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窑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1013阅读:17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隧道窑窑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瓦机械行业,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窑窑车。背景技术
隧道窑窑车是隧道窑系统中最昂贵的组成部分,隧道窑窑车经常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它们是影响隧道窑烧成质量、运转可靠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目前隧道窑窑车大多采用短轴形式,在行驶过程中,窑车轮有可能出现不同心,运行不协调。窑车与隧道窑之间的密封度也是关键问题,如果密封不好,一方面热空气会从隧道窑内串到窑车下,对窑车钢结构,尤其是窑车车轮轴承的损害非常大,直接影响到隧道窑的安全运转,另一方面冷空气从窑车底串到隧道窑内,将使隧道窑内横断面上下的温差增大,影响制品的烧成质量。要降低成本,降低保养费和能耗,提高使用寿命,必须对窑车的问题加以重视。在操作中,不仅要避免让不必要的冷空气进入窑内,还要避免窑内的热空气串到窑下,这点很重要。主要漏风渠道之一是砂封结构,砂封并不能获得完全密封,仅能部分阻挡空气气流,最大的空气泄露是在窑车与窑车之间的砂封搭处,在设计和加工时,为避免顶推力传到砂封板上,砂封板不应当接触太紧,此外还有允许误差、砂封板的变形、不同的热膨胀率、磨损等因素,因此,一窑车与另一窑车连接处的砂封板并不密封。即使每辆车有2c m2的漏风面积,这看起来也许很小,但总共有60左右辆窑车在窑内,这将产生大约漏120c rtf风面积,这对于工作在一定压力状态下的隧道窑会造成很大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且这种结构在连续使用后经常损坏,因此应该寻找更好的砂封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质量可靠的隧道窑窑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隧道窑窑车,包括车架、位于车架两端的前后槽钢和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车轮,两侧的车轮通过通轴连接,其特征是后槽钢的内高尺寸大于前槽钢的外高尺寸,前槽钢可置于后槽钢内,前槽钢的顶面安装有岩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隧道窑窑车,有效解决了窑车两侧车轮不同心,运行不协调的问题以及窑车与窑车之间的空气泄漏问题,从而保护窑车钢结构,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保养、能耗等费用,保证隧道窑安全运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轮与通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后槽钢相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车轮,2通轴,3车架,4前槽钢,5后槽钢,6岩棉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隧道窑窑车,包括车架3、位于车架3两端的前后槽钢和安装在车架3底部的车轮1,两侧的车轮I通过通轴2连接,其特征是后槽钢5的内高尺寸大于前槽钢4的外高尺寸,前槽钢4可置于后槽钢5内,前槽钢(4)与后槽钢(5 )之间安装有岩棉保温层(6 )。该隧道窑窑车,两侧的车轮I通过通轴2连接,该通轴设计保证了窑车两侧车轮的同心问题,窑车与窑车间采用不同型号槽钢相扣内加岩棉保温层方式密封,较传统方式增大了接触面积,前槽钢4与后槽钢5相扣时,前槽钢4可置于后槽钢5内部,岩棉保温层6位于前槽钢4顶面与后槽钢5里层中间,利用岩棉的隔热保温作用减少甚至杜绝了窑车上下冷热空气流通问题,从而保护窑车钢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隧道窑窑车,包括车架(3)、位于车架(3)两端的前后槽钢和安装在车架(3)底部的车轮(1),两侧的车轮(I)通过通轴(2)连接,其特征是后槽钢(5)的内高尺寸大于前槽钢(4)的外高尺寸,前槽钢(4)可置于后槽钢(5)内,前槽钢(4)与后槽钢(5)之间安装有岩棉保温层(6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瓦机械行业,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窑窑车。该隧道窑窑车,包括车架、位于车架两端的前后槽钢和安装在车架底部的车轮,两侧的车轮通过通轴连接,其特征是后槽钢的内高尺寸大于前槽钢的外高尺寸,前槽钢可置于后槽钢内,前槽钢(4)与后槽钢(5)之间安装有岩棉保温层(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隧道窑窑车,有效解决了窑车两侧车轮不同心,运行不协调的问题以及窑车与窑车之间的空气泄漏问题,从而保护窑车钢结构,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保养、能耗等费用,保证隧道窑安全运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F27B9/30GK202885515SQ2012204993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郭念杰 申请人:巨野县大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