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燃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881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能燃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取暖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节能燃炉。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锅炉在北方广大农村地区还在广泛使用,其机理一般是设置特定的烟道,然后烟道途径的地方设置水舱,从而将水加热,利用水、汽达到取暖的目的,方便了家庭的使用。现有的多用途的锅炉在烟道设计、热量利用的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出现了多种内部结构,使得锅炉的能量利用率有所提高,环保程度有所改善,但由于其烟道的结构设计等原因,现有锅炉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显著的热量损耗。比如燃料损耗较多,排烟口温度过高
坐寸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后锅炉,使其热量利用充分,并且制造成本低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节能燃炉,设有烟筒及外水箱,其内部炉膛上方设有中层水箱和内层水箱,所述中层水箱和内层水箱之间有连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中层水箱及内层水箱均为中空桶状箱体,所述外水箱与其上方的上水箱连通,所述内层水箱与上水箱连通,所述外水箱上设有上操作口、下操作口,所述中层水箱上设有与下操作口位置相应的清灰口,所述中层水箱底部与横隔水箱四周联通,所述中层水箱与横隔水箱构成桶状结构。所述上水箱内设有取水箱。所述外水箱与中层水箱之间通过竖隔水箱连通。所述上操作口、下操作口上均安装有可转动的门体及手柄。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外水箱、中层水箱及内层水箱构成不同于常规设计的回形烟路,使燃烧室烟气热量被充分吸收,经过测量,显著提高了燃炉的热量利用率,相应的燃料损耗比常规锅炉减少30%-45%,操作方便,另外,本结构制作成本较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节能燃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节能燃炉,设有烟筒2及外水箱I,其内部炉膛6上方设有中层水箱5和内层水箱4,所述中层水箱5和内层水箱4之间有连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1、中层水箱5及内层水箱4均为中空桶状箱体,所述外水箱I与其上方的上水箱9连通,所述内层水箱4与上水箱9连通,所述外水箱I上设有上操作口 13、下操作口 12,所述中层水箱5上设有与下操作口 12位置相应的清灰口,所述中层水箱5底部与横隔水箱7四周联通,所述中层水箱5与横隔水箱7构成桶状结构。上水箱9内设有取水箱8。所述外水箱I与中层水箱5之间通过竖隔水箱连通。上操作口 13、下操作口 12上均安装有可转动的门体及手柄。上水箱9内设有取水箱8,取水箱8与上水箱9各自独立,互不连通,上水箱9里的水用于在室内供暖系统中循环,而取水箱8的水则为人们生活用水,取水箱8利用了上水箱9内的热量,减少了别的能源的使用。使用时,热源被侧面的外水箱I及与横隔水箱7包围,烟气产生后向上行进,进入外水箱I和中层水箱5之间的空间,然后向下返回,进入对中层水箱5和内层水箱4之间的通道,然后再向上折返,进入内层水箱4包围的空间,然后到达烟筒2,对途经的外水箱1、中层水箱5、横隔水箱7和内层水箱4进行加热,达到热量充分利用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燃炉,设有烟筒(2)及外水箱(1),其内部炉膛(6)上方设有中层水箱(5)和内层水箱(4),所述中层水箱(5)和内层水箱(4)之间有连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I)、中层水箱(5)及内层水箱(4)均为中空桶状箱体,所述外水箱(I)与其上方的上水箱(9)连通,所述内层水箱(4)与上水箱(9)连通,所述外水箱(I)上设有上操作口(13)、下操作口( 12),所述中层水箱(5)上设有与下操作口( 12)位置相应的清灰口,所述中层水箱(5)底部与横隔水箱(7)四周联通,所述中层水箱(5)与横隔水箱(7)构成桶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燃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箱(9)内设有取水箱(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燃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I)与中层水箱(5)之间通过竖隔水箱(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燃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操作口(13)、下操作口(12)上均安装有可转动的门体及手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燃炉。它设有烟筒及外水箱,其内部炉膛上方设有中层水箱和内层水箱,所述中层水箱和内层水箱之间有连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中层水箱及内层水箱均为中空桶状箱体,所述外水箱与其上方的上水箱连通,所述内层水箱与上水箱连通,所述中层水箱底部与横隔水箱四周联通,所述中层水箱与横隔水箱构成桶状结构。本结构显著提高了燃炉的热量利用率,相应的燃料损耗比常规锅炉减少30%-45%,操作方便,另外,本结构制作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F24B1/183GK103196160SQ2013101229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0日
发明者王文和 申请人:王文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