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墙式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483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墙式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墙式通风装置,该装置适 用于室内及高楼通风。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墙式通风装置,主要包括有通风管道,外气口,室内进风口。所述的 通风管道与外气口相连接;而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利用通风管道直接连接室内进风口和外 气口来实现通风功能的;由于采用这种安装方式,在对室内温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所来说, 比较适合,且成本较低也方便安装;但对室内温度要求较高的场所来说,就显然不适合采用 这种墙式通风设备。由于在通风管道内做普通热交换比较困难,空间小不易放置,对于很多 需求热交换的场所,墙式通风装置又是十分需求的,而很多墙式通风装置不能进行热交换, 从而使通风装置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满足用户需求,目前,大多通风装置的生产企业均采用挂壁式 热交换机器,利用双管道送排风来达到热交换这个要求。但由于增设一台机器在家中,占用 了室内的一部分空间,并且制造工艺复杂,噪音大,成本高,并且组装时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墙式热交换通风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有 效的达到室内热交换的要求。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墙式热交换通风装 置,包括有风机及通风管道,所述的通风管道一端与室外外气口及室外进气室相连接;另一 端连接室内进风器及室内排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道内带有热交换管子,所述的 热交换管子结构包括有多根新风铝管与中间排风管道紧密贴合,所述的排风管道内设有风 机带动空气流通,通过排风管道,多根新风铝管进风,通过管道之间的热传导进行热交换。所述的排风管道直径大于新风铝管直径,多根新风铝管规则的包裹住排风管道。所述的通风管道内能对室内外新排风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通风管段中,通过风机促进空气流通,促使室内外空 气从不同铜管流过,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热交换。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装结构图图2为图1中A剖面图图3为图1中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墙式热交换通风装置,包括有外气口 1、室 外进风室2、多根新风铝管3、排风管道4、室内出风室5、室内进风器6、风机7、通风管道8,所述的通风管道8分别与室外进风室2及室内出风室5相连接;排风管道4分别与室内进 风器6的进气口 9与外气口 1相连接;新风铝管3分别与室内处分时5及室外进风室2相 连接;其中室内进风器6的进气口 9与室内出风室5相连,室外进风室5与外气口 1相连; 风机7内置于排风管道中由3跟支架固定;排风管道4与新风铝管3两两紧密贴合;新风铝 管之间留有空隙。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墙式通风作用效果,在所述的排风管道中设有独立风机7, 该风机7促使了室内空气通过室内进气口 9—排风管道4—外气口 1排出至室外,使室内 产生负压,室外空气通过室外进风室2 —新风铝管3 —室内出风室6流入室内;当然可以不 设此风机,通过空气自身流动亦可。但由于采用风机7的方式,其排风量大,组装方便,且维 修快捷等特点,因此,本实施例为优先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墙式通风热交换的功能,使室内外空气能在墙式管道中 进行热交换,故设有排风管道4与多根新风铝管3,室内外空气分别流入2类管中,在管路中 通过热传导进行热交换。当然,铜管材质亦可用铝来代替,同样可达到相同的目的,产生相 同的效果,但由于铝管热交换率没有铜管的效果好,故本实施例为优先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 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墙式通风装置,包括有风机及通风管道,所述的通风管道一端与室外外气口及室外进气室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室内进风器及室内排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道内带有热交换管子,所述的热交换管子结构包括有多根新风铝管与中间排风管道紧密贴合,所述的排风管道内设有风机带动空气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墙式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管道直径大 于新风铝管直径,多根新风铝管规则的包裹住排风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通风装置,包括有风机及通风管道,所述的通风管道一端与室外外气口及室外进气室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室内进风器及室内排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道内带有热交换管子,所述的热交换管子结构包括有多根新风铝管与中间排风管道紧密贴合,所述的排风管道内设有风机带动空气流通,通过排风管道,多根新风铝管进风,通过管道之间的热传导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有效的达到室内热交换的要求。
文档编号F24F12/00GK201569105SQ20092021059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0日
发明者金春林 申请人:上海兰舍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