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及纵剖干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9158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及纵剖干燥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干燥方法,具体涉及白及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e(Thunb.ex A.Murray)Rchb.f的干燥块茎,具有补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用于治疗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烫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和乳头裂等。因此素有必涩而收,入肺止血,生肌治疮外科最善之称。白及作为一味大宗药材,除了中药处方以外,制药工业需求巨大(高档化妆品、白及冲剂、小儿胃康宁等),日韩目前从我国大量进口,导致药材价格迅速攀升,目前已达800元/kg,超过了三七、天麻等名贵药材的价格,经济价值显著。

然而,产地调查发现,药农的白及加工技术和流程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特别是干燥环节,成为制约白及药材加工效率和商品药材品质的关键因素。由于干燥手段和方法的随意性,导致白及药材加工时的燃料、时间耗费较大

目前药农对白及加工存在三种干燥方式:1、洗净泥沙除去须根,然后直接晒干,耗时7-10天不等;2、洗净泥沙除去须根,然后用开水汆几分钟,再烘干或者晒干,烘干用柴灶或者燃烧煤炭,耗时一天左右,遇阴雨低温天气需2-3天;3、和第二种方法相似,只是将开水汆几分钟变为上锅蒸几分钟。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白及的基源规定中收载的药材加工方法,基本源自方法2和方法3。上述三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1、第一种方法:晒干耗时较长,受天气制约大,同时由于白及含有胶质较丰富,脱水效果很差,药材存储时间稍长就容易霉烂变色(断面发褐、发黑)。2、第二、三种方法虽然干燥时间缩短,脱水效果较好,但耗用燃料较多,成本高,而且温度不易控制,药材糊化变色情况仍然很普遍,而且第二种方法汆水可能溶解损失部分有效成分,不及第一种。

公开号为:CN105125866A的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白及干燥方法,该方法是在蒸制后对白及药材打孔,然后烘干。虽然打孔增加了水分蒸发孔道,缩短了干燥时间,提高了干燥效率,但是打孔较为费工,而且据药商反应,药材孔眼容易被误认为虫蛀所致,影响药材外观,降低卖相和价格。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白及干燥方法。

本发明白及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蒸制:取新鲜白及,清洗,蒸制4-8min,晾凉;

(2)纵剖:沿白及中轴线纵剖,将白及一分为二;

(3)干燥:在75-80℃条件下干燥,即可。

本发明新鲜白及,是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新鲜块茎。

步骤(1)中,蒸制的温度为98℃。

步骤(1)中,蒸制的时间是8min。

步骤(3)中,干燥时间是6-12h,优选干燥的时间是7-9h;进一步优选干燥的时间是8h。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白及。

综上,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外观优良的白及,同时工艺步骤简单,处理时间短,成本低廉,工业应用前景优良。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白及的干燥方法的流程图。

图2白及蒸后干燥折干率。

图3是在75℃下烘干的A、B、C三种白及处理方法的折干率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白及的干燥方法的干燥后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白及的干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及的干燥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清洗去须根

将新鲜白及用清水洗净泥沙,用剪刀修剪去除须根,避免刀割及徒手扯拽伤及白及块茎。

(2)蒸制冷却

将洗净的新鲜白及进行准确称重后放入蒸箱蒸制8分钟,蒸制温度为98℃,取出,晾凉冷却。

(3)纵剖加工

用刀片沿白及的中轴线对称纵剖,即药材开片,一分为二,剖面仍然保持白及药材的“三叉”性状特征。

(4)恒温干燥

将纵剖后的白及放入75℃的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9小时。

实施例2本发明方法的筛选实验

1、实验方法

白及药材:新鲜去须根药材,产地四川崇州,经鉴定为白及Bletilla striate(Thunb.ex A.Murray)Rchb.f。

称取100克新鲜白及药材,分别置于蒸锅中蒸制1、2、3、4、5分钟,蒸制温度为98℃,捞出沥干,用刀片沿白及的中轴线对称纵剖,即药材开片,一分为二,然后干燥,干燥温度为80℃,间隔取样时间和观察。

折干率=烘干药材质量/新鲜药材质量×100%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折干率,在根据计算出的折干率绘制出折干率曲线,最后根据绘制的折干率曲线确定白及干燥的最佳时间与最佳温度及干燥方法即确定白及适宜的干燥工艺。

2、实验结果

将白及去须根在蒸锅中蒸不同时间再在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结果如下图2所示:

本发明蒸制时间为4-8分钟,可以制备得到性质优良的白及,其中,最优选蒸制的时间为8分钟;

本发明干燥时间为6-12h,优选为8h。

因此,采用发明方法:即先将白及新鲜药材在蒸锅中蒸8分钟,取出沥干表面水分后在80℃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8个小时,得到干燥的白及药材性质优良。

以下用实验例的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采用直接烘干、打孔烘干和采用本发明的纵剖烘干三种烘干方式对比研究:

1.1试验材料和方法

1.清洗去须根:将白及药材用清水洗净泥沙,用剪刀修剪去除须根,避免刀割及徒手扯拽伤及白及块茎。

2.蒸制冷却:将洗净的白及药材进行准确称重后同时放入蒸箱蒸制8分钟,蒸制的温度是98℃,取出,晾凉冷却。

3.处理加工:将白及药材进行分组。A组进行直接烘干,不做加工。B组进行打孔烘干,用竹签对白及进行穿孔(根据重量确定打孔数,每100g 10个孔)。本发明纵剖烘干法记为C组,用刀片将白及进行纵剖。C组与A、B组进行对比,B组及C组加工操作同时进行。

4.恒温干燥:选取A、B、C组同时放入75℃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9小时。

1.2试验结果

从图3中可以看出,采用纵剖烘干的白及干燥速率明显比直接烘干和打孔烘干的白及干燥速率要高,并且8小时后,采用纵剖烘干的白及药材折干率曲线基本已呈一条直线而另外两种烘干方法的折干率曲线仍呈明显下降趋势。因此,白及的干燥以纵剖烘干较好。

表1直接烘干法、打孔烘干法和纵剖烘干法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与直接烘干和打孔烘干法相比:采用本发明纵剖烘干法的白及药材干燥时间最短;相对于打孔法,对称纵剖操作更加简化且容易标准化,使干燥时间明显减短,节约了烘干成本,剖面色泽类白,显著改善了白及商品药材外观,使商品药材卖相更佳。

采用发明方法:即先将白及新鲜药材蒸8分钟,取出沥干表面水分后在75℃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8-9个小时,得到的干燥白及药材性质优良,其中,干燥8h时,药材水分低于15%,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白及药材水分检查项规定,因此优选干燥8h。

同时,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白及干燥方法可以制备得到性质优良的白及药材,并且干燥时间短,成本低廉。

综上,本发明方法可以制备得到性质优良的白及,且工艺步骤简单,处理时间短,成本低,工业应用前景优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