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除垢装置的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53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除垢装置的加热管。



背景技术:

加热管作为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在空调、洗衣机等设备上的使用非常广泛,相关资料显示,现有的加热管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水质问题以及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问题,一段时间后,加热管的外壁上会形成一层水垢,水垢的包裹以及水垢的低导热能力,不仅使加热管内加热丝发热难以传导,使得大幅度降低加热管的热传导效率,而且,热量还会在加热管内集聚,因局部过热,从而使得加热管内特别是关键部件之一的加热丝的使用寿命降低,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除垢装置的加热管,可以在不影响热传导的前提下,对加热管表面形成的水垢进行清洁,从而大大提高加热管的导热效率,并延长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除垢装置的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清洁部件,清洁部件内设通槽,加热管穿过通槽,可在通槽内轴向移动,在清洁部件上开设若干一端开口一端闭合的导向槽,导向槽的开口端设在通槽的内壁上,导向槽的轴心线与通槽横截面的径向重合,导向槽内安置弹簧和导杆,弹簧一端顶住导向槽的闭合端,另一端顶住导杆,弹簧未被压缩时,导杆远离弹簧一端由导向槽内伸出并顶住加热管的外壁,当弹簧受导杆之力被压缩,加热管外壁可接触通槽内壁,通槽内壁设有打磨层。

优选地,清洁部件与加热管同轴设置。

优选地,导杆的中轴位于清洁部件的某一横截面的某一径向上。

优选地,包含多组导杆,任意一组导杆沿着通槽的某一横截面的周向均匀布置,多组导杆之间沿着清洁部件的轴向等距离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一种带除垢装置的加热管,可以在不影响热传导的前提下,对加热管表面形成的水垢进行清洁,从而大大提高加热管的导热效率,并延长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除垢装置的加热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除垢装置的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包括加热管1、清洁部件2,清洁部件2内设通槽3,加热管1穿过通槽3,可在通槽3内轴向移动,在清洁部件2上开设若干一端开口一端闭合的导向槽7,导向槽7的开口端设在通槽3的内壁上,导向槽7的轴心线与通槽3横截面的径向重合,导向槽7内安置弹簧5和导杆6,弹簧5一端顶住导向槽7的闭合端,另一端顶住导杆6,弹簧5未被压缩时,导杆6远离弹簧5一端由导向槽7内伸出并顶住加热管1的外壁,当弹簧5受导杆6之力被压缩,加热管1外壁可接触通槽3内壁,通槽3内壁设有打磨层4。将弹簧5与导杆6在接触的位置固定,当弹簧5处于未被压缩状态时,导杆6远离弹簧5的一端由导向槽7内伸出顶住加热管1的外壁,使得处于通槽3内的加热管1受到导杆6的支撑,同时,使得通槽3的内壁与加热管1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而不接触,使得在实际实用过程中,加热管1与通槽3内壁间的间隙内充满待加热的液体,不会阻碍加热管1与待加热液体之间的热传递,同时,高温的加热管1外壁也不会对通槽3内壁造成烫伤,当弹簧5受导杆6之力回缩至通槽3内,加热管1外壁接触通槽3内壁,通槽3内壁设有打磨层4,在实际清洁过程中,只需要压按清洁部件2,使得弹簧5受导杆6之力回缩至通槽3内,加热管1外壁接触通槽3内壁的打磨层4进行摩擦,即可方便地除去加热管1表面形成的水垢。清洁部件2与加热管1同轴设置,导杆6的中轴位于清洁部件2的某一横截面的某一径向上,包含多组导杆6,任意一组导杆6沿着通槽3某一横截面的周向均匀布置,多组导杆6之间沿着清洁部件2的轴向等距离分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