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它包括具有空腔的炉体,炉体的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储水室、第二储水室和燃烧室,炉体开设有与炉体的第一储水室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孔,炉体开设有与炉体第二储水室相连通的出水孔,第一储水室与第二储水室之间通过第二进水孔相连通,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件,锅炉还包括用于将燃烧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储水室和第二储水室的传热件,传热件包括多根第一加热管和至少一个的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相连通且呈蜿蜒状排布,第二加热管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管,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至少部分的位于第一储水室或第二储水室,第二加热管紧邻第二储水室的外壁。
【专利说明】锅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ー种锅炉。
【背景技术】
[0002]锅炉是ー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0003]參照图1所示,传统的锅炉I包括炉体10、设于炉体10内的燃烧室11、设于炉体10内且位于燃烧室11上方的储水室12,燃烧室11的发出热量通过设置在燃烧室11和储水室12之间的隔板进行传导。显见的,这样的锅炉I耗煤量大、传热效果差,热量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发明公开了ー种锅炉,它包括具有空腔的炉体,所述炉体的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储水室、第二储水室和燃烧室,所述炉体开设有与所述炉体的第一储水室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孔,所述炉体开设有与所述炉体的第二储水室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第一储水室与所述第二储水室之间通过第二进水孔相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件,所述锅炉还包括用于将燃烧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储水室和所述第二储水室的传热件,所述传热件包括多根第一加热管和至少ー根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相连通且呈蜿蜒状排布,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室或所述第二储水室,所述第二加热管紧邻所述第二储水室的外壁。
[0006]优选地,所述燃烧件为煤炭,所述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与所述燃烧室相通的出灰□。
[0007]优选地,所述传热件具有用于将废气排出的出口,所述传热件的出口位于所述炉体的下部且与鼓风机相连。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管之间或所述第一加热管与所述第二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转换接头。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水室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水位高度的标尺。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水室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0011]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热量的利用率高,损失的热能少,当加热到同样的温度的时间少且维持热量的时间长,需要的煤炭量少,由于耗煤量低,因而更加环保,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节约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示出了传统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0014]附图中:1、锅炉;10、炉体;11、燃烧室;12、储水室;2、锅炉;21、燃烧室;22、第二储水室;221、出水孔;222、外壁;23、第一储水室;231、第一进水孔;232、第二进水孔;24、第一加热管;25、第二加热管;26、出灰ロ ;27、转换接头;28、标尺;29、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6]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參照图2所示,锅炉2包括炉体、燃烧件和传热件。炉体具有空腔。炉体的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储水室23、第二储水室22和燃烧室21。炉体开设有第一进水孔231,第一进水孔231用于将外部水源与第一储水室23相连通,该外部水源可以通过第一进水孔231向第一储水室23输入冷水。炉体开设有出水孔221,出水孔221用于将第二储水室22与外部相连通。第二储水室22可以通过出水孔221向外部输入加热后的热水。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冷水是指温度较低的水,热水是指温度较高的水。在第一储水室23和第二储水室22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水孔232。第一储水室23可以自第二进水孔232将水输入第二储水室22。燃烧室21内设置有燃烧件,燃烧件可以向外散发热量。在本实施例中,燃烧件可以为煤炭。传热件包括多根第一加热管24和至少ー根第二加热管25。第一加热管24和第二加热管25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室23或所述第二储水室22内,第一加热管24和第二加热管25用于将燃烧件发出的热量向第一储水室23和第ニ储水室22扩散。第一加热管24和第二加热管25相连通且呈蜿蜓状排布。第二加热管25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管24。第二加热管25紧邻所述第二储水室22的外壁222,这样第ニ加热管25中的热量能够充分传导至第二储水室22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管24和第二加热管25都沿纵向延伸。第一加热管24之间或第一加热管24与第二加热管25之间都设置有转换接头27。第一加热管24的入口与燃烧室21相连通。当燃烧件进行燃烧时,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第一加热管24后顺着第一加热管24或第二加热管25蜿蜓输送。在此过程中,传热件不断对第一储水室23或第二储水室22中的水进行加热。特别的,由于第二加热管25的内径大于第一加热管24,这样当气体自第一加热管24进入第二加热管25中吋,气体产生限流作用,这样,气体可以对位于第二储水室22中内的水进行充分的加热。同吋,气体自第二加热管25流出第一加热管24吋,气体产生加速作用,这样,热量散失的气体可以快速离开第二加热管25。
[0017]显见的,本发明中的锅炉2的传热件可以对输入炉体的水进行充分的加热,因而,本发明的热量利用率明显高于传统的锅炉I。经过试验证明,传统的锅炉I将水加热到80摄氏度至少需要2个小吋。而采用本发明中的锅炉2只需0.5个小吋。同时,传统的锅炉I不能保持恒定,过三个小时又需要重新加热来升温。但是,由于,本发明中的锅炉2热量利用率高,因而,可以不必继续加热。
[0018]本发明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热量的利用率高,损失的热能少,加热到同样的温度的时间少且维持热量的时间长,需要的煤炭量少,由于耗煤量低,因而更加环保,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节约成本。
[001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储水室23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水位高度的标尺28。标尺28可以用于測量第一储水室23中的水位高度。[00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储水室23中设置有温度计29,温度计29用于对第一储水室23中的水温进行检測。
[00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燃烧件可以为煤炭,所述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与燃烧室21相通的出灰ロ 26。出灰ロ 26用于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渣排出炉体。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传热件具有用于将废气排出的出ロ,该出口位于炉体的下部,而且该出口还与鼓风机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下排气的方式,这样,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通过鼓风机将完成传热的气体吸出,并利用其余热对需要保温的部分进行保温。
[0023]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见即可。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空腔的炉体,所述炉体的空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储水室、第二储水室和燃烧室,所述炉体开设有与所述炉体的第一储水室相连通的第一进水孔,所述炉体开设有与所述炉体的第二储水室相连通的出水孔,所述第一储水室与所述第二储水室之间通过第二进水孔相连通,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燃烧件,所述锅炉还包括用于将燃烧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储水室和所述第二储水室的传热件,所述传热件包括多根第一加热管和至少ー根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相连通且呈蜿蜒状排布,所述第二加热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和所述第二加热管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第一储水室或所述第二储水室内,所述第二加热管紧邻所述第二储水室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件为煤炭,所述炉体的下部还开设有与所述燃烧室相通的出灰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件具有用于将废气排出的出口,所述传热件的出口位于所述炉体的下部且与鼓风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管之间或所述第一加热管与所述第二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转换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室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水位高度的标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室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文档编号】F24H1/36GK103557588SQ201310565532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孙建州 申请人:孙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