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544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炉灶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炉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炉灶。



背景技术:

炉灶在烹饪过程中,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热烟气,一般对高热烟气的处理是直接外排,导致烟气余热的流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也进而使得燃料的燃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炉灶,其通过S形余热回收管充分传导烟气中的余热用于对水箱内的水及逆行加热,解决了炉灶烟气中余热无法回收从而燃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炉灶,包括炉灶本体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炉灶本体包括炉膛,所述的炉膛与锅体的底部形成密封,炉膛内设有混合腔,混合腔底部进气口处设有出火头,所述出火头成锥形,锥形体上纵向设有多组的出火孔,所述的锥形体上还设有多片螺旋状翼片,所述炉膛内还包括储热圈,所述储热圈将炉膛隔离出一个回风腔,所述储热圈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连通回风腔,炉膛上还设有排烟管;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加水口,底部设置有水龙头,所述水箱具有保温夹层,所述保温夹层中填充有保温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内部的余热回收管,所述余热回收管呈连续弯曲的布置在所述水箱内部,其进烟口伸出所述水箱顶部与所述排烟管连通,出烟口伸出所述水箱底部,所述余热回收管上设置具有蓄热器,所述余热回收管的所述出烟口连接有吸气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吸气风扇一方面给余热回收管中的烟气外排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可以给炉灶燃烧室内提供负压动力,进而促进空气进入燃烧室,使得燃烧室内燃烧更加充分;连续弯曲的余热回收管能增大余热回收路径,使得余热更充分的被利用,该余热回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出火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炉灶,包括炉灶本体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炉灶本体包括炉膛11,所述的炉膛11与锅体的底部形成密封,炉膛11内设有混合腔15,混合腔15底部进气口处设有出火头16,所述出火头16成锥形,锥形体16-3上纵向设有多组的出火孔16-2,所述锥形体上还设有多片螺旋状翼片16-1,所述炉膛11内还包括储热圈13,所述储热圈13将炉膛隔离出一个回风腔14,所述储热圈13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2连通回风腔14,炉膛11上还设有排烟管;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箱21,所述水箱21顶部设置有加水口22,底部设置有水龙头23,所述水箱21具有保温夹层28,所述保温夹层28中填充有保温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箱内部的余热回收管24,所述余热回收管24呈连续弯曲的布置在所述水箱21内部,其进烟口伸出所述水箱21顶部与所述排烟管连通,出烟口27伸出所述水箱21底部,所述余热回收管24上设置具有蓄热器25,所述余热回收管24的所述出烟口连接有吸气风扇26。

所述的出火头16成锥形,锥形体16-3上纵向设有多组的出火孔16-2,所述的锥形体16-3上还设有多片螺旋状翼片16-1。由此结构,在出火头16内,燃气和空气经充分混合后,从出火孔16-2中喷出并燃烧,火焰在螺旋状翼片16-1的作用下,螺旋上升,从而延长了火焰的运行距离,有利于充分利用热量。

如图1,图中箭头方向为烟气流动方向,上述方案中,所述蓄热器成25球形壳体,所述出烟口27成喇叭张口,所述余热回收管24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其基本原理是:在使用时,所述水箱21内装有冷水,吸气风扇26开启,余热回收管24内的空气向外排出,余热回收管24内形成负压,进而炉灶燃烧室内的烟气进入余热回收管24中,由于余热回回收管24具有很好的热传导性能,烟气中的余热迅速通过余热回收管24传递给水箱21中的冷水,使得水箱21中的水被加热,烟气余热被利用;设置蓄热器25的作用是为在余热回收管4中循环的烟气提供短暂的热交换空间,在蓄热器25中的烟气,流速会降低,此时处于蓄热器25中不同温度的烟气再一次进行充分混合,进而在接下来的余热回收管中得到充分吸收余热;所述出烟口27设置成喇叭张口,有利于烟气的扩散排放,以免形成烟气密集区域,影响炉灶烹饪区域周边的空气质量。

上述方案中的吸气风扇26一方面给余热回收管24中的烟气外排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可以给炉灶本体中的回风腔14和混合腔15内提供负压动力,进而促进空气和燃气进入混合腔15内,使混合腔15内的燃烧更加充分、猛烈;连续弯曲的余热回收管24能增大余热回收路径,使得余热更充分的被利用,该余热回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