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块煤直燃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737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秸秆块煤直燃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家用炉子,特别涉及ー种针对秸杆块煤进行燃烧使用的家用直燃炉。
技术背景 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地球上每天都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在城市中,居民每人每天平均产生2公斤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中除有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外,其余大部分都无法回收,只能依靠掩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其中,焚烧生活垃圾可以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再次开发利用,不仅环境污染小,可持续性強,还可形成良性循环,其效果已得到社会的认同。而农业垃圾主要指农作物的附属物,如秸杆、皮壳等,以往,此类物质主要通过田间燃烧或作为饲料使用,虽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仍有大批附属物无法销毁,堆放过程不仅影响交通、污染环境,还易引发火灾,危害人身安全。于是,对秸杆等农产品附属物进行エ业开发和利用,就成为农业垃圾可持续发展的ー种必然选择。其中,利用秸杆粉碎后制成秸杆块煤,通过秸杆块煤燃烧来取暖、做饭,不仅适用范围广,适用性强,同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深受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喜爱。但现有秸杆块煤燃烧使用的炉子都为普通炉具,虽能达到一定的燃烧效果,但受秸杆块煤自身结构特点的影响,燃烧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充分发挥秸杆块煤的燃烧特点,大大影响了秸杆块煤的使用效率。于是,开发ー种与秸杆块煤配套使用的专用炉具,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情况,本实用新型g在提供ー种燃烧效率高、燃烧充分、使用方便、灵活的专用秸杆块煤直燃炉,以保证秸杆块煤的燃烧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秸杆块煤直燃炉,包括炉体、鼓风机、控制开关、架体、引风套、盖板和压火罩。炉体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炉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ロ ;鼓风机连接在进风口上,控制开关固定在炉体上,鼓风机与控制开关信号连通;架体放置在炉体的炉腔中,架体为网状,架体中部设有竖直方向的通风筒;引风套为套筒状,引风套悬空固定在炉体内壁上,弓丨风套位于架体与炉体内壁之间;盖板盖在引风套顶部与炉体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上;压火罩为ー个倒置的空心圆台体,压火罩底面设有与空心圆台体内腔连通的引火槽,压火罩中心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孔壁将空心圆台体内腔密封,压火罩嵌入并盖在引风套的套筒孔顶部,压火罩与引风套接触的表面分别设有均匀的相互贯通的引火孔,压火罩顶面低于出风ロ,压火罩底面高于架体顶面。—种秸杆块煤直燃炉,还包括防风圈,防风圈放于盖板上,防风圈顶部与炉体顶面之间留有过烟通道。ー种秸杆块煤直燃炉,还包括引火帽,引火帽为ー个帽体,帽体底面设有通孔,弓丨火帽罩在压火罩的中心通孔上。所述盖板与引风套为一体结构。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壁上还设有与空心圆台体内腔连通的过火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秸杆块煤直燃炉,采用引火槽、过火孔、空心圆台体内腔、引火孔以及引风套和炉腔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共同形成了炉腔内的引风通道,通过引风通道使燃烧产生的多余能量形成内循环,不仅可以提高炉腔内温度,还可使未燃烧充分的秸杆块煤充分燃烧,提高了秸杆块煤的燃烧效率,保证了热能利用率,结合引火帽和压火罩上中心通孔的结构设计,使火苗聚拢后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而位于 架体内的通风筒,可有效增加燃烧过程中秸杆块煤内的供氧量,保证秸杆块煤在加热时所产生的挥发份能充分燃尽,使燃烧过程无尘、无黑烟;同时,合理的供氧还可防止秸杆块煤燃烧后发生结焦现象,方便燃烧过程和连续燃烧使用,操作简单、灵活,特别适合在农村家庭中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思想是利用炉具结构和特殊分布的引风通道,使秸杆块煤充分燃烧,以提高秸杆块煤的燃烧效率,保证使用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I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秸杆块煤直燃炉,包括炉体I、鼓风机12、控制开关16、架体3、引风套10、盖板13、压火罩9、防风圈6和引火帽8。炉体I为长方体状,炉体I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分別设有与炉腔连通的出风ロ 14和进风ロ 11,鼓风机12连接在进风ロ 11上,控制开关16固定在炉体I上,控制开关16控制鼓风机12开启和強度调节。架体3放置在炉体I的炉腔中,架体3底部设有支腿,架体3中部设有竖直方向的通风筒2,通风筒2上设有均匀的通风孔15,当秸杆块煤堆放在架体3上进行燃烧时,通风筒2可为秸杆块煤内部提供充足的空气,使秸杆块煤能充分、有效地燃烧。为便于通风和保证燃烧过程,架体3通常为网状结构,网眼以能阻挡秸杆块煤漏出为准。为有效控制炉腔内的风向,保证秸杆块煤充分燃烧,在炉腔内壁与架体3之间还设有引风套10,引风套10为套筒状,引风套10通过套筒孔套在架体3外侧,引风套10位于架体3与炉体内壁之间。为形成上、下贯通的通道,引风套10通过支架悬空固定在炉体内壁上。盖板13与引风套10为一体结构,盖板13连接在引风套10顶部与炉体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上。为使燃烧过程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状态下进行,提高秸杆块煤的燃烧效率,发挥秸杆块煤的耐烧性能,在引风套10的套筒孔顶部还盖有压火罩9。压火罩9为ー个倒置的空心圆台体,空心圆台体的圆周面支撑在引风套套筒孔的顶部边沿上,套筒孔顶部边沿的形状与空心圆台体的圆周面形状相吻合,利用倾斜的圆周面,压火罩9可方便地支撑在引风套10的套筒孔上。压火罩9底面设有与空心圆台体内腔连通的均匀分布的引火槽4,引火槽4呈圆形排列。压火罩9中心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用于火苗的通过,中心通孔的孔壁将空心圆台体内腔密封,中心通孔的孔壁上设有与空心圆台体内腔连通的过火孔7。为形成引风通道,压火罩9与引风套10的接触面上还分别设有均匀的、相互贯通的引火孔5。这样,通过引火槽4、过火孔7、空心圆台体内腔、引火孔5以及引风套10和炉腔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共同形成了炉腔内的引风通道,使鼓风机12的风除了推动秸杆块煤燃烧外,还可在炉腔内形成回流,使秸杆块煤能够充分燃烧,提高了秸杆块煤的燃烧效率,保证了燃烧过程。当然,为保证燃烧过程,有效排出燃烧烟尘,压火罩9的顶面应低于出风ロ 14,而为保证炉腔内的流通性和安装的方便性,压火罩9的底面应高于架体3的顶面。为进ー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引导秸杆块煤燃烧,在压火罩9的中心通孔上还罩有引火帽8。引火帽8为ー个帽体,帽体底面设有通孔,引火帽8可将炉腔内 火苗进ー步向上引导和聚拢,使火源利用率进ー步提高。为防止出风ロ 14排风过程造成能量损失,在引火帽8四周还设有防风圈6,防风圈6为ー个圈体,防风圈6放于盖板13上,防风圈6顶部与炉体I顶面之间留有过烟通道。使用时,引燃的秸杆块煤放置在架体3上,通过控制开关16控制鼓风机12开启,风从进风ロ 11吹入炉腔后,由架体3底部向上吹拂,同时,通过通风筒2向堆放的秸杆块煤内送入空气,秸杆块煤燃烧。架体3上方为压火罩9,压火罩9使火苗不能一次性窜出,火苗只能由压火罩9的中心通孔穿过后,在引火帽8的引导下向上窜出,从而形成聚拢效应后对灶具完成加热过程。使用中,由于防风圈6上方留有过烟通道,保证了炉腔内与炉腔外的空气连通,使燃烧和排烟过程能顺利完成,保证了燃烧过程的可靠性。而在炉腔内部,受引风通道的影响,炉腔内气流会使没有窜出的能量在炉腔内形成内循环,提升炉腔内温度的同时,还可使未燃烧充分的秸杆块煤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保证了热能利用率。
权利要求1.一种秸杆块煤直燃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鼓风机、控制开关、架体、引风套、盖板和压火罩,所述炉体上、下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炉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鼓风机连接在进风口上,控制开关固定在炉体上,鼓风机与控制开关信号连通;所述架体放置在炉体的炉腔中,架体为网状,架体中部设有竖直方向的通风筒;所述引风套为套筒状,引风套悬空固定在炉体内壁上,引风套位于架体与炉体内壁之间;所述盖板盖在引风套顶部与炉体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上;所述压火罩为一个倒置的空心圆台体,压火罩底面设有与空心圆台体内腔连通的引火槽,压火罩中心设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孔壁将空心圆台体内腔密封,压火罩嵌入并盖在引风套的套筒孔顶部,压火罩与引风套接触的表面分别设有均匀的相互贯通的引火孔,压火罩顶面低于出风口,压火罩底面高于架体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秸杆块煤直燃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风圈,所述防风圈放于盖板上,防风圈顶部与炉体顶面之间留有过烟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秸杆块煤直燃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火帽,所述引火帽为一个帽体,帽体底面设有通孔,引火帽罩在压火罩的中心通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秸杆块煤直燃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引风套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秸杆块煤直燃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壁上还设有与空心圆台体内腔连通的过火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块煤直燃炉,包括炉体、鼓风机、控制开关、架体、引风套、盖板和压火罩。其中,架体放置在炉腔中,引风套位于架体与炉体内壁之间,盖板盖在引风套顶部与炉体内壁之间的环形通道上,压火罩压在引风套顶部的套筒孔上,压火罩为一个倒置的空心圆台体,压火罩中心设有中心通孔,压火罩底面设有与空心圆台体内腔连通的引火槽,压火罩与引风套接触的表面分别设有相互贯通的引火孔。其结构不仅可以提高炉腔内温度,使未燃烧充分的秸秆块煤充分燃烧,提高秸秆块煤的燃烧效率,还可使燃烧过程无尘、无烟,特别适合在农村家庭中使用。
文档编号F24B1/18GK202613502SQ20122024543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金正道, 姚平, 徐联生, 许之咏 申请人:金正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