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风机联动式除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72145发布日期:2019-07-27 09:47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空调的风机联动式除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讲是空调的风机联动式除霜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风机驱动空气与盘管换热,空气被盘管吸热后容易形成霜层覆盖在盘管上。为保证换热效率,就必须进行除霜处理。常规的除霜方法是将四通换向阀换向,且关闭室内风机,进入除霜模式,利用压缩机直接将高温高压冷媒输送到室外换热器来融化霜层。

现有技术的除霜方法存在以下几个弊端。首先,现有技术一般是根据盘管温度、压缩机排气压力、运行时间等因素来判断是否结霜的,但因为系统的反应和控制反馈都存在滞后性,所以往往到了霜层已经积累到一定厚度,对换热效果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以后才判定除霜,即不能及时判定除霜;而正是由于不能及时判定除霜,所以到了制热周期的后期,霜层往往越来越厚,甚至导致很难完全化霜,换热效率也自然不会很高;况且,现有技术对除霜的时间上,也没有准确的设定,往往是通过经验来估设一个除霜的时间,这就出现了两难的尴尬,除霜时间过长,房间长期不能制暖会降低用户体验,除霜时间过短又导致化霜不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精准判定是否进入除霜模式的空调的风机联动式除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的风机联动式除霜方法,其步骤包括:

空调运行时,检测室外风机的实际电流值I,

且提出一个电流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函数

ΔI/Δt=Kn,

时刻监测Kn值,一旦发现Kn≥除霜警戒值N后,机组进入除霜模式。

上述判定的原理为,随着霜层在换热盘管上的加厚,回风阻力自然会变大,风机的实际工作电流也随之出现明显的变化,根据风机工作电流和时间做一条曲线发现,正常状况下该曲线比较平滑,而当结霜导致电流骤变,曲线会骤然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其曲率也就是Kn自然会增大,所以当Kn忽然超过某个设定警戒值后,就可以判定结霜。

本发明空调的风机联动式除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控制方法,利用电流的变化来判定是否结霜,采用电流这个参数比现有技术的其他参数反馈时间短、响应速度快,故判断结果精确快速,保证了及时除霜,保障了机组的换热效率;而且,因为除霜及时,霜层不会堆积,自然避免了制热周期后期化霜不净的尴尬。

作为优选,提出一个霜层厚度h和风机实际电流I的函数

I=K1×h2+K2×h+c

其中,K1和K2为修正系数,c为风机的额定电流;

根据实际电流I换算出霜层厚度h后,根据h×Km=T换算出除霜时间,

再根据除霜时间除霜。

这样,根据上述方法,能精确判断出霜层的厚度,进而精准换算出除霜的时间,针对性极强的进行除霜,既确保了能够有效彻底的除霜,又避免了化霜时间过长导致房间供暖不足,优化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的风机联动式除霜方法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室外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空调的风机联动式除霜方法,其步骤如下。

空调运行时,检测室外风机1的实际电流值I,

且提出一个电流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函数

ΔI/Δt=Kn,

时刻监测Kn值,一旦发现Kn≥除霜警戒值N后,判定需要除霜,机组进入除霜模式。其中,N为0.1-0.15,优选0.12。

判定需要除霜后,提出一个霜层厚度h和风机实际电流I的函数

I=K1×h2+K2×h+c

其中,K1和K2为修正系数,c为风机的额定电流,每台风机不同,额定电流就不同,一般风机的额定电流在风机电动机的铭牌上有标示;而K1为0.1-0.2,优选0.14;K2取值0.25-0.5,优选0.37。

根据实际电流I换算出霜层厚度h后,根据h×Km=T换算出除霜时间,其中,h单位为mm,T单位为s,Km为300-500,优选360。

再根据除霜时间除霜。

当然,本发明不仅仅限于通过实际电流来判定是否除霜及换算除霜时间,由于室外风机1的工作电压不变,故也可以利用室外风机1的实际功率来判断是否需要除霜并换算除霜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