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坩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158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坩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改装耐高温的新型多功能陶瓷坩埚,其主体为耐高温陶瓷坩埚,所述主体内壁连接八个卡环,所述卡环弧度与与其所在坩埚本体内侧壁弧度一致并对称分布两侧。左右对称两个卡环上放一圆形托板,其半径大小与其所在坩埚本体处半径大小一致,使其吻合并卡住,上一层卡环外壁所处的坩埚壁半径应小于下一层托板半径,以便每一层托板能顺利放置卡环上。所述坩埚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托板为耐高温材料,中间处为一圆柱体突起,以便于拿取;圆柱体中间开一小孔,便于通气与外界相通,使其受热均匀。本实用型坩埚结构简单,通过坩埚内增加托板,托板开小孔,不仅使坩埚内部受热均匀,而且大大增加煅烧物质受热面积,适合量较多特别是粉末状物质的煅烧。因其四块圆形托板相互隔开,还适合同时煅烧不同种类物质。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多功能坩埚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陶瓷坩埚,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煅烧量较多特别是粉末状物质的煅烧。此外,还适合同时煅烧不同种类物质。
【背景技术】
[0002]坩埚为一陶瓷深底的碗状容器。当有固体要以大火加热时,就必须使用坩埚,因为它比玻璃器皿更能承受高温。但现有的坩埚因其埚底厚,当要进行量较多物质煅烧时,因物质量堆积过多导致受热不均匀,内层温度与所需煅烧温度存在差异,无法满足煅烧充分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坩埚,包括坩埚主体,所述主体内壁连接八个卡环,所述卡环弧度与与其所在坩埚本体内侧壁弧度一致并对称分布两侧。
[0004]所述坩埚本体横截面积为圆形。
[0005]所述八个卡环置于坩埚内壁两侧呈对称分布,相隔间距大于托板突起高度,以便托板置放平稳,上一层卡环外壁所处的坩埚壁半径应小于下一层托板半径,以便每一层托板能顺利放置卡环上。
[0006]所述托板为圆形,其半径大小与其所在坩埚本体处半径大小一致。由于托板和坩埚内壁相吻合,托板面积最大化,将大大增加受热面积。
[0007]所述托板中间部位为一突起圆柱体,便于拿放,中间开孔既防止煅烧物料下落,又使其与外界环境相通,各托板之间受热均匀。
[0008]从上述改装方案可以看出,该改新型多功能坩埚有受热面积大,受热均匀,还适合同时煅烧不同种类物质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附图,对本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清楚的描述。
[0010]实施例图1是坩埚的剖面三维立体图,图2是坩埚俯视图。其中坩埚体I内壁有八个卡环3,卡环3上放置托板2,托板2中间有一圆柱体突起4,圆柱体突起4中间开一小孔5。
[0011]实施例图3是坩埚内壁卡环的俯视图,卡环3呈对称分布,一共有八个。上一层卡环外壁所处的坩埚壁半径应小于下一层托板半径,以便每一层托板能顺利放置卡环上。
[0012]实施例图4是圆形托板俯视图,其半径大小与其所在坩埚本体处半径大小一致,使其吻合并卡住,两托板间距不高于圆柱体突起5的高度。
[0013]实施例图5为圆柱体突起的放大立体图,其作用除了便于拿取,还可以防止所在托板物料下落。其中间开一小孔,便于与外界相通,使其受热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所示的新型多功能坩埚,埚体中有四块圆形托板,四块圆形托板相互隔开,不仅可以煅烧量较多的粉末物质,充分利用了埚体空间,还适合同时煅烧不同种类物质。为了使每层托板所处温度保持一致,圆柱体突起4中间开一小孔5,使埚体内受热均匀。为了便于投料或者取料,本实施例中托板2中间设置圆柱体突起4。为了保证每块托板能平稳放置,两托板间距不高于圆柱体突起5的高度。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进行量较多物质煅烧时,因物质量堆积过多导致受热不均匀,内层温度与所需煅烧温度存在差异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量较多物质能充分煅烧。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多功能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主体内壁连接八个卡环,所述卡环弧度与与其所在坩埚本体内侧壁弧度一致并对称分布两侧左右对称两卡环放一圆形托板,其半径大小与其所在坩埚本体处半径大小一致,使其吻合卡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卡环对称分布,能稳稳托住四块圆形托板,上一层卡环外壁所处的坩埚壁半径应小于下一层托板半径,以便每一层托板能顺利放置卡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坩埚,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坩埚横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坩埚,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托板半径为其所在坩埚本体处半径大小一致,使其刚好吻合卡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坩埚,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托板中间为一圆柱体突起,便于拿取,其高度应低于两托板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坩埚,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托板中间圆柱体突起开孔,以便与外界空气相通。
【文档编号】F27B14/10GK203615736SQ20132071606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雄飞, 乐新波, 王淑玲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