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供热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1758阅读:2840来源:国知局
大棚供热热风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风炉,尤其涉及一种大棚供热热风炉。



背景技术:

目前厂房、车间、养殖业、种植业以及物料烘干普遍采用热风炉进行加热,以提高温度,但加热管吸收炉膛的热量有限,传递效率也有限;加热效率低,温热的烟灰被排出,存在大量的热流失,环境受到污染,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加热炉通过在热风炉外加装辅助的子炉以吸收烟灰中存在的能量,虽然一定程度增加了热效率,也改善了环境;但是整体设备臃肿、占地面积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增加热效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大棚供热热风炉。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大棚供热热风炉,其包括外胆和座于外胆内部的内胆;内胆右侧与外胆间设有进风通道,内胆左侧与外胆间设有上风通道,内胆上方与外胆间设有与上方通道相连的出风道,出风道的右端设有出风口;内胆下部设有炉膛,炉膛内设有并排分布的多根加热管,加热管贯穿炉膛两侧壁并分别与进风通道和上风通道相连通;内胆上部设有多组并列分布且位于炉膛上方的主集热装置,主集热装置的左端与上风通道相连通;内胆顶部与烟筒相连。

进一步的,每组主集热装置均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主集热片,主集热片的左端设有穿过内胆左侧壁并与上风通道相连通的断口。

进一步的,内胆的顶部连接有集烟水平通道,内胆的后端设有密闭的集烟U形通道,集烟U形通道的一端与集烟水平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烟筒相连通。

进一步的,集烟U形通道内设有并列分布的副集热片,副集热片的左端设有穿过集烟U形通道左侧壁并与上风通道相连通的断口。

进一步的,集烟U形通道的侧壁和底壁均为隔热混凝土。

进一步的,内胆的侧壁为耐火混凝土。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加热管直接吸收炉膛提供的热量,通过炉膛上方设置集热片吸收烟灰中剩余热量,集热片储存热量后传递至上风通道,即使炉膛熄火后,利用存储的热量提供很长一段时间的供热;内胆与外胆一体设置,整体呈长方形,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具有热传递效率高、无残存烟灰、供热时间长、成本低廉的特点。

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大棚供热热风炉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大棚供热热风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例:1.外胆,2.内胆,3.进风通道,4.上风通道,5.出风道,6.出风口,7.炉膛,8.加热管,9.烟筒,10.主集热片,11.断口,12.集烟水平通道,13.集烟U形通道,14.副集热片,15.隔热混凝土,16.耐火混凝土,17.炉条,18.底座,19.送煤口,20.进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大棚供热热风炉包括外胆1和座于外胆1内部的内胆2;内胆2右侧与外胆1间设有进风通道3,内胆2左侧与外胆1间设有上风通道4,内胆2上方与外胆1间设有与上方通道相连的出风道5,出风道5的右端设有出风口6;内胆2下部设有炉膛7,炉膛7内设有并排分布的多根加热管8,加热管8贯穿炉膛7两侧壁并分别与进风通道3和上风通道4相连通;内胆2上部设有多组并列分布且位于炉膛7上方的主集热装置,主集热装置的左端与上风通道4相连通;内胆2顶部与烟筒9相连。

工作时,通过进风通道3向加热管8送风,冷风流经加热管8中段,炉膛7内的火焰均匀分散在每根加热管8表面,加热管8内的冷风受热传递作用变为热风并从另一端口进入上风通道4,冷却的烟灰下落回炉膛7;在压差作用下,热风从上风通道4进入出风道5并从出风口6排出;炉膛7内进行热传递后的剩余热量伴随烟灰上升,经主集热装置处时,主集热装置再次将热量吸收储备,储备的热量扩散至上风通道4与加热管8流出的热风汇合,当主集热装置储存大量的热量后,即使炉膛7熄灭,利用这部分存储的热量仍然能提供很长一段时间的大棚供热;热量交换完毕的烟灰从烟筒9中排出;本申请中炉膛7与加热管8热交换后的剩余热量被吸收再利用,热传递效率高、无残存烟灰。加热管8两端固定在内胆2侧壁中,固定可靠,在火焰作用下不易变形,长久耐用;内胆2前、后壁与外胆1密封相贴,进风通道3的高度略高于加热管8的高度,这样既便于导向空气,又能合理利用空间;炉膛7底部为炉条17,外胆1下部设有中空的底座18,便于收集、卸出残渣;炉膛7的送煤口19为铰接连接;进风通道3可与带有送风机的进风管20相连,便于控制进出端的压力、控制出风温度;烟筒9可与排风机相连,便于吸出无热量的烟灰并集中处理,保护环境;内胆2与外胆1一体设置,整体呈长方形,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成本低廉。

如图1至3所示,每组主集热装置均包括多个紧密排布的主集热片10,主集热片10的左端设有穿过内胆2左侧壁并与上风通道4相连通的断口11。紧密排布的主集热片10能充分吸收烟灰中的热量;吸收后的热量通过断口11更易于向上风通道4内转移。

如图2、3所示,内胆2的顶部连接有集烟水平通道12,内胆2的后端设有密闭的集烟U形通道13,集烟U形通道13的一端与集烟水平通道12相连通,另一端与烟筒9相连通。这样被主集热装置吸收后的烟灰及残余的热量在压差作用下,上升至集烟水平通道12后流入集烟U形通道13,将烟灰中热量阻断,使得最后基本无烟雾留出烟筒9。集烟U形通道13外部尺寸可与内胆2一致,可与内胆2一体成型,结构更紧凑,热传递效率更高,成本增加非常之少。

如图2、3所示,集烟U形通道13内设有并列分布的副集热片14,副集热片14的左端设有穿过集烟U形通道13左侧壁并与上风通道4相连通的断口11。这样集烟U形通道13不仅仅起到了最后的阻断烟灰热量作用,还能将这部分热量吸收并提供至上风通道4,进一步增加热传递效率。

如图2、3所示,集烟U形通道13的侧壁和底壁均为隔热混凝土15。这样能避免热量扩撒。

如图2、3所示,内胆2的侧壁为耐火混凝土16。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