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新风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282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没有新风输送补充,也不能排除室内污浊空气,一般需要同时装置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分别满足室内空气调节和新风供应的需要。同时现有空调的空气循环能力较弱,仅限于靠近空调的部分空间,导致房间内温度不均衡,温差大,在较大空间内,距离空调较远的区域几乎没有温度调节作用。而且,现有空调室内机和室外机分体设置,不但室内机占用内部空间,而且热能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量利用效率高,能够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的空调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新风空调系统,包括主蒸发/冷凝器、冷凝/蒸发器、压缩机、四通阀、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蒸发/冷凝器、空气净化器、热交换器;工质循环管道依序连接压缩机、冷凝/蒸发器、副蒸发/冷凝器、主蒸发/冷凝器;该系统包括设置于房间上部的出风口、设置于房间下部的回风口,还包括循环风道、废气外排风道和新风补充风道,其中:循环风道依序串接连通冷凝/蒸发器、出风口、回风口构成循环风道;废气外排风道在回风口和冷凝/蒸发器之间连通循环风道,然后依序通过热交换器的B通道、副蒸发/冷凝器、主蒸发/冷凝器,最后通往系统外;新风补充风道依序通过新风进口、空气净化器、热交换器的A通道,然后通过冷凝/蒸发器进入循环风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系统内空气大部分在房间和冷凝/蒸发器之间循环流动,回风口的小部分回风经废气外排风道外排,同时通过新风补充风道补充新鲜空气。外排补充过程中,废气蕴含的余热/冷由热交换器、副蒸发/冷凝器、主蒸发/冷凝器三级回收,不同阶次的能量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一体式的设置也有利于能效的提高。同时,外界新风通过空气净化器进行了净化处理;在房间上、下分布的出风口和回风口不但占用空间小,而且有利于整个房间的空气流动,使得房间整体温度均衡;而且该系统功率调节范围大,可在1~50匹的范围内任意调整,适用范围广。综上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空调能效比高;使用该空调的空间内温度均衡、空气新鲜,舒适度明显提升;系统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系统整体构成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反映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高效新风空调系统包括主蒸发/冷凝器10、冷凝/蒸发器8、压缩机1、四通阀11、带动空气沿风道运动的风机(图中未画出),还包括副蒸发/冷凝器9、空气净化器3、热交换器4;工质循环管道依序连接压缩机1、冷凝/蒸发器8、副蒸发/冷凝器9、主蒸发/冷凝器10。该系统包括设置于房间6上部的出风口7、设置于房间6下部的回风口5,还包括循环风道、废气外排风道和新风补充风道,其中:循环风道依序串接连通冷凝/蒸发器8、出风口7、回风口5构成循环风道;废气外排风道在回风口5和冷凝/蒸发器8之间连通循环风道,回风口5的部分回风依序通过热交换器4的B通道、副蒸发/冷凝器9、主蒸发/冷凝器10,最后通往系统外;新风补充风道依序通过新风进口2、空气净化器3、热交换器4的A通道,然后通过冷凝/蒸发器8进入循环风道。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做出任何限制。本发明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