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清净机及优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68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空气清净机及优氧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清净机及优氧装置,特别是具有优化的臭氧装置的空气清净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臭氧产生器,常常受到高温、潮湿或是高电压的影响,会容易受潮而产生质变,并且在受潮后大幅降低臭氧产生的效率。更甚者,现有的臭氧机产生臭氧的结构体也因为常常操作于高温及高电压的条件下,很容易会有烧焦的情形发生,例如以玻璃为支撑体的臭氧机或是一般朔胶材料为支撑结构所组成的臭氧机等,在产生臭氧的结构体上常会有烧焦受损的现象,有待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清净机及优氧装置,所述的空气清净机,包括:一上盖;一下盖,耦接于所述上盖;一电源转换电路,设在所述下盖中的一侧边;一换流器电路,设在所述下盖中并耦接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耦接有一电压调节电路;至少一优氧装置,设在所述下盖中并耦接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其中所述优氧装置包括:一上结构件,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尖部;一载板,设有多个上支件支撑所述上结构件,并设有多个下支件延伸至所述下盖;其中所述尖部为接近但不接触所述载板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多个上支件及所述多个下支件的材质为铁氟龙;所述上结构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载板的材质为陶瓷材质。

其中,所述至少一优氧装置包括有一第一优氧装置及一第二优氧装置;所述第一优氧装置设在所述下盖中并耦接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第二优氧装置设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优氧装置的另一侧边,并耦接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

其中,所述空气清净机,包括设有一风扇,设在所述下盖中且设在所述至少一优氧装置的一侧边,并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相耦接,接收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供应的电源。

其中,所述空气清净机,包括设有至少一负离子装置,设在所述下盖中且设在所述至少一优氧装置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两者之间,并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相耦接。

其中,所述空气清净机,包括设有一奈米滤网,所述上盖设有一通风结构与一掀盖,所述奈米滤网即设在所述掀盖与通风结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也公开一种优氧装置,包括有:一上结构件,设有多个弯折件,每一弯折件的一端为向下延伸形成一尖部;一载板,设有多个上支件支撑所述上结构件,并设有多个下支件延伸至一平面;其中所述尖部为接近但不接触所述载板的上表面;一下结构件,设在所述载板的下表面,为向下延伸有多个鳍片的结构。

其中,所述多个上支件及所述多个下支件的材质为铁氟龙;所述上结构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所述载板的材质为陶瓷材质。

其中,所述下结构件为一具有多个鳍片的散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奈米滤网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方块图。

符号说明:

20 第一优氧装置

20a 第二优氧装置

30 第一负离子装置

32 第二负离子装置

40 电源转换电路

41 换流器电路 42 电压调节电路

43 微控制电路 45 风扇

46 指示灯 50 电源输入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种空气清净机及优氧装置,主要是提供一具有优化的臭氧产生装置,以及设有所述优化臭氧产生装置的一种空气清净机。请参阅图1、图2所揭示的空气清净机10,首先,包括有一上盖12、一下盖14、一电源转换电路40、一换流器电路41、一电压调节电路42、一第一优氧装置20以及一第二优氧装置20a。其中,下盖14耦接于所述上盖12;电源转换电路40设在所述下盖14中的一侧边;换流器电路41设在所述下盖中并耦接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40,并且耦接有一电压调节电路42;空气清净机10中包括有至少一优氧装置,实际实施时可如图2所示为设置有一第一优氧装置20与一第二优氧装置20a,两者的结构相同。第一优氧装置20设在所述下盖14之中并耦接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42;第二优氧装置20a设在相对于所述第一优氧装置20的另一侧边,并且耦接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42,即第一优氧装置20与第二优氧装置20a所需的电源是由电压调节电路42所供应,使第一优氧装置20与第二优氧装置20a产生臭氧(O3)气体,并且为优化的臭氧气体。

图1中空气清净机10的两侧边上个别设有成对的第一排气结构15以及第二排气结构16,所述第一排气结构15可供排出优氧或臭氧(O3);所述第二排气结构16可供排出负离子。在空气清净机10的一侧边上并设有一电源输入端51以及一开关52,所述电源输入端51可供一般市电的交流电源所插入,提供空气清净机10所需的电源;所述开关52用以开启或关闭空气清净机10的运作。空气清净机10的一表面上设置有一掀盖13,即所述上盖12的一上表面上设有所述掀盖13;在上盖12中相对于掀盖13的位置设置有一通风结构17(如图2所示);在空气清净机10的上表面并设置有一指示灯46,用以显示空气清净机10的运作状态。

图2所示在下盖14中包括设置有至少一负离子装置,举例如一第一负离子装置30与一第二负离子装置32;第一负离子装置30为设在所述下盖14中且设在所述至少一优氧装置(如第一优氧装置20)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40两者之间的空间中,并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42相耦接;第二负离子装置32设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负离子装置30的另一侧边,并在所述第二优氧装置20a与所述换流器电路41之间的空间中,并与所述电压调节电路42相耦接;即第一负离子装置30与第二负离子装置32所需的电源是由电压调节电路42所供应,使第一负离子装置30与第二负离子装置32产生负离子气体。

图2的下盖14中包括设有一风扇45,设在所述下盖14内部且设在所述第一优氧装置20的一侧边,或是可设在第一优氧装置20与第二优氧装置20a两者之间,并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相耦接,接收所述电源转换电路供应的电源。当风扇45运转时,可加速臭氧或负离子气体排出。另外,所述的上盖12内部设置有一微控制电路43,微控制电路43除了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40之外并与指示灯46相耦接,以控制指示灯46的运作。微控制电路43的进一步连接关系于图5中再说明。

图3中第一优氧装置20主要包括有一上结构件22及一载板24;其中上结构件22设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尖部29;载板24设有多个上支件23支撑所述上结构件22,并设有多个下支件25延伸至一表面或是所述下盖14上;其中所述尖部29为接近但不接触所述载板24的上表面。更进一步而言,上结构件22设有多个弯折件28,每一弯折件28的一端为向下延伸,个别形成一尖部29;关于所述的弯折件28的组成是通过上结构件22本身的表面设置有多个交错的长锥形的切割,并保留一端仍连接于上结构件22,再由长锥形端向下弯折形成所述的尖部29。所述第一优氧装置20中亦设有一下结构件26,设在所述载板24的下表面,为向下延伸有多个鳍片的结构,即下结构件26为一个具有多个鳍片的散热装置。

图3所示的多个上支件23及多个下支件25的材质,在实际运用上可为铁氟龙材质,能有效避免在潮湿、高温及高电压的环境下而容易烧毁。其中每一上支件23是可以通过一螺丝27锁合上结构件。所述上结构件22的材质为一金属材质;所述载板24的材质为一陶瓷材质。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包括设有一奈米滤网47,设在所述上盖12中的通风结构17与掀盖13之间;奈米滤网47的作用可以过滤PM2.5或PM1.0的悬浮微粒子,使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清净机10具备有过滤PM2.5悬浮微粒子的功效。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块连接示意图,包括有所述电源转换电路40、换流器电路41、电压调节电路42、微控制电路43、风扇45、指示灯46、第一优氧装置20、第二优氧装置20a、第一负离子装置30以及第二负离子装置32。其中电源转换电路40是接收一电源输入50,所述电源输入50可以为一市电的交流电源输入或是一直流电源输入,电源转换电路40耦接于换流器电路41、微控制电路43以及风扇45,主要是提供换流器电路41、微控制电路43以及风扇45所需的电源,并接收微控制电路43的控制。

换流器电路41是耦接于电源转换电路40、电压调节电路42与微控制电路43,换流器电路41的作用是将电源转换电路40所输出的电源或电压加以调变为所需要的输出值,再进一步将输出电源或电压传送到电压调节电路42中,并接受微控制电路43的控制。电压调节电路42的输出是耦接于第一优氧装置20、第二优氧装置20a、第一负离子装置30以及第二负离子装置32,用以提供第一优氧装置20与第二优氧装置20a所需要的高电压电源,以及提供第一负离子装置30以及第二负离子装置32所需要的直流电源,并且电压调节电路42的操作亦是由微控制电路43所加以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优氧装置的空气清净机,通过设置有至少一优氧装置,如第一优氧装置20,再通过所设置的上结构件22及载板24所构成的结构装置,由具有多个向下延伸的尖部29为接近但不接触所述载板24的上表面;以及设有多个上支件23支撑所述上结构件22,及多个下支件25延伸至一表面或是所述下盖14上,能够产生优化的臭氧气体效果,并且可以在潮湿、高温及高电压的环境下操作与运作,避免产生臭氧的结构体容易有烧焦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述的,包括所列举的组件、数字与实施态样,均仅为优选的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任何局部变动、修正或增加的技术,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