二加热空间设有一配合上述第二通孔的管状点火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阀盖设有一方便卡合固 定加热锅炉的闭锁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设有一与上述排气 空间及第二开口连接的第一排气管,并于第一排气管的加热炉体内部顶端设有一互相连接 的第二排气管,该第二排气管于另一端位置设有一上述第三开口连通的第三排气管,而该 第三排气管是于底端贯穿上述水平挡板的排气空间与一第四排气管互相连接,该第四排气 管于穿过上述加热炉体的端部位置设有设有一第五排气管。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向 上延伸出加热炉体外部,并于顶端位置设有一以螺接方式固定的封盖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排气管于底部位置设有 一接收第四排气管所排出气体中灰渣粉尘的活动水槽。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进一步 于上述加热炉体外侧的端部位置设有一抽风装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保热水炉,其特征在于加热锅炉进一步设有一引导空气 进入的鼓风管路,上述鼓风管路是连接上述第一加热空间与第二加热空间,并连通至上述 加热炉体外侧与一鼓风机组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热水炉,是由一具容置空间的加热炉体、一连接于加热炉体的进水管路及出水管路所构成,该容置空间设有一储水空间、一加热锅炉及一排气管路,其中,上述储水空间由一水平挡板分隔一第一储水区,并于水平挡板延伸一U型挡板分隔一第二储水区;该加热锅炉穿过水平挡板并设有一第一加热空间,该第一加热空间底部设有一炉排结构,该炉排结构下方设有一第二加热空间,而第二加热空间底部连通一排气空间;该排气管路与排气空间相连通,并穿过储水空间连通至加热炉体外部。透过加热锅炉的二次燃烧来提高燃烧尽率,同时减少污染气体排放量,提升整个热水炉的加热效率。
文档编号F24H9/00GK201439994SQ200920153609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6日
发明者赖桂财 申请人:赖桂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