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处理污泥的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15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窑处理污泥的废气净化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含水率为80%左右的脱水污泥其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石灰稳定、深度脱水、厌氧消化、好氧发酵、污泥干化和污泥焚烧等。污泥焚烧多采用回转窑,回转窑又称回转式焚烧炉,是一个可旋转的略带倾斜钢质空心圆筒,其内衬铺设有耐火砖。焚烧时,物料从回转窑的前端进入,回转窑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对物料进行搅拌;同时,从窑头吹入热风炉送来的高温空气,使物料温度快速提升、继而干化燃烧并完全燃烬;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被引入二燃室,并保证烟气在高于850℃以上的停留时间不少于2s,以减少烟气中的二噁英含量;焚烧后的灰分和残渣依靠重力作用排出。

污泥焚烧过程中,有机物燃烧后形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些都是无害的化合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而无机物如氯、硫和重金属反应后会形成氯化氢、二氧化硫和金属盐类等产物,这些产物多具有挥发性,常以气态的形式与烟气一同排放,其中的氯化氢和二氧化硫会造成大气的酸雨产生,金属盐类物质会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更严重的是,焚烧过程中会产生高毒性反应物如二噁英和呋喃等,这些物质会带来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可靠的回转窑处理污泥的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窑处理污泥的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主要包括旋风除尘器、余热锅炉、冷却器、喷淋塔和烟囱,旋风除尘器的烟气入口与回转窑的烟气出口连通,旋风除尘器的烟气出口与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通,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冷却器的热源入口连通,冷却器的热源出口通过管道与喷淋塔的烟气入口相连,喷淋塔的烟气出口与烟囱相连;在冷却器与喷淋塔之间的管道上布置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器的热源出口连通,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经引风机与喷淋塔的烟气入口连通;在冷却器与布袋除尘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支管道,支管道与活性炭料仓的出料口连通;支管道的末端配置有加压风机。

按上述方案,所述旋风除尘器配置有第一清灰系统,第一清灰系统包括第一灰斗、第一高料位计、第一仓泵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灰斗安设在旋风除尘器的底部,第一灰斗内置有第一高料位计,第一灰斗通过第一进料阀与第一仓泵相连;所述第一高料位计、第一进料阀和第一仓泵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余热锅炉配置有第二清灰系统,第二清灰系统包括第二灰斗、第二高料位计、第二仓泵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灰斗安设在余热锅炉的底部,第二灰斗内置有第二高料位计,第二灰斗通过第二进料阀与第二仓泵相连;所述第二高料位计、第二进料阀和第二仓泵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喷雾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粉尘收集机构,壳体开设有热源入口、热源出口、冷源入口和冷源出口;所述冷源入口与喷雾机构相连,喷雾机构为双流体喷枪;所述控制系统与喷雾机构的阀门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喷淋塔包括塔体,以及依次自上而下布置在塔体内部的除雾器、喷淋系统和填料系统,所述塔体设有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塔体的底部设有水池;喷淋系统采用螺旋喷嘴,螺旋喷嘴经水泵与水池连通;填料系统包括乱堆布置的鲍尔环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旋风除尘器,对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除尘,除去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减小布袋除尘器的负荷;设置活性炭料斗,在烟气内喷入活性炭粉末,可有效清除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二噁英和重金属等,降低了烟气对大气的污染;同时余热锅炉回收烟气余热,提供可用的蒸汽;旋风除尘器和余热锅炉各配有清灰系统,自动定期清除灰斗内的粉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旋风除尘器;2、余热锅炉;3、冷却器;4、吸附剂料仓;5、加压风机;6、布袋除尘器;7、引风机;8、喷淋塔;9、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回转窑处理污泥的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主要包括旋风除尘器1、余热锅炉2、冷却器3、喷淋塔8和烟囱9,旋风除尘器1的烟气入口与回转窑的烟气出口连通,旋风除尘器1的烟气出口与余热锅炉2的烟气入口连通,余热锅炉2的烟气出口与冷却器3的热源入口连通,冷却器3的热源出口通过管道与喷淋塔8的烟气入口相连,喷淋塔8的烟气出口与烟囱9相连。

在冷却器3与喷淋塔8之间的管道上布置布袋除尘器6,布袋除尘器6的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器3的热源出口连通,布袋除尘器6的出口经引风机7与喷淋塔8的烟气入口连通。布袋除尘器6配置有飞灰收集系统,采用低压气力输送装置。引风机7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使整个系统内保持一定的负压,确保焚烧和烟气处理正常稳定运行;引风机7风量按照回转窑设计烟气量,再留有15%~30%的富裕量来确定,引风机7的风压余量为10%~20%。

在冷却器3与布袋除尘器6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支管道,支管道的末端配置有加压风机5;所述系统还包括活性炭料仓4,活性炭料仓4的出料口与支管道连通。

旋风除尘器1配置有第一清灰系统,第一清灰系统包括第一灰斗、第一高料位计、第一仓泵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灰斗安设在旋风除尘器1的底部,第一灰斗内置有第一高料位计,第一灰斗通过第一进料阀与第一仓泵相连;所述第一高料位计、第一进料阀和第一仓泵分别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第一进料阀与第一高料位计联锁,当第一高料位计报警时,第一控制器启动第一仓泵输灰;当第一灰斗内的存灰达到低料位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仓泵停止工作。第一控制器可设定定期除灰工作模式,定期对旋风除尘器1清灰。

余热锅炉2配置有第二清灰系统,第二清灰系统包括第二灰斗、第二高料位计、第二仓泵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灰斗安设在余热锅炉2的底部,第二灰斗内置有第二高料位计,第二灰斗通过第二进料阀与第二仓泵相连;所述第二高料位计、第二进料阀和第二仓泵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第二进料阀与第二高料位计联锁,当第二高料位计报警时,第二控制器启动第二仓泵输灰;当第二灰斗内的存灰达到低料位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仓泵停止工作。第二控制器可设定定期除灰工作模式,定期对余热锅炉2清灰。

冷却器3包括壳体、喷雾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粉尘收集机构,壳体开设有热源入口、热源出口、冷源入口和冷源出口;所述冷源入口与喷雾机构相连,喷雾机构为双流体喷枪,双流体喷枪喷出压缩氮气+冷却水(可以使喷出的雾化水珠直径在500μm以内,增强换热效果);所述控制系统与喷雾机构的阀门相连,控制系统根据烟气换热量控制阀门,来调整喷入的压缩氮气量和冷却水量。

喷淋塔8包括塔体,以及依次自上而下布置在塔体内部的除雾器、喷淋系统和填料系统,所述塔体设有烟气入口、烟气出口,塔体的底部设有水池;所述除雾器用于去除烟气中所夹带的物理水滴;所述喷淋系统采用螺旋喷嘴,螺旋喷嘴经水泵与水池连通(塔体底部水池内的水加压后经螺旋喷嘴喷出,水的喷淋压力为0.3~0.5MPa);填料系统包括乱堆布置的鲍尔环填料(比表面积大,增加了烟气和喷淋水之间的传热传质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旋风除尘器1利用离心作用,将烟气中的直径在50μm以上的粉尘与烟气分离,以降低布袋除尘器6的负荷。余热锅炉2用于回收烟气中的高温显热,余热锅炉2产生的蒸汽可用于员工食堂或员工宿舍供暖,也可以用于蒸汽发电。冷却塔3用于将烟气冷却至250℃以下,保证布袋除尘器6不会因烟气温度过高而烧损。活性炭料仓4用于提供活性炭,吸附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二噁英和重金属等。布袋除尘器6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粉尘。喷淋塔8由玻璃钢或其他耐酸材料制成,用于去除烟气中混杂的酸性气体及物理水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从回转窑输送的烟气进入旋风除尘器1,除去颗粒较大的粉尘;然后,进入余热锅炉2换热降温;接着,降温后的烟气在活性炭作用下,其内含杂的有害物质被除去;进一步地,加压风机5将活性炭料仓中的活性炭粉末喷入到管道中与烟气接触,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被活性炭吸附,一同进入布袋除尘器6,布袋除尘器6除去活性炭粉末及被其吸附的有害物质;接着,烟气自喷淋塔8的底部进入,在塔内除去酸性气体和水滴后,从喷淋塔8的顶部排出;最后,烟气经烟囱9排入大气。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