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建筑的排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2444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建筑的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大多数附有地下室,有些多层地下室埋深十多米以下。人们在地下室内有冬暖夏凉的感觉,这是因为在地层深处不受地球表面大气变化的影响,常年保持温度在17-20度之间。所以通过四周围护结构传给室内的冷、热量也比较稳定。而室外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在变化。而在地面建筑处于施工阶段室内温度通常比室外低2-3度。当室外空气温度为35度时,室内温度在32度左右。可以看出,地面建筑室内温度与地下室内温度相比有8-10度的温差。

由于地下室处于地下,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通风,而传统的通风设备多采用排风扇等设备,通风方式粗放,效果差,对于地下室的空气流动、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的监测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建筑的排风装置,通过逻辑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单元的监测,利用风机强制送风,同时采用加热檀香的的设备和过滤器,送风无异味,健康环保,而在排风通路中,采用过滤器和单向阀,避免排风扇不工作时的气流倒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建筑的排风装置,包括单向阀A、排风扇、单向阀B、过滤器A、传感器单元、灰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流传感器、单向阀C、清新剂加热罐、风机、过滤器B和逻辑控制单元,所述逻辑控制单元与所述排风扇、风机、清新剂加热罐和传感器单元相连构成控制通路,所述灰尘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流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单元内且其处于地下室内,所述单向阀A、排风扇、单向阀B和过滤器A依次相连构成排风通路,所述单向阀C、清新剂加热罐、风机和过滤器B依次相连构成进风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传感器采用霍尼韦尔数字式气流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清新剂加热罐采用书房用檀香与电阻丝加热的罐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灰尘传感器采用夏普gp2y1010auof灰尘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与所述排风扇的额定功率均为100W。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A和所述过滤器B均采用静电驻极空气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逻辑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单元的监测,利用风机强制送风。

2、本实用新型采用加热檀香的的设备和过滤器,送风无异味,健康环保。

3、本实用新型的排风通路中,采用过滤器和单向阀,避免排风扇不工作时的气流倒灌。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单向阀A,2-排风扇,3-单向阀B,4-过滤器A,5-传感器单元,6-灰尘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气流传感器,9-单向阀C,10-清新剂加热罐,11-风机,12-过滤器B,13-逻辑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建筑的排风装置,包括单向阀A1、排风扇2、单向阀B3、过滤器A4、传感器单元5、灰尘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气流传感器8、单向阀C9、清新剂加热罐10、风机11、过滤器B12和逻辑控制单元13,逻辑控制单元13与排风扇2、风机11、清新剂加热罐10和传感器单元5相连构成控制通路,灰尘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和气流传感器8安装在传感器单元5内且其处于地下室内,单向阀A1、排风扇2、单向阀B3和过滤器A4依次相连构成排风通路,单向阀C9、清新剂加热罐10、风机11和过滤器B12依次相连构成进风通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气流传感器8采用霍尼韦尔数字式气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清新剂加热罐10采用书房用檀香与电阻丝加热的罐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灰尘传感器6采用夏普gp2y1010auof灰尘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风机11与排风扇2的额定功率均为100W。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过滤器A4和过滤器B12均采用静电驻极空气过滤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