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6647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包含:盛食物的器皿和加热炉体,与众不同的是:所述炉体还设有控温器;所述控温器设置于微晶板上近外侧的开口处,温度传感器与器皿的底面接触,控温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接;另外,温度传感器也可以通过弹性导热材料与玻璃壶体的外侧壁紧贴,通过两插孔的电连接座,把温度数据输入控制电路,从而达到精确控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陶炉突破了目前电陶炉行业难以控温的技术难题。
【专利说明】—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电陶炉。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磁炉,只能加热铁质器皿如不锈钢水壶,不能加热陶瓷质器皿和玻璃质器皿,造成使用器皿材质的局限性。现有技术中家庭常用的电陶炉,其技术原理是红外线加热:炉盘中的镍铬丝通电后,使炉盘发热,炉盘受热后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对盛食物的器皿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加热。与电磁炉等其他发热炉盘相比,电陶炉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锅体材质不受限制,产热过程不产生明火,不产生一氧化碳,不会产生电磁、微波等潜在安全因素等特点。此外,电陶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红外线,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有利于人体之健康。由于电陶炉有以上优点,因而特别适合用在对安全和健康要求比较高的母婴加热电器产品上。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家庭常用的电陶炉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由于连续加热的特点,对电陶炉的控温明显不能使用电磁炉等传统温控装置进行控制。
[000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320547656.6提供了一种电陶炉,在加热器皿的排气孔上方设置有通过蒸汽感应加热器皿内温度的测温装置。这种控温方式的缺陷是:只能测量食物沸腾时的温度,但是在很多情况对加热食物温度不一定要求沸腾,例如加热至30至60度,由于食物还没有产生蒸汽,该测温装置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这种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320278819.5公开了一种电陶炉茶具。一种能控制水温和时间的电陶炉茶具,通过使用控制电路的定时器,控制电陶炉的工作时间和功率,达到控温的效果。这种控温模式较为粗犷,凭借日常经验,无法做到精确控温。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包含:盛食物的器皿和加热炉体,所述炉体由微晶板、热电偶、发热盘、电风扇、主机盖和主机座构成,与众不同的是:所述炉体还设有控温器,控温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控温器包含控温柱、温度传感器、弹簧和控温器固定座;所述微晶板上近外侧处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控温柱的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并露在微晶板开口的外面,与所述盛食物的器皿的底面接触;所述控温柱的另一端套在弹簧内,并固定在控温器固定座。
[0008]所述的电陶炉的控温器的下方弹簧弹性形变的行程内还设有一个微动开关组件。
[0009]当空器皿放置于微晶板处,控温器与微动开关组件留有空隙,当器皿中的液体在最低水位时,控温器刚好触碰到微动开关组件。
[0010]所述的炉体还设有热电偶和熔断器。[0011 ] 所述的器皿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陶瓷或是铁制品。
[0012]精确控温的第二种方案是: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包含:盛食物的器皿和炉体,与众不同的是:所述器皿的外侧壁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弹性导热材料与玻璃壶体的外侧壁紧贴;所述炉体的上沿连体形成一具有两插孔的电连接座,所述控制电路温度数据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座上,由所述器皿置于所述发热盘上并由所述器皿的两根金属输出端子插入所述电连接座的两插孔中。
[0013]使用该电陶炉时,把器皿放到微晶板上,压着温度传感器往下运动并推动微动开关组件向下动作以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芯片跟进电路的通断、温度传感器的实时信号检测达到自动控制整机的烧煮。本实用新型控温精准、操作简便、干烧由控温器控制,非正常使用有热电偶及熔断器最后一道防线保护。
[0014]使用第二种方案的电陶炉时,紧贴在器皿外侧壁的温度传感器,通过两插孔的电连接座,把温度数据输入控制电路,从而达到精确控温的目的。
[0015]热电偶的作用主要是使主控电路板组件对电陶炉的温度进行准确控制,避免内部元器件温度偏高,更避免炉面温度过高使黑晶板破裂的现象,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而且其内设有的风扇和底板上设有的相对应的排风孔,大大增加了电陶炉的散热性能,稳定工作性能进一步提高。同时电路板上的热熔断体组件在热电偶和风扇失效时进行炉面温度过高保护,避免因此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使用安全,性能可靠。加上发热盘与底板之间通过卡孔和卡片结构进行牢牢地固定住,不会发生移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稳定工作性能更有保障。
[001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陶炉突破了目前电陶炉行业难以控温的技术难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陶炉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A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陶炉的分解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意义:1-器皿,2-温度传感器,3-弹簧,4-控温器固定座,5-微动开关组件,6-微晶板,7-热电偶,8-发热盘,9-电风扇,10-主机盖,11-主机座,12-控制板,13-溶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3]实施例一:
[0024]结合附图可以看出,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包含:盛食物的器皿和加热炉体,所述炉体由微晶板、热电偶、发热盘、电风扇、主机盖和主机座构成,与众不同的是:所述炉体还设有控温器,控温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控温器包含控温柱、温度传感器、弹簧和控温器固定座;所述微晶板上近外侧处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控温柱的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并露在微晶板开口的外面,与所述盛食物的器皿的底面接触;所述控温柱的另一端套在弹簧内,并固定在控温器固定座。[0025]所述的电陶炉的控温器的下方弹簧弹性形变的行程内还设有一个微动开关组件。
[0026]当空器皿放置于微晶板处,控温器与微动开关组件留有空隙,当器皿中的液体在最低水位时,控温器刚好触碰到微动开关组件。
[0027]所述的炉体还设有热电偶和熔断器。
[0028]所述的器皿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陶瓷或是铁制品。
[0029]实施例二:
[0030]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包含:盛食物的器皿和炉体,与众不同的是:所述器皿的外侧壁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弹性导热材料与玻璃壶体的外侧壁紧贴;所述炉体的上沿连体形成一具有两插孔的电连接座,所述控制电路温度数据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座上,由所述器皿置于所述发热盘上并由所述器皿的两根金属输出端子插入所述电连接座的两插孔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包含:盛食物的器皿和加热炉体;所述炉体由微晶板、热电偶、发热盘、电风扇、主机盖和主机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还设有控温器,控温器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控温器包含控温柱、温度传感器、弹簧和控温器固定座;所述微晶板上近外侧处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控温柱的一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并露在微晶板开口的外面,与所述盛食物的器皿的底面接触;所述控温柱的另一端套在弹簧内,并固定在控温器固定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陶炉的控温器的下方弹簧弹性形变的行程内还设有一个微动开关组件;当空器皿放置于微晶板处,控温器与微动开关组件留有空隙,当器皿中的液体在最低水位时,控温器刚好触碰到微动开关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还设有热电偶和熔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皿的材质可以是玻璃、陶瓷或是铁制品。
5.一种可精确控温的电陶炉,包含:盛食物的器皿和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器皿的外侧壁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弹性导热材料与玻璃壶体的外侧壁紧贴;所述炉体的上沿连体形成一具有两插孔的电连接座,控制电路温度数据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座上,由所述器皿置于发热盘上并由所述器皿的两根金属输出端子插入所述电连接座的两插孔中。
【文档编号】F24C7/08GK203797739SQ201420130491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2日
【发明者】陈俊波, 杨晓鹏, 刘水华 申请人:陈俊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