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959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燃煤锅炉及粮食烘干设备,热风炉的换热室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三个并列设置的换热室,在低温敞口端设正压风机,在与风机相接的这一换 热器因出风口定向导致该部上、下有死角,换热不均勻,并且随着距离增长、阻力增加,使得 通过两个换热器换热后的风不能与高温段局部高温部位充分换热。另一种将风机设置在并 列的换热室高温端,吸入的风经两段换热后温度越来越高,接触风机的较高温第三换热室 也会因风机内气流流向有夹角,因而有换热死角,减少换热面积,并且高温气体使风机内气 体膨胀,风机有效功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将经过渐次换 热升高的热风从次高温区吸出再正压送入高温区。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包括烟腔有余热回收包复层和半周包复壳体 的燃烧室,四个换热室外侧有保温层,换热室上部和地下均设烟腔,烟道引风机设在地下第 四烟腔口,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换热室依次并列设置,第四换热室位于第三换热室上部, 中间由管板分隔为上、下段;燃烧室与第四换热室上管板加高边、加顶板封隔成高温的第一 烟腔;第三换热室一立面延长至燃烧室半径处结合,另一面设置扩散器,由弯管连接风机入 口,风机出口对着高温的第四换热室。本设计的优点一是设置四个换热器使换热面积增加,并且将第三、四换热室垂直 叠加,第四换热室是高温区并处于高势位,因而使同等加热面积的烟阻力减小。其次是在第 三换热室和燃烧室相对空间设扩散器连接大风机入口,将大风机的出风口正对着高温的第 四换热室,强力送风使高温区管群快速换热。三是因大风机正压送风,同时最低温区敞口进 来充足的自然冷风,经三个换热器吸入,将冷风逐级换热,并将次热风吹入最高温区,使换 热过程逐步升温,因此换热充分,设施中不存在死角,而且有效保护第四换热室的上管头和 上管板。

附图1为本设计热风炉换热器主视图;附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包括烟腔有余热回收包复层9和半周包复壳 体的燃烧室10,四个换热室外侧有保温层,换热室1、2和4上部和换热室3、2地下均设烟腔 5-8,在第四烟腔8 口设烟道引风机,包复壳体的风机12设在燃烧室10顶部,将燃烧室半周
3侧面的余热吸出并送入到第一烟腔5顶部包复层内,通过第三烟腔7的包复层送入换热室1 的敞口区,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换热室1 3依次并列设置,第四换热室4位于第三换热 室3上部,中间由管板分隔为上、下段;第三换热室3 —立面延长至燃烧室10半径处结合, 并在另一立面设置扩散器,由弯管连接至大风机11入口,大风机11出口对着高温的第四换 热室4。燃烧室10为圆筒形壳体,在第四换热室4上部管板宽边和两侧面长边延长与燃烧 室10上端轴向半圆边缘成封闭结合,燃烧室10另外半圆轴向加高成半圆柱壳体,第四换热 室4上部管板长边及另一宽边加高后与燃烧室10轴向加高半圆柱壳体围封,并在其上部由 钢板复盖封顶,在第四换热室4与燃烧室10之间形成高温的第一烟腔5。第三换热室3底部与第二换热室2底部相通位于地下,封闭为第二烟腔6。将相邻 的第一换热室1和第二换热室2上管板两长边和外侧宽边加高至第四换热室4高度的一半 并与之相连,各高边顶部由钢板封顶为第三烟腔7。 在第三换热室3 —侧面长边与燃烧室10轴线半径之间一侧安置扩散器,通过弯管 将扩散器和大风机入口连接,风机出口正对着第四换热室侧面;另一侧面由钢板封闭。
权利要求1.一种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包括烟腔有余热回收包复层和半周包复壳 体的燃烧室,四个换热室外侧有保温层,换热室上部和地下均设烟腔,烟道引风机设在地下 第四烟腔口,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换热室依次并列设置,第四换热室位于第三换热室上 部,中间由管板分隔为上、下段;燃烧室与第四换热室上管板加高边、加顶板封隔成高温的 第一烟腔;第三换热室一立面延长至燃烧室半径处结合,另一面设置扩散器,由弯管连接风 机入口,风机出口对着高温的第四换热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其特征在于燃烧室(10) 为圆筒形壳体,在第四换热室(4)上部管板宽边和两侧面长边延长,与燃烧室(10)上端轴 向半圆边缘成封闭结合,燃烧室(10)另外半圆轴向加高成半圆柱壳体,第四换热室(4)上 部管板长边及另一宽边加高后与燃烧室(10)轴向加高半圆柱壳体围封,并在其上部由钢 板复盖封顶,在第四换热室(4)与燃烧室(10)之间形成高温的第一烟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换热室 (3)底部与第二换热室( 底部相通位于地下,封闭为第二烟腔(6);将相邻的第一换热室 和第二换热室上管板两长边和外侧宽边加高至第四换热室高度的一半并与之相连,各高边 顶部由钢板封顶为第三烟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换热 室(3) —侧面长边与燃烧室(10)轴线半径之间一侧安置扩散器,通过弯管将扩散器和大风 机入口连接,风机出口正对着第四换热室侧面;另一侧面由钢板封闭。
专利摘要热风炉正、负压结合的换热室结构,包括烟腔有余热回收包复层和半周包复壳体的燃烧室,四个换热室外侧有保温层,换热室上部和地下均设烟腔,烟道引风机设在地下第四烟腔口,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换热室依次并列设置,第四换热室位于第三换热室上部,中间由管板分隔为上、下段;燃烧室与第四换热室上管板加高边、加顶板封隔成高温的第一烟腔;第三换热室一立面延长至燃烧室半径处结合,另一面设置扩散器,由弯管连接风机入口,风机出口对着高温的第四换热室。优点换热面积增加,并将第三、四换热室垂直使高温区处于高势位,因而使同等加热面积的烟阻力减小。其次是在第三换热室和燃烧室设扩散器连接大风机入口,将逐级换热的次热风吹入最高温区,本设施中不存在死角,而且有效保护第四换热室的上管头和上管板。
文档编号F24H3/00GK201819391SQ20102026305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0日
发明者尹岩, 曹顺, 王延华 申请人:曹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