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035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变风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风量装置,主要用于空调系统中。目前常用的变风量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本实用新型包括变风量装置本体,其特点是:还包括输风管和低温出口,变风量装置本体安装在输风管上;低温出口包括引风管、前挡板、后挡板、左导风板、右导风板、底出风板、左出风板和右出风板,引风管的上端连接在输风管上,右出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底出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底出风板和左导风板之间形成一个5-15cm宽的左出风槽,该底出风板和右导风板之间形成一个5-15cm宽的右出风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性能可靠,出风量均匀,气流组织均匀。
【专利说明】变风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风量装置,主要用于空调系统中,尤其适用于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中。
【背景技术】
[0002]空调系统中一般均安装有变风量装置,目前常用的变风量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布局不够科学,性能不够可靠,出风不够均匀,出风阻力较大,气流组织不够均匀,从而降低了空调系统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性能可靠,出风量均匀,气流组织均匀的变风量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变风量装置包括变风量装置本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输风管和低温出口,所述变风量装置本体安装在输风管上;所述低温出口包括引风管、前挡板、后挡板、左导风板、右导风板、底出风板、左出风板和右出风板,所述左出风板中设置有若干个左出风口,该左出风口为方口结构,所述右出风板中设置有若干个右出风口,该右出风口为方口结构,在底出风板中设置有若干个底部出风孔,该底部出风孔为圆孔结构;所述引风管的上端连接在输风管上,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导风板和右导风板的顶部均固定在引风管的下端,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导风板和右导风板均呈倾斜状结构,所述前挡板、右导风板、后挡板和左导风板依次围成一圈,所述左出风板呈竖直状结构,该左出风板的顶部固定在左导风板上,所述左出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所述右出风板呈竖直状结构,该右出风板的顶部固定在右导风板上,所述右出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所述底出风板呈水平状结构,该底出风板的顶面固定在左出风板和右出风板的底部,所述底出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所述底出风板和左导风板之间形成一个5-15cm宽的左出风槽,该底出风板和右导风板之间形成一个5-15cm宽的右出风槽。
[0005]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风管呈水平状结构。
[0006]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引风管的上端连接在输风管的底部。
[0007]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前挡板的底部和底出风板的底面齐平,所述后挡板的底部和底出风板的底面齐平。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性能可靠,出风阻力小,出风量均匀,气流能够分别通过左出风板中的左出风口、右出风板中的右出风口和底出风板中的底部出风孔而分布到需要调节温度的区域,气流组织均匀;能够适用于各种形式的VAV装置中,包括双风机型、串联型和并联型;可以用于低温送风系统中,保温性能够满足送风温度要求。【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风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低温出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图2中去掉右导风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图5中去掉左导风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7是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实施例。
[0018]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的变风量装置包括变风量装置本体1、输风管3和低温出口 4,变风量装置本体I安装在输风管3上,输风管3呈水平状结构。
[0019]本实施例中的低温出口 4包括引风管41、前挡板42、后挡板43、左导风板44、右导风板45、底出风板46、左出风板47和右出风板48,在左出风板47中设置有若干个左出风口 49,该左出风口 49为方口结构;在右出风板48中设置有若干个右出风口 50,该右出风口50为方口结构;在底出风板46中设置有若干个底部出风孔2,该底部出风孔2为圆孔结构。左出风口 49和右出风口 50的数量通常在8-30个之间,若干个左出风口 49通常排列成一行,若干个右出风口 50通常排列成一行,底部出风孔2的数量通常在50-300个之间,若干个底部出风孔2通常排列成数行或者数列状结构。
[0020]本实施例中引风管41的上端连接在输风管3上,引风管41的上端优选连接在输风管3的底部。前挡板42、后挡板43、左导风板44和右导风板45的顶部均固定在引风管41的下端,前挡板42、后挡板43、左导风板44和右导风板45均呈倾斜状结构。前挡板42、右导风板45、后挡板43和左导风板44依次围成一圈,从而形成一个上窄下宽的喇卩八口状结构。
[0021]本实施例中的左出风板47呈竖直状结构,该左出风板47的顶部固定在左导风板44上,左出风板4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42和后挡板43上。本实施例中的右出风板48呈竖直状结构,该右出风板48的顶部固定在右导风板45上,右出风板4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42和后挡板43上。
[0022]本实施例中的底出风板46呈水平状结构,该底出风板46的顶面固定在左出风板47和右出风板48的底部,底出风板4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42和后挡板43上,底出风板46和左导风板44之间形成一个5-15cm宽的左出风槽,左出风板47中的若干个左出风口 49与左出风槽配合,输风管3中的气流能够通过左出风口 49进入左出风槽,再通过左出风槽扩散到需要调节温度的区域中。在底出风板46和右导风板45之间形成一个5-15cm宽的右出风槽,右出风板48中的若干个右出风口 50与右出风槽配合,输风管3中的气流能够通过右出风口 50进入右出风槽,再通过右出风槽扩散到需要调节温度的区域中。
[0023]本实施例前挡板42的底部和底出风板46的底面齐平,后挡板43的底部和底出风板46的底面齐平。
[0024]本实施例中的变风量装置主要适用于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性能可靠,出风阻力小,出风量均匀的特点。使用时,低温气流依次经过变风量装置本体1、输风管3和引风管41,大部分低温气流通过左出风板47中的若干个左出风口 49和右出风板48中的若干个右出风口 50分别进入左出风槽和右出风槽中,最后通过左出风槽和右出风槽扩散到需要调节温度的空间中,剩余的低温气流通过底出风板46中的若干个底部出风孔2直接分布到需要调节温度的空间中,确保气流组织均匀更加均匀。
[002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风量装置,包括变风量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风管和低温出口,所述变风量装置本体安装在输风管上;所述低温出口包括引风管、前挡板、后挡板、左导风板、右导风板、底出风板、左出风板和右出风板,所述左出风板中设置有若干个左出风口,该左出风口为方口结构,所述右出风板中设置有若干个右出风口,该右出风口为方口结构,在底出风板中设置有若干个底部出风孔,该底部出风孔为圆孔结构;所述引风管的上端连接在输风管上,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导风板和右导风板的顶部均固定在引风管的下端,所述前挡板、后挡板、左导风板和右导风板均呈倾斜状结构,所述前挡板、右导风板、后挡板和左导风板依次围成一圈,所述左出风板呈竖直状结构,该左出风板的顶部固定在左导风板上,所述左出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所述右出风板呈竖直状结构,该右出风板的顶部固定在右导风板上,所述右出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所述底出风板呈水平状结构,该底出风板的顶面固定在左出风板和右出风板的底部,所述底出风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上,所述底出风板和左导风板之间形成一个5-15cm宽的左出风槽,该底出风板和右导风板之间形成一个5-15cm宽的右出风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风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管呈水平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风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的上端连接在输风管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变风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的底部和底出风板的底面齐平,所述后挡板的底部和底出风板的底面齐平。
【文档编号】F24F13/08GK203615558SQ20132065359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马洪涛, 俞铁铭, 童航, 刘战礼, 郝建刚 申请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