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725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立式空调器内部的部件通常设置在立式空调器的中部和上部,而底部往往只靠底盘与地面接触,这样就造成立式空调器的重心靠上,立式空调器不能稳固地放置在地面上,很容易发生晃动,还有可能在较大外力的作用下倾斜甚至被放倒,影响立式空调器的正常使用,缩短立式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立式空调器在地面上摆放不稳的问题。[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包括顶端支撑部,设置在底部支撑件顶部;支撑墩,自顶端支撑部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以及连接部,对称设置在底部支撑件的侧壁两侧,自底部支撑件的侧壁向外延伸。[0005]进一步地,顶端支撑部内形成内凹空间,该内凹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相互交叉的隔板,多个相互交叉的隔板之间形成多个隔间。[0006]进一步地,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扣。[0007]进一步地,连接部上设置有穿钉孔。[0008]进一步地,该底部支撑件还包括设置在侧壁上的通孔。[0009]进一步地,顶端支撑部、支撑墩、以及连接部一体成型。[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包括风道部件;以及进风部件,罩设在风道部件四周的至少部分表面上,还包括上述的底部支撑件,该底部支撑件设置在风道部件的下方,进风部件罩设在底部支撑件四周的至少部分表面上。[0011]进一步地,风道部件与进风部件同时安装在连接板上,底部支撑件螺接或者卡接在该连接板的底部。[0012]进一步地,底部支撑件的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扣,底部支撑件通过该卡扣卡接在连接板的底部。[0013]进一步地,底部支撑件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穿钉孔,底部支撑件通过螺钉穿过该穿钉孔螺接在连接板的底部。[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采用顶端支撑部支撑立式空调器内部的部件,通过设置连接部实现了与立式空调器的连接,支撑墩的设置保证了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有效地起到了支撑立式空调器的作用,确保立式空调器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0015]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因具有上述的底部支撑件而具有稳固的放置状态,消除了运行时晃动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的第一轴测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的第二轴测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0021]图5为图4中I处放大图;以及[0022]图6为图4中I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00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如图1所示,该底部支撑件的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底部支撑件顶部的顶端支撑部10 ;自顶端支撑部10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支撑墩30 ;以及对称设置在底部支撑件的侧壁两侧,自底部支撑件的侧壁向外延伸的连接部50。并且,顶端支撑部10、支撑墩30、以及连接部50可以一体成型制成。[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采用顶端支撑部10支撑立式空调器内部的部件,通过设置连接部50实现了与立式空调器的连接,支撑墩30的设置保证了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有效地起到了支撑立式空调器的作用,确保立式空调器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0026]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顶端支撑部10内形成内凹空间,该内凹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相互交叉的隔板11,多个相互交叉的隔板11之间形成多个隔间13。在使用时,多个隔板11 的上边缘与立式空调器的内部部件接触,承受立式空调器的内部部件的重力。[0027]参考图2,在连接部50上设置有卡扣51和穿钉孔53,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底部支撑件能够以卡接和/或螺接的方式与立式空调器连接。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在底部支撑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通孔70。[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如图3所示,该立式空调器包括风道部件90 ;以及进风部件20,罩设在风道部件90四周的至少部分表面上,此外,该立式空调器还包括上述的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该底部支撑件设置在风道部件 90的下方,进风部件20罩设在该底部支撑件四周的至少部分表面上。[00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因具有上述的底部支撑件而具有稳固的放置状态,消除了运行时晃动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工作状态。[0030]如图4所示,风道部件90与进风部件20同时安装在连接板40上,底部支撑件螺接或者卡接在该连接板40的底部。具体地,如图5所示,底部支撑件的连接部50上设置有卡扣51,底部支撑件通过该卡扣51卡接在连接板40的底部。同时,底部支撑件还可以按照图6所示的方式螺接在连接板40上,即螺钉60穿过连接部50上的穿钉孔53将底部支撑件螺接在连接板40上,两种连接方式的结合确保了底部支撑件在连接板40上的牢固安装。[0031]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采用顶端支撑部10支撑立式空调器内部的部件,通过设置连接部50实现了与立式空调器的连接,支撑墩30的设置保证了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有效地起到了支撑立式空调器的作用,确保立式空调器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0033]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的立式空调器,该立式空调器因具有上述的底部支撑件而具有稳固的放置状态,消除了运行时晃动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工作状态。[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端支撑部(10),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件顶部;支撑墩(30),自所述顶端支撑部(10)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以及连接部(50),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侧壁两侧,自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侧壁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支撑部(10)内形成内凹空间,所述内凹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相互交叉的隔板(11),所述多个相互交叉的隔板(11)之间形成多个隔间(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0)上设置有卡扣 (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0)上设置有穿钉孔 (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的通孔 (7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支撑部 (10)、所述支撑墩(30)、以及所述连接部(50) —体成型。
7.一种立式空调器,包括 风道部件(90);以及进风部件(20),罩设在所述风道部件(90)四周的至少部分表面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支撑件,所述底部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风道部件(90)的下方,所述进风部件00)罩设在所述底部支撑件四周的至少部分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90)与所述进风部件00)同时安装在连接板00)上,所述底部支撑件螺接或者卡接在所述连接板GO)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连接部(50)上设置有卡扣(51),所述底部支撑件通过所述卡扣(51)卡接在所述连接板00)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连接部(50) 上设置有穿钉孔(53),所述底部支撑件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穿钉孔(5 螺接在所述连接板 (40)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该底部支撑件包括顶端支撑部,设置在底部支撑件顶部;支撑墩,自顶端支撑部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以及连接部,对称设置在底部支撑件的两侧,自底部支撑件的侧壁向外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采用顶端支撑部支撑立式空调器内部的部件,通过设置连接部实现了与立式空调器的连接,支撑墩的设置保证了立式空调器的底部支撑件有效地起到了支撑立式空调器的作用,确保立式空调器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器因具有上述的底部支撑件而具有稳固的放置状态,消除了运行时晃动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文档编号F24F13/32GK202254216SQ20112037967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丘晓宏, 孟宪运, 张辉, 陈国豪, 陈绍林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