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594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节能型冷却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冷却塔。



背景技术:

在现今,冷却塔的使用十分的频繁,主要用于对于一些中央空调的循环制冷。现有的冷却塔通常是通过电机驱动风扇转动,从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冷却塔内,吸取需要制冷的高温水中的热度之后再排出外界,完成制冷。但是由于风扇较大,电机在驱动其转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资源浪费非常严重。并且电机经常容易发生损坏,维修成本高,且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设置电机,风扇可在水轮机带动下转动、节能环保的节能型冷却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冷却塔,包括壳体、底座、布水单元、回水单元及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热交换填料、开设于所述壳体侧部对应于所述填料位置的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出风筒及置于所述出风筒内的水轮机组件及吸风叶轮;所述回水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与底座之间的聚水腔、回水管及设于所述回水管上用于将聚水腔内的水通过回水管引入至水轮机内的压力件;所述吸风叶轮传动连接于该水轮机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回水管将聚水腔内的水有效的回流至水轮机的壳提内,充当水轮机动作的推动力,即使得冷却塔内的水得到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又能减少驱动水轮机转动的电能使用,节能环保;水轮机转轴与风机之间传动连接,从而水轮机转动时可直接带动风机转动,进而无需设置电机来驱动风机转动,更为节能环保,同时不会出现电机损坏而需要维修的情况,减小维修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一端连通于该聚水腔底部,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壳提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件设置为压力进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水轮机组件包括一转轴;所述吸风叶轮上设有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两者止转配合的锁接件;转轴与风机的连接轴通过锁接件相连,连接更为紧密,两者在转动时不会发生脱离或相对移动的现象,保障水轮机能够带动风机转动,保障制冷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锁接件包括设于所述转轴下端的十字形限位部、设于所述连接轴上部的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的十字形限位槽及用于锁合该限位部与限位槽的固接件,所述转轴下部的四个侧面均连接有水平向外延伸的条形凸块,进而形成所述十字形限位部;限位部和限位槽均设置为十字形,进而连接更为牢固,难以发生打滑或偏移,传动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固接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条形凸块端部的第一螺孔、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壁的第二螺孔及可螺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的固接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单元包括中央进水管、至少两个连通于所述中央进水管的布水管及间隙开设于所述布水管下表面的喷水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侧壁开设有一环形卡槽,一进风网可拆卸连接于该环形卡槽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冷却塔结构简单,工作零部件少,节约成本;无需设置电机,节约能源,传动效果好,减少维修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3为所述转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节能型冷却塔,包括壳体1、底座2、布水单元、回水单元及热交换单元;布水单元包括中央进水管31、至少两个连通于所述中央进水管31的布水管32及间隙开设于所述布水管 32下表面的喷水孔33;所述回水单元包括聚水腔81、回水管82及压力件83;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热交换填料41、进风口、出风筒42、水轮机组件及吸风叶轮;具体的,所述热交换填料41置于所述壳体 1内,优选的,还设置有一填料支架411,该支架套设于所述中央进水管上;所述壳体内壁设有环形限位凸缘11,所述填料架置于限位凸缘上,填料置于所述填料架上;通过填料架有效的防止填料向下沉,始终保持填料位于所述进风口上部或对应于进风口位置,保障由进风口进入的风都有效于填料发生接触;所述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1侧部对应于所述填料41位置,所述进风口侧壁开设有一环形卡槽,一进风网9可拆卸连接于该环形卡槽上;所述出风筒42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方,两者相互连通,所述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出风筒42端部,用于将冷却塔内的风排出至外界;为了防止灰尘进入至冷却塔内,我们在所述出风口位置设置了一防尘件,该防尘件包括设于所述出风筒内的防尘网101、形成于该防尘网101外周侧的四个卡接块及设于所述出风筒内壁的与该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槽;进而所述防风网相对出风筒可拆卸,可进行更换;所述水轮机组件及吸风叶轮均置于所述出风筒42内;具体的,所述水轮机组件包括壳提51、叶片、转轴52 以及连接轴53;所述壳提51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筒内壁,所述转轴 52穿出所述壳提下部,所述叶片设于该壳提内,叶片可在水流推动下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所述吸风叶轮上端向上延伸形成连接轴 53,所述连接轴53于所述转轴52之间设有锁接件,该锁接件用于限定两者止转配合,进而使得转轴转动时能带动吸风叶轮转动,进而无需设置电机。

具体的,所述锁接件包括十字形限位部61、十字形限位槽62以及固接件;所述限位部61设于所述转轴52下端,所述转轴52下部的四个侧面均连接有水平向外延伸的条形凸块63,进而形成所述十字形限位部61,所述限位槽62设于所述连接轴53上部的于所述限位部61相配合;所述固接件用于锁合该限位部61与限位槽62,具体的,所述固接件包括第一螺孔71、第二螺孔72以及固接螺杆73,所述第一螺孔71开设于所述条形凸块63端部,所述第二螺孔72设于所述限位槽62内壁,所述固接螺杆73可螺接于所述第一螺孔71 和第二螺孔72,进而使得所述条形凸块63与限位槽62有效连接。

所述聚水腔81设于所述壳体1与底座2之间,优选的,所述聚水腔内对应于所述回水管连接处设有一过滤腔811,该过滤腔上部设有一过滤网812,该过滤网为倾斜设置,进而有效防止垃圾在上部堆积,有效防止过滤网堵塞;所述回水管82一端连通于该聚水腔81底部,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壳提1侧壁,进而将聚水腔81的水引入至水轮机内进行回收利用;优选的,所述回水管82上设有一压力件83,该压力件83用于将聚水腔81内的水通过回水管82引入至水轮机内;具体的,该压力件83设置为压力进水泵;为了方便维修人员进入冷却塔内进行维修,我们在所述壳体侧部设置了一爬梯12,该爬梯端部固连于所述出风筒侧部,爬梯底部固连于所述壳体侧壁底部。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