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508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锅炉,包括:炉壁和叶片;炉壁包括内壁;叶片呈中空柱状,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开口;内壁上设置有内壁开口,内壁开口的边沿与叶片的开口边沿相连接,且叶片与炉壁通过叶片的开口和内壁开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与现有技术中的水在炉壁内流动,炉壁的内表面是平面,无法充分吸收燃烧室所产生的热量相比,其通过在炉壁的内壁上设置了中空的叶片,叶片内部与炉壁的内部相连通,增加了炉壁中的水的吸热面积,也就是提高了热量转化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专利说明】锅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锅炉。
【背景技术】
[0002]日常生活中,使用锅炉对水进行加热得到热水是一种常见的水加热方式。
[0003]通常,如图1所示,锅炉的结构有燃烧室、用于排放燃烧所产生气体的烟道和堆积燃烧所产生烟灰的炉底,锅炉的炉壁100包括包围燃烧室的燃烧室壁、包围烟道的烟道壁和包围炉底的炉底壁。炉壁100的内部是空心、处处相通的,且炉壁100的内壁200表面是平面。水通过进水口加入到炉壁100中,将燃料放在燃烧室的炉排上燃烧,燃烧时会产生热量,从而加热炉壁100中的水。在需要使用的时候,从排水口排出,即可直接使用。
[0004]但由于炉壁100是平面,无法充分吸收燃烧室所产生的热量,使得热量转化率较低,造成了燃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锅炉,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锅炉,包括:炉壁和叶片;炉壁包括内壁;
[0007]叶片呈中空柱状,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开口 ;
[0008]内壁上设置有内壁开口,内壁开口的边沿与叶片的开口边沿相连接,且叶片与炉壁通过叶片的开口和内壁开口相连通。
[0009]优选的,叶片和内壁开口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叶片间隔设置在内壁上,且每个内壁开口与一个叶片的开口相连接。
[0010]优选的,还包括连通管,炉壁包括烟道壁;连通管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连通管通过两开口端与烟道壁的内部相连通。
[0011]优选的,还包括连通管,炉壁包括炉底壁;连通管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连通管通过两开口端与炉底壁的内部相连通。
[0012]优选的,连通管的沿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0013]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室底部的盛灰盒;炉壁包括炉底壁,炉底壁上设置有除灰口,除灰口与盛灰盒相适应,盛灰盒通过除灰口进出锅炉。
[0014]优选的,还包括:炉排和炉排轴,炉排轴与燃烧室转动连接,且与炉排固定连接,用于翻转炉排。
[0015]优选的,叶片沿炉壁内的水流动的方向设置在内壁上,且叶片与炉壁通过叶片的开口和内壁开口相连通。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与现有技术中的水在炉壁内流动,炉壁的内表面是平面,无法充分吸收燃烧室所产生的热量相比,其通过在炉壁的内壁上设置了中空的叶片,叶片内部与炉壁的内部相连通,增加了炉壁中的水的吸热面积,也就是提高了热量转化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炉壁的截面图;
[001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叶片的炉壁放大截面图;
[0019]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放大图;
[0020]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通管放大图;
[002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有连通管的炉壁放大截面图;
[0022]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炉整体图;
[0023]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炉排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5]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锅炉,包括:炉壁I和叶片3 ;炉壁I包括内壁2 ;
[0026]叶片3呈中空柱状,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开口 ;
[0027]内壁2上设置有内壁开口,内壁开口的边沿与叶片的开口边沿相连接,且叶片3与炉壁I通过叶片的开口和内壁开口相连通。
[0028]现有技术中,由于内壁2是平面,炉壁I中的水无法充分的吸收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内壁2上设置呈中空柱状的叶片3,叶片3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开口,内壁2上设置有与叶片的开口相适应的内壁开口,且叶片3与炉壁I通过叶片的开口和内壁开口相连通。其中炉壁I是双层结构,炉壁I中空的部分是供水流通的,炉壁I靠近锅炉内部的一层便是内壁2。这样就可以使炉壁I中的水能够流入叶片3中,叶片3中的水也能够流入炉壁I中,使炉壁I中的水和叶片3中的水能够交互。并且,由于增加了叶片3,使得内壁2的吸热表面积增加了,从而提高了炉壁I中的水吸收热量的表面积,也就提高了燃烧燃料的热量转化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29]显而易见的,叶片3设置的数量越多,水吸热的表面积也就增加的越多;叶片3远离炉壁I的距离越长,也会增加水吸热的表面积,但叶片3设置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远离炉壁I的距离过长,否则吸收了燃料燃烧所产生热量的高热空气无法有效的在锅炉内流通,反而会阻碍水吸收热量。当然,内壁开口和叶片的开口越大,越容易使叶片3中的水和炉壁I中的水进行交互和传输热量。较好的,内壁开口和叶片的开口形状均呈大小相同的长条状,且不垂直于水流的方向设置,可以使炉壁I中的水和叶片3中的水更容易交互,从而提高了燃烧燃料的热量转化率,加强了炉壁I中的水的吸热效果,更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30]图3至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锅炉,在实施例1所提供的锅炉基础上,只有一个叶片3还不足以充分提高热量转化率,叶片3和内壁开口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叶片3间隔设置在内壁2上,且每个内壁开口与一个叶片的开口相连接。可以在内壁2上设置多个叶片3和与叶片3数量相同的内壁开口,每个叶片3与一个内壁开口相配合,使炉壁I中的水均能够与叶片3中的水交互和传输热量。当然叶片3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两两不能重叠,可以防止炉壁I中的水流相互影响,而阻碍水的流通。较好的,多个叶片3可以并列设置,就可以使炉壁I中的水流更加通畅。较好的,每个叶片的开口和与其对应的一个内壁开口形状均呈大小相同的长条状,且不垂直于水流的方向设置,可以使炉壁I中的水和叶片3中的水更容易交互,从而提高了燃烧燃料的热量转化率。
[0031]燃烧室8加热空气后,高热的空气会上升,通过烟道壁流出锅炉,这部分流出锅炉的空气中的热量没有被烟道壁中的水充分吸收和利用,为了克服该问题,还包括连通管4,炉壁I包括烟道壁;连通管4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连通管4通过两开口端与烟道壁的内部相连通。通过在烟道壁上设置两端开口,且中空的连通管4,且连通管4通过两开口端与烟道壁的内部相连通,可以使烟道壁中的水流入到连通管4中,并且,流入连通管4中的水,在经过吸收高热空气的热量之后还会与烟道壁中的水交互,从而传输热量。较好的,连通管4的数量越多吸收高热空气的热量的效率就越高。较好的,连通管4横穿过烟道9的内部设置,此种设置连通管4的方式可以增加连通管4中与高热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也就提高了连通管4中的水吸热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热量转化率。较好的,连通管4可以沿重力方向,或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小于45度的方向设置,且连通管4通过两开口端与烟道壁的内部相连通,水在吸收热量之后升温,高温的水会上升,此种设置连通管4的方式可以加快热水的上升,从而提高了水循环的速度,从而间接的提高了热量转化率。
[0032]同样的,炉底10也存在吸收燃烧所产生热量没有充分被燃烧壁中的水中分吸收的情况,还包括连通管4,炉壁I包括炉底壁;连通管4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连通管4通过两开口端与炉底壁的内部相连通。通过在炉底壁上设置两端开口,且中空的连通管4,且连通管4通过两开口端与炉底壁的内部相连通,可以使炉底壁中的水流入到连通管4中,并且,流入连通管4中的水,在经过吸收高热空气的热量之后还会与炉底壁中的水交互,从而传输热量。较好的,连通管4的数量越多吸收高热空气的热量的效率就越高。较好的,连通管4可以沿重力方向,或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小于45度的方向设置,且连通管4通过两开口端与炉底壁的内部相连通,水在吸收热量之后升温,高温的水会上升,此种设置连通管4的方式可以加快热水的上升,从而提高了水循环的速度,从而间接的提高了热量转化率。
[0033]为了增加其吸热效果,连通管4的沿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椭圆形。连通管4为椭圆形可以使烟道壁或炉底壁能够设置更多的连通管4,从而增加了连通管4中的水的吸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热量转化率。较好的,连通管4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方向与高热空气的流通方向相同,此种设置连通管4的方式可以使连通管4吸收热量的面积增加,圆管所能吸收的热量只有一半,而横截面为椭圆形的连通管4的吸热量能够达到4/5,从而提高连通管4中的水吸收热量的效率。
[0034]为了便于情节燃烧所产生的烟灰,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室8底部的盛灰盒;炉壁I包括炉底壁,炉底壁上设置有除灰口 5,除灰口 5与盛灰盒相适应,盛灰盒通过除灰口 5进出锅炉。通过在燃烧室8底部设置盛灰盒,来对燃烧所产生的的烟灰进行收集。并且,可以通过除灰口 5将盛灰盒取出进行清洁,清洁后再放入指定位置进行盛灰的工作。
[0035]炉排7上燃烧燃料后,炉排7上也会存积一定量的烟灰,烟灰的量过多会影响燃料燃烧,还包括:炉排7和炉排轴6,炉排轴6与燃烧室8转动连接,且与炉排7固定连接,用于翻转炉排7。通过炉排轴6对炉排7进行翻转,以达到将炉排7上的烟灰倾倒的效果。较好的,炉排轴6的一端伸出炉壁1,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炉排轴6伸出炉壁I的一端来控制炉排轴6的动作,进而控制炉排7的翻转情况。较好的,还包括手柄,炉排轴6伸出炉壁I的一端可以设置手柄,使用者通过控制手柄来达到控制炉排轴6的效果,且防止炉排轴6过热而烫手。
[0036]为了使炉壁I中的水流动的更加顺畅,叶片3沿炉壁I内的水流动的方向设置在内壁2上,且叶片3与炉壁I通过叶片的开口和内壁开口相连通。叶片3沿着水流动的方向设置能够加快炉壁I中的水和叶片3中的水进行交互,水流动的方向是指炉壁中的水,在受热之后,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温度较高的水自然朝向远离地面进行运动的方向,此种设置叶片3的方式可以使炉壁I中的水流动的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了热量转化率。
[003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锅炉通过在内壁2上设置了中空的叶片3,叶片3内部与炉壁I的内部相连通,从而增加了炉壁I与高热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炉壁I中的水的吸热面积,也就是提高了热量转化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壁和叶片;所述炉壁包括内壁; 所述叶片呈中空柱状,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开口 ; 所述内壁上设置有内壁开口,所述内壁开口的边沿与所述叶片的开口边沿相连接,且所述叶片与所述炉壁通过所述叶片的开口和所述内壁开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和所述内壁开口均为多个,且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叶片间隔设置在所述内壁上,且每个所述内壁开口与一个所述叶片的开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所述炉壁包括烟道壁;所述连通管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所述连通管通过两开口端与所述烟道壁的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所述炉壁包括炉底壁;所述连通管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所述连通管通过两开口端与所述炉底壁的内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沿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室底部的盛灰盒;所述炉壁包括炉底壁,所述炉底壁上设置有除灰口,所述除灰口与所述盛灰盒相适应,所述盛灰盒通过所述除灰口进出锅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炉排和炉排轴,所述炉排轴与燃烧室转动连接,且与炉排固定连接,用于翻转所述炉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沿所述炉壁内的水流动的方向设置在所述内壁上,且所述叶片与所述炉壁通过所述叶片的开口和所述内壁开口相连通。
【文档编号】F24H1/22GK203744520SQ201320890030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位才民 申请人:位才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