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元件为扭曲椭圆管的闭式暖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12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元件为扭曲椭圆管的闭式暖风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厂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元件为扭曲椭圆管的闭式暖风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发电行业主要采用燃煤方式来获得电力,而电厂燃煤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是现阶段的研究和改造热点之一。目前有诸多电厂存在排烟温度过高的问题,或者需要降低某一级设备(如除尘器、烟囱等)的入口温度,因此需要在某一段烟道中增加受热面来降低烟气温度,电厂锅炉普遍采用的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就是典型的烟气余热利用方式。现阶段的电厂改造中,常在尾部烟道中加装热媒水管式换热器,用于加热脱硫后净烟气(MGGH)、加热冷二次风(暖风器)、加热给水(给水加热器)等用途,成为目前电厂锅炉余热利用改造的热点。

热媒水管式换热器的布置方式一般采用直管或蛇形管,换热元件有光管、螺旋鳍片管、H型鳍片管等,由于光管的换热能力远小于鳍片管,所以鳍片管式换热器采用较多。但是鳍片管也广泛存在积灰严重、易结垢、酸腐蚀等问题,受热面需要频繁吹灰来维持运行,或者存在烟气侧压降过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受热面积灰较少的用于电厂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如何加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能力,同时又不增加受热面积灰、结垢倾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换热元件为扭曲椭圆管的闭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锅炉热烟道内的热端换热器和布置在冷风道内的冷端换热器,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上的换热管均为扭曲椭圆管,扭曲椭圆管为一种用截面积为椭圆形的直管沿轴向扭曲而成的螺旋管。

优选地,所述的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之间形成闭式循环,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热媒水循环泵,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的热媒水出口和入口均设有测温装置,所述的热媒水循环泵的出口和入口均设有压力检测 装置,热媒水循环泵的入口设有流量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热端换热器的出口设有再循环旁路,再循环旁路上设有流量检测装置和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的扭曲椭圆管在热端换热器和冷端换热器内的布置形式为蛇形管形式或直管形式。

优选地,所述的蛇形管形式布置的扭曲椭圆管上的两侧设有悬吊装置,扭曲椭圆管上与悬吊装置的连接处为圆管。

优选地,所述的扭曲椭圆管的间距等于扭曲椭圆管截面的长轴长度;相邻的扭曲椭圆管长轴部位通过周期性接触点相互支撑,短轴部位相对应形成间隙。

优选地,所述的冷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之间的管道与补水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补水装置的出口设于热媒水循环泵的入口处。

本实用新型使用一种换热系数大于光管,同时又不容易发生积灰、结垢的换热元件(即扭曲椭圆管),加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能力,并减少受热面的积灰和结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换热元件为扭曲椭圆管的闭式暖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蛇形管形式的热端换热器(或冷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直管形式的热端换热器(或冷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换热元件为扭曲椭圆管的闭式暖风器,如图1所示,其包括布置在冷风道和热烟道内的闭式暖风器,分为布置在锅炉热烟道内的热端换热器1和布置在冷风道内的冷端换热器3,热端换热器1和冷端换热器3通过热媒水形成闭式循环,冷端换热器3和热端换热器1的热媒水出口和入口装有共4个测温装置6。冷端换热器3和热端换热器1中间设置热媒水循环泵2,通过热媒水循环泵2提供循环压头,当闭式循环中的热媒水由于泄漏等原因流量不足时,可通过补水装置5补充热媒水。热媒水循环泵2的入口装有压力检测装置8和流量检测装置7,热媒水循环泵2出口装有压力检测装置8,用于监测热媒水循环泵2出口和入口这两个关键点的压力和流量。在热端换热器1的热媒水出口设置 再循环旁路,旁路上装有流量检测装置7,在打开再循环旁路上的调节阀4时可监测再循环水量并加以控制。

热端换热器1和冷端换热器3的换热管采用一种用截面积为椭圆形的直管沿轴向扭曲而成的螺旋管,称为扭曲椭圆管9。

热端换热器1和冷端换热器3内的扭曲椭圆管9可布置成如图2-1所示的蛇形管形式,也可布置成如图2-2所示的直管形式。如布置成蛇形管式,则需要在悬吊点11处设置成圆管,在圆管处可设置悬吊装置。扭曲椭圆管9的间距等于扭曲椭圆管9截面的长轴长度,相邻的扭曲椭圆管9长轴部位通过周期性接触点10相互支撑,短轴部位相对应形成间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