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56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电炉,具体属于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的电炉炉门。
背景技术
目前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没有标准的检测设备,多采用一般的高温电炉。高温电 炉所采用的炉门为双层结构,其内衬为高温耐火砖,外衬为轻质保温砖,炉门为实心体。其 存在的不足一是高温送样不方便,在加热过程中必须打开炉门才能将试样放入;二是对 于加热过程中试样状况如要观测,则也只能打开炉门而进行。这不仅极不方便,更主要的是 会造成电炉炉内温度的快速下降,影响高温炉工作状态的稳定性,电炉内温度的波动会对 防氧化涂料性能评价产生很大影响,不能准确指导现场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高温入样时不需打开炉门,入 样方便,电炉炉膛工作温度稳定,能及时观测炉膛内加热状况的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 炉炉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包括炉壳、炉壳内侧上的耐火材料衬,其在于 在炉壳上设置有放料孔,放料孔并穿通于耐火材料衬与炉膛相通,在放料孔内向外套装有 耐火材料密封塞头,耐火材料密封塞头伸出炉壳的部分绕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一端为水进 口,另一端为水出口 ;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中心向外设置有观测孔,在观测孔内向外套装有 观测孔塞头,在观测孔塞头伸出耐火材料密封塞头的部分绕有水冷却管,其一端为进口,另 一端为排出口 ;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与观测孔垂直线上设置钴蓝玻璃。其在于钴蓝玻璃设在观测孔的正上方并通过一固定杆连接,钴蓝玻璃在固定杆 上能自由转动;钴蓝玻璃的大小及形状以能将观测孔遮盖住为原则。其在于放料孔、耐火材料密封塞头及观测孔塞头为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在高温电炉不打开炉门的条件下,达到方便送样 及取样的目的,并且送样简便、快捷;电炉工作温度稳定性好,保证了防氧化涂料实验使用 性能评价的准确性,还可实现观察电炉内试样的加热状态变化,结构简单,容易实施。

图1为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炉壳上为椭圆形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炉壳上为圆形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炉壳上为方形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包括炉壳1、炉壳1内侧的耐火材料衬2。在炉 壳1上加工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放料孔3,在耐火材料衬2上加工与放料孔3位置对应、形 状相同的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的孔,使得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放料孔3与炉膛相通;加工 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的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其大小与放料孔3相配合;椭圆形或圆 形或方形的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套入放料孔3内,其向外伸出炉壳1部分的长度为50毫米 /80毫米/100毫米,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伸出炉壳1的50毫米/80毫米/100毫米部分 缠绕冷却管5,冷却管5的一端为水进口 6,另一端为水出口 7 ;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中心 加工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的观测孔8,并加工形状为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的观测孔 塞头9,其大小与观测孔8相配合;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的观测孔塞头9套入观测孔8内, 其向外伸出观测孔8部分的长度为50毫米/80毫米/100毫米;在观测孔塞头9伸出观测 孔8部分的长度为50毫米/80毫米/100毫米部分缠绕水冷却管10,其一端为进口 11,另 一端为排出口 12 ;固定杆14固定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上的观测孔8正上方,将大小及形 状能遮盖住观测孔8的钴蓝玻璃13套装在固定杆14上。使用原理当无需观测或观测结束后,将观测孔塞头9塞入观测孔8内,以使电炉炉膛内的温 度不产生下降现象,否则,将测孔塞头9抽出,钴蓝玻璃13自然垂下遮盖住观测孔8以观察 电炉炉膛内状况。当在高温状态下,要往电炉炉膛内放入试样时,则将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 取下,将试样夹起并通过放料孔3放入即可。降低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及观测孔塞头9处 的温度,是为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故将冷却管5及水冷却管10分别通入冷却水,均由一 端进水,一端出水并进行循环冷却。
权利要求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包括炉壳(1)、炉壳(1)内侧上的耐火材料衬(2),其特征在于在炉壳(1)上设置有放料孔(3),放料孔(3)并穿通于耐火材料衬(2)与炉膛相通,在放料孔(3)内向外套装有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伸出炉壳(1)的部分绕有冷却管(5),冷却管(5)的一端为水进口(6),另一端为水出口(7);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中心向外设置有观测孔(8),在观测孔(8)内向外套装有观测孔塞头(9),在观测孔塞头(9)伸出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的部分绕有水冷却管(10),其一端为进口(11),另一端为排出口(12);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与观测孔(8)垂直线上设置钴蓝玻璃(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其特征在于钴蓝玻璃(13) 设在观测孔(8)的正上方并通过一固定杆(14)连接,钴蓝玻璃(13)在固定杆(14)上能自 由转动;钴蓝玻璃(13)的大小及形状以能将观测孔(8)遮盖住为原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其特征在于放料孔(3)及 观测孔(8)为椭圆形或圆形或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坯防氧化涂料实验用电炉炉门。包括炉壳(1)、耐火材料衬(2),其在炉壳(1)上设有放料孔(3),放料孔(3)穿通于耐火材料衬(2)与炉膛相通,在放料孔(3)内向外套有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伸出炉壳(1)的部分绕有冷却管(5);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中心向外设有观测孔(8),在观测孔(8)内向外套有观测孔塞头(9),在观测孔塞头(9)伸出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部分绕有水冷却管(10);在耐火材料密封塞头(4)与观测孔(8)垂直线上设置钴蓝玻璃(13)。本实用新型在电炉不打开炉门下能方便送、取样;电炉工作温度稳定,使防氧化涂料实验性能评价准确性好。
文档编号F27B17/02GK201615691SQ20102014282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张彦文, 徐国涛, 陈华圣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