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穿过式节流隔板与D型集流管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041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穿过式节流隔板与D型集流管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通道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半穿过式节流隔板与D型集流管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节流均配冷媒,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中需要设置若干个隔板。现有技术中,参看图1~3,D型集流管中的节流隔板通常由圆弧段、平行段、端头段依次一体构成,在D型集流管的直边底上开设端头插口,其中圆弧段的圆弧半径r与D型集流管的圆弧边内底的半径R1相等,平行段的宽度d1与D型集流管的内腔宽度D1相等,端头段的宽度d2与端头插口的宽度D2相等,装配后节流隔板的圆弧段抵靠在D型集流管的圆弧边内底上,端头段插接在端头插口上,平行段位于D型集流管的内腔中,这种结构的缺点是,装配时节流隔板会摆动,难能确保圆弧段的边缘全部抵靠在D型集流管的圆弧边内底上,过炉钎焊时往往由于节流隔板装配不到位,边缘没有完全密合在D型集流管的内腔壁上,容易导致内漏。作为改进,参看图4~6,人们将平行段延长,将圆弧段的圆弧半径r加大到D型集流管的圆弧边外底的半径R2,并在D型集流管的圆弧边底上开设平行段插口,装配后节流隔板的圆弧段插接在平行插口上,其外端部稍穿出平行插口,端头段插接在端头插口上,平行段位于D型集流管的内腔中,这种结构的缺点是,过炉焊接后隔板凸出在D型集流管的外侧,有些场合因外观不美观而受到客户排斥,再就是D型集流管的管壁上开口较大,降低了D型集流管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半穿过式节流隔板与D型集流管的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半穿过式节流隔板与D型集流管的配合结构,所述节流隔板由圆弧段、平行段、端头段依次一体构成,所述D型集流管的直边底上开设端头插口,平行段的宽度d1与D型集流管的内腔宽度D1相等,端头段的宽度d2与端头插口的宽度D2相等,所述D型集流管的圆弧内底上,对应端头插口的位置冲压设置圆弧盲槽,节流隔板上圆弧段的圆弧半径r、圆弧盲槽的圆弧半径R2和D型集流管的圆弧内底半径R1三者的关系为R1+0.2mm≤r=R2≤R1+0.6mm,圆弧盲槽及端头插口的宽度E与节流隔板的宽度e相等,装配后节流隔板的圆弧段嵌置在圆弧盲槽中,端头段插接在端头插口上,平行段位于D型集流管的内腔中。

装配后可以将端头段铆压在D型集流管上对节流隔板进行预固定,防止过炉焊接时节流隔板在D型集流管中移位,焊接后密合性好,不易内漏;D型集流管的管壁上一侧开口,另一侧冲压圆弧盲槽,利于保证D型集流管的机械强度;过炉焊接后D型集流管的外侧没有隔板凸出,比较美观,易于被客户接受。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节流隔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D型集流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节流隔板装配在图2所示D型集流管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节流隔板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D型集流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节流隔板装配在图5所示D型集流管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节流隔板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节流隔板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D型集流管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D型集流管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弧段,2-平行段,3-端头段,4-D型集流管,5-端头插口,6-平行段插口,7-节流隔板,8-扁管,9-圆弧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7~11,一种半穿过式节流隔板与D型集流管的配合结构,所述节流隔板由圆弧段、平行段、端头段依次一体构成,所述D型集流管的直边底上开设端头插口,平行段的宽度d1与D型集流管的内腔宽度D1相等,端头段的宽度d2与端头插口的宽度D2相等,所述D型集流管的圆弧内底上,对应端头插口的位置冲压设置圆弧盲槽,节流隔板上圆弧段的圆弧半径r、圆弧盲槽的圆弧半径R2和D型集流管的圆弧内底半径R1三者的关系为R1+0.2mm≤r=R2≤R1+0.6mm,圆弧盲槽及端头插口的宽度E与节流隔板的宽度e相等,装配后节流隔板的圆弧段嵌置在圆弧盲槽中,端头段插接在端头插口上,平行段位于D型集流管的内腔中。

装配后可以将端头段铆压在D型集流管上对节流隔板进行预固定,防止过炉焊接时节流隔板在D型集流管中移位,焊接后密合性好,不易内漏;D型集流管的管壁上一侧开口,另一侧冲压圆弧盲槽,利于保证D型集流管的机械强度;过炉焊接后D型集流管的外侧没有隔板凸出,比较美观,易于被客户接受。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