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耐腐蚀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546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压耐腐蚀冷凝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压耐腐蚀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化工生产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以冷却流体。通常以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冷凝器通常会产生如下问题:①冷凝器的外壳内侧出现明显的应力腐蚀现象,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应力腐蚀现象;②壁厚减薄超标,冷凝器的外壳由于壁太薄开裂,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含氯离子的待冷却液体,氯离子容易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置换出来,然后与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氯化物,这就容易在冷凝器的金属外壳上腐蚀成一个小坑,形成点蚀核。氯化物水解后,小坑内的ph值下降,使溶液成酸性溶解了一部分氧化膜,使金属离子多余,外部氯离子不断向坑内迁移,是的金属进一步水解,壳体不断被腐蚀,甚至形成穿孔。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压耐腐蚀冷凝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压耐腐蚀冷凝器,包括壳体、换热管、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进气口、出气口和底部支撑,所述壳体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外侧设置聚氨酯外层,所述壳体内侧由壳体向中心处依次有聚氨酯内层、四氧化三铁层、聚烯烃层、碳纤维层、聚四氟乙烯层。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外层的厚度为0.5-1mm。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内层的厚度大于0.5-0.6mm。

优选地,所述四氧化三铁层的厚度为0.1-0.2mm。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层的厚度为0.4-0.6mm。

优选地,所述聚烯烃为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6-0.8mm。

优选地,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大于1mm。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层和聚四氟乙烯层之间有偶联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壳体经过处理后,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冷却器容易被腐蚀的问题;

2、本发明的壳体内侧由壳体向中心处依次有聚氨酯内层、四氧化三铁层、聚烯烃层、碳纤维层、聚四氟乙烯层,能够对易被腐蚀的内壁形成多层保护,同时不会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不会降低冷却器的导热系数,安装使用都很方便;

3、本发明设置压力传感器,有利于对冷凝器内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与及时调控,防止其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

4、本发明使用寿命长,减少了更换的频率,有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a面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1、壳体;2、冷却水进口;3、冷却水出口;4、冷却介质入口;5、冷却介质出口;6、进气口;7、出气口;8、底部支撑;9、聚氨酯外层;10、聚氨酯内层;11、四氧化三铁层;12、聚烯烃层;13、碳纤维层;14、聚四氟乙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一种耐高压耐腐蚀冷凝器,包括壳体、换热管、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进气口、出气口和底部支撑,壳体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有利于对冷凝器内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与及时调控,防止其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壳体外侧设置聚氨酯外层,壳体内侧由壳体向中心处依次有聚氨酯内层、四氧化三铁层、聚烯烃层、碳纤维层、聚四氟乙烯层,能够对易被腐蚀的内壁形成多层保护,同时不会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不会降低冷却器的导热系数,安装使用都很方便。壳体经过处理后,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冷却器容易被腐蚀的问题。

聚氨酯外层的厚度为0.5-1mm,聚氨酯内层的厚度大于0.5-0.6mm,四氧化三铁层的厚度为0.1-0.2mm,聚烯烃层的厚度为0.4-0.6mm,聚烯烃为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碳纤维层的厚度为0.6-0.8mm,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大于1mm,碳纤维层和聚四氟乙烯层之间有偶联剂层,本实施例的耐高压耐腐蚀冷凝器使用寿命长,减少了更换的频率,有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耐高压耐腐蚀冷凝器,包括壳体、换热管、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冷却介质入口、冷却介质出口、进气口、出气口和底部支撑,所述壳体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壳体外侧设置聚氨酯外层,所述壳体内侧由壳体向中心处依次有聚氨酯内层、四氧化三铁层、聚烯烃层、碳纤维层、聚四氟乙烯层。本发明的壳体经过处理后,有效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冷却器容易被腐蚀的问题;本发明的壳体内侧由壳体向中心处依次有聚氨酯内层、四氧化三铁层、聚烯烃层、碳纤维层、聚四氟乙烯层,能够对易被腐蚀的内壁形成多层保护,同时不会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不会降低冷却器的导热系数,安装使用都很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富;张耀丰;宋佳佳;李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通用化工设备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