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054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烧制磷酸铁锂的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磷酸铁锂普遍采用气氛保护推板窑,特点是采用硅碳棒加热、重质材料砌筑炉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结构已经基本固定。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1)结构一般采用湿法砌筑,完成后材料含水量较高;而且重质材料热震性差,不能快速升温。因此, 在首次使用或停炉较长时间重新开炉时,必须缓慢升温、烘炉时间需要5 7天;(2)其最里层为不保温的致密耐火层,其余为多气孔的轻质隔热砖。气孔内会吸附大量空气,因此炉膛内气氛置换时间长,一般需2 3天,使大量保护气体白白消耗;C3)重质材料隔热性差, 炉膛单边厚度一般都在300 400mm以上,因此炉体本身的蓄热极大。体积大又造成表面散热面积大,使用时耗能严重;(4)设备笨重,一般需要现场砌筑,运输安装成本高,而且投入使用后一般无法解体转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采用重质材料砌筑, 设备笨重、升温慢、耗能严重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轻质纤维材料制作、设备轻、升温快、耗能小的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一种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炉壁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密封金属板、轻质纤维板、高纯纤维板,炉体的上部及左右两侧,外密封金属板和轻质纤维板之间均设有空隙,炉体内的炉膛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加热元件,炉体外侧设有与炉膛内加热元件相连的上控制热电偶、下控制热电偶,炉体外侧还设有与炉膛相通的氧含量传感器和检测热偶。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丝缠绕在陶瓷管外。本实用新型具有设备轻、升温快、耗能小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炉体采用外密封结构,完全包裹在5mm厚的钢板内,所有连接和引出口均用耐高温的硅橡胶密封。滑道条和推板采用刚玉莫来石,保证了炉膛的使用寿命和均勻磨损。所有温区,采用陶瓷管外缠电热丝上下加热,上下2点单独控温,1点测温。炉膛保温内层为高纯纤维板,外层为普通轻质纤维板。由于完全采用了超轻质材料保温,热容小,升降温快,因此温度控制灵敏,并且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外密封金属板和轻质纤维板之间均设有空隙,该空隙在升温段和烧成段作为空气保温层来使用,增强保温下过,在冷却段,该空隙作为冷却水室,通入冷水,加快降温速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0009]如图中所示1工件;2推板;3滑道条;4加热元件;5下控制热电偶;6氧含量传感器;7上控制热电偶;8加热元件;9高纯纤维板;10轻质纤维板;11空隙;12外密封金属板;13检测热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炉体的炉壁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密封金属板12、轻质纤维板10、高纯纤维板9,炉体的上部及左右两侧,外密封金属板12和轻质纤维板10之间均设有空隙11, 炉体内的炉膛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加热元件8、4,炉体外侧设有与炉膛内加热元件相连的上控制热电偶7、下控制热电偶5,炉体外侧还设有与炉膛相通的氧含量传感器6和检测热偶13。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炉体采用外密封结构,完全包裹在5mm厚的外密封金属板12 内,所有连接和引出口均用耐高温的硅橡胶密封。滑道条3和推板2采用刚玉莫来石,保证了炉膛的使用寿命和均勻磨损。所有温区,采用陶瓷管外缠电热丝上下加热,上下2点单独控温,1点测温。炉膛保温内层为高纯纤维板9,外层为普通轻质纤维板10。由于完全采用了超轻质材料保温,热容小,升降温快,因此温度控制灵敏,并且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外密封金属板12和轻质纤维板10之间均设有空隙11,该空隙11在升温段和烧成段作为空气保温层来使用,增强保温下过,在冷却段,该空隙作为冷却水室,通入冷水,加快降温速度。
权利要求1.一种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炉壁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密封金属板、轻质纤维板、高纯纤维板,炉体的上部及左右两侧,外密封金属板和轻质纤维板之间均设有空隙,炉体内的炉膛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加热元件,炉体外侧设有与炉膛内加热元件相连的上控制热电偶、下控制热电偶,炉体外侧还设有与炉膛相通的氧含量传感器和检测热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丝缠绕在陶瓷管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烧制磷酸铁锂的气氛保护推板窑的炉体,其特征在于炉体炉壁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密封金属板、轻质纤维板、高纯纤维板,炉体的上部及左右两侧,外密封金属板和轻质纤维板之间均设有空隙,炉体内的炉膛内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加热元件,炉体外侧设有与炉膛内加热元件相连的上控制热电偶、下控制热电偶,炉体外侧还设有与炉膛相通的氧含量传感器和检测热偶。本实用新型具有设备轻、升温快、耗能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F27B9/30GK202083214SQ20112016805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刘强, 张美华, 李云霞, 路春林 申请人:刘强, 张美华, 李云霞, 路春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