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786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出风口一般具有两个结构,一个是控制出风左右方向的内导流板,一个是控制出风上下方向的外导流板,使用者通过这两个维度的控制可以使空调出风吹向预想位置。

随着用户对空调舒适性和节能要求的提高,相关技术公开的空调出风结构对风向的简单控制已无法满足要求。当用户活动范围较小或者不活动时,一般空调的出风结构调整方式单一,将导致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方面,从能量利用的角度来说,应将尽量多的冷量吹向用户活动范围,即当用户活动范围较小或者不活动时,应将冷量集中冷却较小范围,而不需要冷却整个房间;另一方面,从目前的冷量传递方式来看,使用较大风速并固定风向是将冷量集中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当将风向定位于用户时,冷空气对人体长时间直吹又将影响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和健康。

目前家用空调用户在使用空调时的很多场景均属于较小活动范围或者静止不动的范围,如睡觉、电脑办公、电脑游戏、看电视、看书等。因此针对这些使用场景的节能、舒适性优化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可对局部出风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处理局部出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室内出风口;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体上;出风处理件,所述出风处理件与所述活动件相连,且所述活动件带动所述出风处理件在所述室内出风口内移动;用于检测用户的活动范围的用户位置检测件;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用户位置检测件和所述活动件电连接以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活动件调节所述出风处理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室内出风口处设置位置可移动的出风处理件,从而可对室内出风进行局部处理,通过设置用户位置检测件,出风处理件能根据用户位置调整处理位置,当用户处于小范围活动状态时,可对直吹人体的局部风量进行柔化以及其他舒适性处理,实现了既能将能量集中有效地利用于用户所在的小范围内,又不会因为出风直吹用户导致不舒适感。同时,这种有针对性的局部出风处理模式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节约能源,且结构简单、有效、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处理件为加湿件。从而提高局部处理出风的湿度。

具体地,所述出风处理件与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的冷凝水接水盘相连。由此,可回收利用空调器内的冷凝水,冷凝水无需外排,且利用冷凝水加湿,空调器也无需另外加水,简化了结构,解决了用水来源的问题。

更具体地,所述出风处理件为亲水性材料件,所述出风处理件上设有多个适于生成水膜的网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处理件上设有多个散风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为滑块,所述活动件的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件驱动所述滑块移动。从而驱动件占用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能够准确控制活动件的活动量,保证出风处理件能移动到位。

具体地,所述机体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滑块沿所述室内出风口活动的轨道。从而轨道可限制滑块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范围,轨道还能起到支撑活动件和出风处理件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用户位置检测件为红外探测仪。从而探测准确且耗能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控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用户位置检测件检测用户的活动范围;当用户的活动范围满足设定条件时,计算出对应用户活动范围的目标区域;控制所述活动件活动以带动所述出风处理件移动,将处理后的风吹向所述目标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将吹向目标区域的局部风量进行柔化以及其他舒适性处理,实现了既能将能量集中有效地利用于目标区域内,又不会因为出风直吹目标区域导致不舒适感。同时,这种有针对性的局部出风处理模式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节约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条件为用户在半径小于等于设定半径的第一设定区域内活动,且用户位于所述第一设定区域内的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条件为用户在预设的第二设定区域内活动,且用户位于所述第二设定区域内的时间超过第二设定时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室内出风范围分布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中活动件及其驱动件、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中活动件及其驱动件、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示例中活动件及其驱动件、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示例中活动件及其驱动件、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中活动件及其驱动件、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中活动件及其驱动件、传动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1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在局部出风模式控制的设定条件及目标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机体1、室内出风口11、导风板12、收纳空间13、电控区域14、

室内换热器2、冷凝水接水盘21、室内风轮22、

活动件30、滑块301、驱动件31、电机311、传动件32、丝杠321、齿轮322、齿条323、带轮324、传送带325、主动杆326、从动杆327、轨道33、

出风处理件4、加湿件41、网孔411、散风孔421、

用户位置检测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如图2-图4所示,包括:机体1、导风板12、活动件30、出风处理件4、用户位置检测件6和电控装置。

机体1上设有室内出风口11,导风板12可转动地设在机体1上,导风板12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室内出风口11。空调器100还包括设在机体1内的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轮22,室内风轮22用于将流经室内换热器2的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1处吹出。

活动件30可活动地设在机体1上。出风处理件4与活动件30相连,且活动件30带动出风处理件4在室内出风口11内移动。用户位置检测件6用于检测用户的活动范围,电控装置分别与用户位置检测件6和活动件30电连接,且用户位置检测件6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活动件30调节出风处理件4的位置。用户位置检测件6可如图3所示设置在机体1上,用户位置检测件6也可设在其他位置处。

用户位置检测件6可检测到用户所在位置,电控装置可根据用户所在位置调整出风处理件4在室内出风口11内的位置。当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某一位置处时,室内出风口11从出风处理件4处吹出的风经过了处理,这部分处理后的风可吹向用户或者用户周围的小范围区域内。

出风处理件4的设置可对局部出风进行柔化处理,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和健康度,还能适度降低能耗。

具体而言,以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场景为例,当用户在观看电视时,用户仅在电视机前的小范围空间内长期活动,或者用户长期静坐不动。如图1中的用户长期静坐在沙发上的A位置处,空调出风正对用户头顶,容易造成不适。

而通过设置用户位置检测件6可检测出用户恰在A位置,然后空调器100计算出正对A位置的出风位置。之后出风处理件4可移动到该出风位置。如图1中,对应A位置的出风位置在室内出风口11的a处,出风处理件4可根据该计算结果移动至a位置。这样,室内出风口11从a位置处的出风正对用户吹出,且吹向用户的出风是经过出风处理件4处理过的。

在出风处理件4置于室内出风口11中时,由于其阻力作用,使得其遮挡部分出风量减少,同时出风速度降低,可达到气流柔化作用。当然,出风处理件4还可进行其他方式的处理,增加空调器100的附加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因出风处理件4的设置,出风阻力加大,室内风轮22吹风需要消耗更多的能耗,且产生更多噪音。如果将出风处理件4设置在整个室内出风口11处,即如图1中b位置和c位置也遮挡出风处理件4,但b、c位置处出风不朝向用户直吹,那么b、c位置处出风处理不仅没有必要且会产生过多能耗。而且当出风处理件4附加了其他处理功能,如填加精油、药剂等,在b、c位置处填加精油、药剂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当然,有的空调器100中导风板12的转动角度可调,可通过调整导风板12的转动方向来控制出风方向,以将空调出风集中在用户所在的区域内。但是导风板12的作用仅在于对室内出风的方向的导引,相关技术中公开的导风板受结构限制,即使调整了导风方向出风范围仍较广,不能对局部出风进行导引。

仍以图1中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当用户长期静坐在沙发上的A位置处时,导风板12可转动并减小出风范围。导风板12可将空调器100的出风方向调整至朝向A位置的方向,但是受导风板12的结构限制,调整后空调器100的出风范围大体在B区域。相较于用户所在的A位置而言,B区域面积较大,因此将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正对A位置出风的a位置,那么直吹用户的出风是经过出风处理件4处理过的,用户感受到的气流得到了柔化,而不直吹A位置的出风保持不变,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需要局部出风处理时,出风处理件4设在室内风轮22与室内出风口11之间,以对直吹人体的局部风量进行柔化以及其他舒适性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室内出风口11处设置位置可移动的出风处理件4,从而可对室内出风进行局部处理,通过设置用户位置检测件6,出风处理件4能根据用户位置调整处理位置,当用户处于小范围活动状态时,可对直吹人体的局部风量进行柔化以及其他舒适性处理,实现了既能将能量集中有效地利用于用户所在的小范围内,又不会因为出风直吹用户导致不舒适感。同时,这种有针对性的局部出风处理模式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节约能源,且结构简单、有效、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活动件30的驱动形式有多种,例如,活动件30的驱动件31可为气动泵(图未示出),活动件30固定在气动泵的活塞杆上,这样在气动泵运行时,活动件30可随活塞杆往复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动件30的驱动件31优选电机311,从而驱动件31占用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可靠性好,能够准确控制活动件30的活动量,保证出风处理件4能移动到位。下文均以驱动件31为电机311为例进行说明,参照图5-图10描述电机311驱动活动件30活动的各种结构形式。

另外,在图5-图10的各示例中,活动件30为滑块301,电机311通过传动件32驱动滑块301移动。

有利地,机体1上还设有与滑块301配合的轨道33,从而轨道33可限制滑块301的滑动方向和滑动范围,轨道33还能起到支撑活动件30和出风处理件4的作用。有的一些示例中,滑块301与出风处理件4形成为一体件,轨道33与出风处理件4相配合相当于轨道33与滑块301相配合。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传动件32为丝杠321,丝杠321的一端与电机31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滑块301上设有螺纹孔,滑块301通过螺纹孔外套在丝杠321上,活动件30与传动件32构成丝杠-螺母结构。电机311驱动后带动丝杠321转动,从而带动滑块301沿图中箭头方向移动。

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6所示,传动件32包括齿轮322和齿条323,齿轮322与电机31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齿条323与齿轮322相啮合,滑块301固定在齿条323上。电机311驱动后带动齿轮322转动,从而带动齿条323移动,并带动滑块301沿图中箭头方向移动。

在又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7所示,传动件32包括至少两个带轮324和传送带325,至少一个带轮324与电机311相连,传送带325与带轮324相配合,滑块301固定在传送带325上。电机311驱动后带动带轮324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325绕带轮324回转,进而带动滑块301沿图中箭头方向移动。在该示例中,与轮传动配合的不限于传送带325,如传送带325可被履带、传动绳替换。或者带轮324可被链轮替换,传送带325可被传动链替换。

在再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8所示,传动件32包括连杆结构,连杆结构中有主动杆326和从动杆327,电机311与主动杆326连接以驱动主动杆326转动,主动杆326转动后可带动从动杆327连杆所在平面内移动,滑块301固定在从动杆327上,从而滑块301可沿图中箭头所示的两个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连杆结构可具有多种变化形式,在图8中两个平行杆带动从动杆327移动,在图9中单链杆带动从动杆327活动,且从动杆327配合在轨道33上以限制在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如图10中,连杆结构与滑块301结合组成连杆-滑块结构,主动杆326转动后可带动滑块301沿轨道33滑动。

当然,活动件30的驱动结构可不限于上述示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出风处理件4对室内出风的局部处理方式有多种,下面结合图2-图4所示的两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00,描述两个具体实施例中出风处理件4及其相关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不同实施例中相同的标号表明相同的部件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当然,下文实施例描述过程中,如果导风板12的导风方向可调时,可设定当用户在小活动范围状态时,导风板12均已将出风方向调至用户的活动区域处。

实施例一

图2展示了实施例一的空调器100的结构,实施例一中空调器100为分体式空调器,出风处理件4设在室内机上,实施例一中的机体1指的是室内机机体。

如图2所示,出风处理件4上设有多个散风孔421,出风处理件4相当于一块气流均布板。当出风处理件4置于气流前方时,空调出风流经多个散风孔421,多个散风孔421对穿过它的气流具有减速、均匀化的作用。当该气流均布板置于室内出风口11中间时,由于其阻力作用,其遮挡部分出风量减少,同时出风速度降低,以达到气流柔化作用。

出风处理件4对具体风量的减少量和速度减小量的影响作用,与出风处理件4的具体结构和开孔率等参数有关,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多个散风孔421的孔径大小可相同,多个散风孔421的孔径大小可不同。另外,多个散风孔421的孔壁的延伸方向可相平行,多个散风孔421的孔壁的延伸方向也可呈一定夹角,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施例一中,出风处理件4选用塑料件。

在实施例一中,活动件30与出风处理件4形成为一体件,活动件30可沿左右方向平行移动。

实施例一中,活动件30的驱动件31为电机311,传动件32包括齿轮322和履带(图未示出),活动件30固定在履带上。当电机311带动齿轮322转动时,与齿轮322相啮合的履带绕转,履带上出风处理件4与履带同步沿水平方向移动。电机311的正转和反转分别带动出风处理件4向左和向右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滑块301上端可连接履带,与履带同步运动,滑块301下端可连接轨道33,可在轨道33上自由滑动。或者,滑块301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轨道33,轨道33用来限定滑块301的滑动区间,轨道33位于贯流风轮和室内出风口之间。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2所示,机体1内设有与室内出风口11间隔开的收纳空间13,当空调器100不需局部出风处理时,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收纳空间13内。

如图2中,机体1的前面板左侧下方为室内出风口11,机体1的右侧下方在前面板后形成收纳空间13,机体1的右侧上方为电控区域14,出风处理件4在收纳时位于电控区域14的下方。也就是说,出风处理件4具有关闭状态,即当将其移动至电控区域14下方的收纳空间13内时,出风处理件4不会对原有的空调出风产生影响。

综上,在实施例一中,电机311由室内机电控装置控制,由电控装置接收用户位置检测件6获取的用户位置信息并判断用户状态,然后计算出对应用户的位置。之后,电控装置输出信号来控制电机311启停,从而控制出风处理件4的左右移动直至移动至该位置。

该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步骤为:当用户位置检测件6获取用户位置,并且用户在该位置处保持一段时间未发生变化时,则判断为用户进入小活动范围状态。通过用户的位置、室内出风口11的位置、空调出风方向,可以通过电控装置计算获得直吹人体风量在室内出风口11所处的位置,然后电控发出指令控制电机311启动,将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该位置处。如图1中,电控装置获得用户已在位置A处静坐10min的信息后,判定用户进入小活动范围状态。然后电控装置计算出直吹A位置的风在室内出风口11所处的位置为a,然后电控装置控制电机311运转以将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a处。

该实施例所采用出风处理件4为塑料材质的气流均布板,使用过程中能量消耗小,具有所占空间小、附加成本少、使用可靠等优点。该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定位、柔化空气处理过程,具有智能、舒适的优点。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后期的设计优化,出风处理件4可具备更多的舒适性优化功能,如加湿功能、增加芳香剂、药剂、负离子等功能。

下面以图3和图4中出风处理件4附增加湿功能为例,描述实施例二中出风处理件4的结构,即实施例二中出风处理件4为加湿件41。

这里,实施例二的空调器100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空调器100结构大体相同,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

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二中,出风处理件4为亲水性材料件,出风处理件4上设有多个适于生成水膜的网孔411。这样,当水沿着出风处理件4向下流动后,水会分布在整个出风处理件4上。水流过网孔411处时,网孔411上形成水膜。当出风处理件4置于室内出风口11内时,室内出风流经网孔411并带走水汽,使得处理后的出风湿度增加。

虽然在图3和图2的示例比较后可以看出,网孔411的孔径明显小于散风孔421的孔径,但是,实施例二中网孔411的孔径的大小可不限定,只要能在网孔411上形成水膜即可。当然加湿件41上水膜的形成效率,与加湿件41的具体结构和开孔率等参数有关,这里不详述。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空调器100内设有用于盛接室内换热器2的冷凝水的冷凝水接水盘21,出风处理件4与冷凝水接水盘21相连,这样可回收利用空调器100内的冷凝水,冷凝水无需外排,且利用冷凝水加湿,空调器100也无需另外加水,简化了结构,解决了用水来源的问题。

图3中,出风处理件4呈中空多面体网状结构,并采用亲水材料制成,出风处理件4通过吸水通道连接至冷凝水接水盘21,引入冷凝水接水盘21内的冷凝水,出风处理件4呈在表面形成水膜,从而对穿过的气流同时具有柔化和加湿的作用。

在实施例二中,活动件30与出风处理件4形成为一体件,出风处理件4通过上方轨道33的上端连接冷凝水接水盘21,以引入室内换热器2的冷凝水来实现其功能。

当然,实施例二中,出风处理件4的结构可不限于中空多面体网状结构,出风处理件4还可为海绵等吸水件,当吸水件吸收水份,吸水件伸入到室内出风口11处,流经的气流也能带走吸水件中的水份,也能起到加湿的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出风处理件4附加增加芳香剂、药剂等功能,出风处理件4可采用实施例二中加湿件41的结构,加入出风处理件4上的水中可填加芳香剂、药剂,这样流经的出风带走出风处理件4的含有芳香剂、药剂的水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器100启动后,空调器100可自动开启局部出风处理模式。即在空调器100启动后,用户位置检测件6及活动件30的驱动件31自动开启。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空调器100的遥控器(图未示出)上设有用于控制用户位置检测件6及活动件30的运行状态的第一遥控部。这样一来,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开启局部出风处理模式。

如在一个具体应用示例中,第一遥控部为设置在遥控器上的按键。当用户从户外进入室内后,如果用户预测到自已接下来的活动范围将很大,则空调开启后用户不动作。如果用户预测到自已接下来的活动范围将很小,则空调开启后用户可按动按键以开启用户位置检测件6和活动件30。用户位置检测件6和活动件30开启后,活动件30的驱动件31按照检测到的用户位置,将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正对用户出风的位置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的遥控器上可设有用于控制活动件30的运行的第二遥控部。这样,用户可手动通过遥控器控制活动件30的活动,如控制电机311启停,从而使得活动件30带动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正对用户出风的位置处。这样一来,出风处理件4控制更加多元化,增加设计丰富性。

以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当用户坐在沙发的A位置处观看电视时,如果用户预测到自己将待在A位置较长时间,用户可通过第二遥控部控制活动件30的活动,控制出风处理件4的移动。

这里,用户可通过风感、湿感等途径判断出风处理件4是否移动到位。仍以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假设出风处理件4初始状态为位于收纳空间13内,收纳空间13位于室内出风口11的右侧,第二遥控部包括左键、右键和复位键。当用户坐在A位置处时,用户可按动遥控器上左键以控制出风处理件4向左移动移出收纳空间13。当用户感受到吹向自己的风风感不同时,表明出风处理件4接近a位置处,之后通过感受风速的变化来判断出风处理件4位置是否正处于直吹风量出口处,并配合左键和右键将出风处理件4移动到合适位置处。如果用户要离开A位置,用户可通过按动复位键,控制活动件30的驱动件31动作,将出风处理件4自动收回收纳空间13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位置检测件6为红外探测仪,从而探测准确且耗能低。红外探测仪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红外探测仪的结构,当然,用户位置检测件6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其他可探测位置的器件,如声纳探测仪等。

空调器100内的室内换热器2、室内风轮22、电控装置及其他结构已为现有技术所公开,这里不再说明。

下面参照图1和图11、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空调器100的结构已由上述实施例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用户位置检测件6检测用户的活动范围;

当用户的活动范围满足设定条件时,计算出对应用户活动范围的目标区域;

控制活动件30活动以带动出风处理件4移动,将处理后的风吹向目标区域。

也就是说,当用户的活动范围满足设定条件时,可根据需要开启局部出风处理模式,使得空调吹向目标区域的出风经出风处理件4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将吹向目标区域的局部风量进行柔化以及其他舒适性处理,实现了既能将能量集中有效地利用于目标区域内,又不会因为出风直吹目标区域导致不舒适感。同时,这种有针对性的局部出风处理模式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节约能耗。

这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有多种,下面结合不同示例描述不同的具体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条件为用户在半径小于等于设定半径的第一设定区域内活动,且用户位于第一设定区域内的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

为方便理解,以图12的示例为例进行说明。该示例中,空调器100预设了设定半径为0.5米,第一设定区域为半径0.5米的圆区域,第一设定时间为5分钟。当用户进入室内任意活动后,用户位置检测件6开始实时检测用户的活动轨迹L。

假设在图12的示例中,用户位置检测件6检测出从上午10:00到10:05这段时间内,用户在室内的活动轨迹L位于区域X内,区域X的半径小于0.5米。即用户从上午十点之后的五分钟内,用户的活动范围大小不超过第一设定区域的大小。则空调器100控制活动件30于10:05开始活动,将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正对目标区域的位置。

其中,目标区域可以由空调器100预先设定,目标区域也可以是用户所在位置。如上述图12所示示例中,从上午10:00到10:05用户沿活动轨迹L行走,在10:05时,用户行走至d点,那么从10:05开始,出风处理件4的目标区域可为用户所在的d点。

目标区域也可以是用户活动的区域X的中心,如上述示例中,从10:05开始,出风处理件4的目标区域是在10:00到10:05这段时间内测定的用户的活动区域X的中心区域O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条件为用户在预设的第二设定区域内活动,且用户位于第二设定区域内的时间超过第二设定时间。

为方便理解,仍以图12的示例为例进行说明。该示例中,空调器100预设了第二设定区域为沙发区域U和床区域W,第二设定时间为10分钟。那么当用户进入室内任意活动后,用户位置检测件6开始实时检测用户的位置。假设在当下用户位置检测件6检测出从21:00到21:10这段时间内,用户的活动范围在床区域W内,即用户从晚上九点开始在床上停留了十分钟,则空调器100控制活动件30开始活动,将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正对目标区域的位置处。

该示例中,目标区域可以是在21:00到21:10这段时间内检测到的用户所在位置,目标区域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床头。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提出,是针对用户处于小活动范围状态时的出风方案的优化。

这里,小活动范围状态,是指用户长期(如10分钟以上)保持在使用空间内的一个小范围内活动(或是静止)的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为进行局部出风模式,空调器100的运行包括用户状态判断模块、定位模块、空气处理模块以及驱动模块。

其中,用户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小活动范围状态,并给出第一指令。

定位模块用于获得用户活动范围所在位置,并定位直吹人体风量在室内出风口11处的位置,在获取第一指令后发出第二指令。

空气处理模块用于对直吹人体风量进行处理,以获得预期效果。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空气处理模块至第二指令所指的位置。

假如空调器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空调器100的结构,用户状态判断模块可由电控装置和用户位置检测件6执行,电控装置根据用户位置检测件6的检测结果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小活动范围状态。如果电控装置判断出用户处于小活动范围状态,电控装置发出的第一指令为开启局部出风处理模式。如果电控装置判断出用户未处于小活动范围状态,电控装置发出的第一指令为关闭局部出风处理模式。

对应上述空调器100的结构,定位模块由电控装置执行,当第一指令为开启局部出风处理模式时,电控装置根据用户所在位置、室内出风口11的位置、空调出风方向,计算出直吹人体风量在室内出风口11处的位置,然后发出第二指令。此时第二指令为: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计算出的位置。

对应上述空调器100的结构,空气处理模块由出风处理件4执行,驱动模块由滑块301及其电机311、传动件32执行,电机311在收到第二指令后运行,通过正转或者反转将出风处理件4移动至上述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有智能、舒适的优点,且简单易用,成本低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