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435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现有的锅炉,大部分采用的是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利用高温烟气提供热能。然而,目前的蒸汽锅炉都是设有燃烧室,通过烟道将燃烧室与锅炉外部连通排烟,主要是通过燃烧室壁与冷水壁内的水等介质进行热交换,烟道也辅之进行热交换。燃烧室内的火焰燃烧的时候,燃烧室中心温度要高于周围温度,并且火焰在随着烟排出时,会带有大量的热量,这样就会造成燃烧产生的热量会大量的浪费,并且热交换效率较低。况且这样的情况会造成能耗大,烟尘污染大。针对以上问题,人们也尝试做出了一些的改进。现在的改进中,通常的做法是增设燃烧室,或者采用蛇形盘管式的热交换管,但是这些措施也只是提高了锅炉的热交换效率,可是同样也增加了锅炉结构的复杂程度,使得锅炉加工难度和使用难度增加了很多,不利于普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锅炉热交换率、降低能耗并且结构简单的锅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锅炉,包括外壳,外壳的前端设置有燃烧进料口,后端设置有出烟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中部设置有竖直的隔墙,隔墙与燃烧进料口之间为燃烧室;隔墙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开口,并且隔墙与外壳间留有若干通孔外,其余的部分完全封闭;所述外壳的后部设置有余热回收箱,余热回收箱的后端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外壳下部对称设置有水平安装的集水管,集水管的后部通过管路与余热回收箱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置有水平安装的锅筒,锅筒与集水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上升水管和下降水管;所述锅筒和余热回收箱中设置有若干烟管,并且锅筒的后端与余热回收箱的上端密封连接,锅筒、余热回收箱以及相对应的外壳形成密闭的过烟腔;所述锅筒的前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开口的前方设置有U形管排,出水管与U形管排连通,并且U形管排连通出水口。进一步地说所述U形管排包括两根管路,两根管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分别连通出水管和出水口 ;两根管路的封闭端部之间设置有若干U形管,U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两根管路。更进一步地说所述上升水管和下降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锅筒与集水管;所述上升水管密封在外壳中,并且连通锅筒的中部;所述下降水管不在外壳中,并且连通锅筒的底部。更进一步地说 所述集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贯穿外壳。所述烟管内设置有螺旋压痕。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燃烧室的上部设置一个锅筒,燃烧室的下部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集水管,锅筒和集水管之间设置了上升水管和下降水管,上升水管是直管和弯曲管相间排列的,这样的设计,是首先在燃烧室中对锅筒、集水管水等介质进行一个预热,而锅筒、集水管的设计能够对这部分的热能进行一个充分的吸收。同时,锅筒内的冷水从下降水管内重新流出到集水管中,重新加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加热的循环,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隔断中设置有三个开口,烟气会从开口进入,同时带有大量的热量,对U形管内的水进行加热。管排增大了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率。同时,锅筒与后面的余热回收箱以及外壳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烟气只能从锅筒前端的热管中流出,进入到过烟腔,再从余热回收箱中的热管流出,最后从出烟口冒出。这样一系列的流动,烟气中的余热被吸收,实现了余热的高效吸收,更加的增加了热能的利用效率。同时,上述设计增加了烟道的距离,而长距离的烟道会使氧气的进入量大大的增加,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避免了浪费,降低了能耗。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I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锅筒;2-烟管;3_出水管;4_过烟腔;5-外壳;6-烟管;7_出水口 ;8-出烟口 ;9_进水管;10-余热回收箱;11-出水管路;12-U形管排;13_隔墙;14_开口 ;15_集水管;16-风口 ;17_排污口。18-上升水管;19-下降水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附图I所示,一种锅炉,包括外壳5,外壳5的前端设置有燃烧进料口,后端设置有出烟口 8和出水口 7。通常情况下,在出烟口 8上连接风机,增加烟气流动的速度。在本发明中,所述外壳5内中部设置有竖直的隔墙13,隔墙13与燃烧进料口之间为燃烧室。燃烧室是煤等燃料燃烧的地方。隔墙1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开口 14。在本发明中,开口的数目为三个,三个开口是经过实际试验得到的最佳方案。同时,隔墙13与外壳5间留有若干通孔外,其余的部分完全封闭。在本实施例中,外壳5的后部设置有余热回收箱10,余热回收箱10的后端下部设
置有进水管9。外壳5下部对称设置有水平安装的集水管15,集水管15的后部通过管路与余热回收箱10连通。燃烧室的上部设置有水平安装的锅筒1,锅筒I与集水管15之间设置有若干上升水管18和下降水管19。所述锅筒I和余热回收箱10中设置有若干烟管2、6,并且锅筒I的后端与余热回收箱10的上端密封连接。锅筒I、余热回收箱10以及相对应的外壳5形成密闭的过烟腔 4。所述锅筒I的前端连通有出水管3,所述开口 3的前方设置有U形管排12,出水管3与U形管排12连通,并且U形管排12连通出水口。在本实施例中,U形管排12包括两根管路,两根管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分别连通出水管3和出水口 7,并且U形管排通过出水管路11连通出水口 7。两根管路的封闭端部之间设置有若干U形管,U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两根管路。所述上升水管18和下降水管19的两端分别连接锅筒I与集水管15。在本实施例中,上升水管18密封在外壳5中,并且连通锅筒I的中部。所述下降水管19不在外壳中,并且连通锅筒I的底部。另外,为了能排出集水管内的污物,集水管的两端设置有排污口 17,排污口 17贯穿外壳5。所述烟管2、6内设置有螺旋压痕。螺旋压痕的作用是增加热交换面积,同时增加烟气的流速,减少了烟灰的形成。本实施例中,在燃烧室的上部设置一个锅筒,燃烧室的下部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集水管,锅筒和集水管之间设置了上升水管和下降水管,上升水管是直管和弯曲管相间排列的,同时,锅筒前端与外壳密封连接,在两者间留有若干出烟小口。这样的设计,是首先在燃烧室中对锅筒、集水管水等介质进行一个预热,而锅筒、集水管的设计能够对这部分的热能进行一个充分的吸收。同时,锅筒内的冷水从下降水管内重新流出到集水管中,重新加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加热的循环,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隔断中设置有三个开口,烟气会从开口进入,同时带有大量的热量,对U形管内的水进行加热。管排增大了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率。同时,锅筒与后面的余热回收箱以及外壳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烟气只能从锅筒前端的热管中流出,进入到过烟腔,再从余热回收箱中的热管流出,最后从出烟口冒出。这样一系列的流动,烟气中的余热被吸收,实现了余热的高效吸收,更加的增加了热能的利用效率。同时,上述设计增加了烟道的距离,而长距离的烟道会使氧气的进入量大大的增加,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避免了浪费,降低了能耗。另外,在左右两侧的外壳下部,可以设置风口 16,增加燃烧室内进风效率。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包括外壳(5),外壳(5)的前端设置有燃烧进料口,后端设置有出烟口(8)和出水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内中部设置有竖直的隔墙(13),隔墙(13)与燃烧进料口之间为燃烧室;隔墙(1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开口(14),并且隔墙(13)与外壳(5)间留有若干通孔外,其余的部分完全封闭; 所述外壳(5)的后部设置有余热回收箱(10),余热回收箱(10)的后端下部设置有进水管(9); 所述外壳(5)下部对称设置有水平安装的集水管(15),集水管(15)的后部通过管路与余热回收箱(10)连通; 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置有水平安装的锅筒(1),锅筒(I)与集水管(15)之间设置有若干上升水管(18)和下降水管(19); 所述锅筒(I)和余热回收箱(10)中设置有若干烟管(2、6),并且锅筒(I)的后端与余热回收箱(10)的上端密封连接,锅筒(I)、余热回收箱(10)以及相对应的外壳(5)形成密闭的过烟腔⑷; 所述锅筒(I)的前端连通有出水管(3),所述开口(14)的前方设置有U形管排(12),出水管⑶与U形管排(12)连通,并且U形管排(12)连通出水口(7)。
2.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排(12)包括两根管路,两根管路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分别连通出水管(3)和出水口(7);两根管路的封闭端部之间设置有若干U形管,U形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两根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水管(18)和下降水管(19)的两端分别连接锅筒(I)与集水管(15);所述上升水管(18)密封在外壳(5)中,并且连通锅筒(I)的中部;所述下降水管(19)不在外壳(5)中,并且连通锅筒(I)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污口(17),排污口(17)贯穿外壳(5)。
5.根据权利要求I中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管(2、6)内设置有螺旋压痕。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包括外壳、燃烧进料口、出烟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中部设置有隔墙,隔墙的中间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后部设置有余热回收箱;所述外壳下部设置有集水管,集水管与余热回收箱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锅筒,锅筒与集水管之间设置有上升水管和下降水管;所述锅筒和余热回收箱中设置有烟管,并且锅筒的后端与余热回收箱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锅筒的前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开口的前方设置有U形管排。本发明烟气中的余热被吸收,实现了余热的高效吸收,更加的增加了热能的利用效率,而长距离的烟道会使氧气的进入量大大的增加,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避免了浪费,降低了能耗。
文档编号F24H9/00GK102840665SQ2012103396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侯艳坤 申请人:侯艳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