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577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较大,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能源短缺。在夏季,人们为了营造一个凉爽的环境,需要开启空调来满足室内的温湿度要求。传统空调使用机械压缩制冷,主要使用氟利昂等制冷剂,不仅对环境产生危害,而且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我国夏季多省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现象,城市供电压力紧张。另外,传统的空调不断地使用室内回风,长期待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得空调病。

目前,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利用水作为制冷剂,具有节能、环保、健康、仿生及空气品质良好的特点,该技术已经在我国纺织、机房、地铁、发电厂、家庭等行业领域有所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蒸发冷却降温幅度,开发出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其利用干球温度和露点温度之差作为驱动势,能够将空气温度逼近露点温度,同时保证空气含湿量不变。国内外针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开发出了多款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

机械制冷系统由于具有稳定性高、技术成熟、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机械制冷系统在运行中消耗大量的电能,并且排放了大量的氯氟烃类温室气体,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理想的替代工质。

基于以上背景,将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机械制冷系统组合在一起,提出一种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既能发挥蒸发冷却最大的降温潜能,同时用机械制冷辅助,保证运行稳定性,具有节能、环保、经济、运行稳定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结构,结构紧凑,简单实用,充分利用了室内回风的冷量,使蒸发冷却技术不仅应用于气候干燥地区,而且扩展到中、高湿度地区。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包括机组壳体,所述机组壳体的同一侧外壁上分别设有送风口和第一排风口,所述机组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二排风口和进风口,机组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三排风口;

所述机组壳体内沿室外新风进入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风口、第一过滤器、全热交换器、空气混合段、送风机、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蒸发器和送风口;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器、排风机和第三排风口,所述机组壳体内按室内回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回风口、第二过滤器和回风机,回风机的第一部分回风经过全热交换器由第二排风口排出,第二部分回风经过风量调节阀进入空气混合段与新风混合,第三部分回风经过水箱中的螺旋管换热器由第一排风口排出,水箱布置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下方;

机械制冷冷风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冷凝器置于水箱内,所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与所述机械制冷冷风机组通过管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上方连接布水器,所述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下方连接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管道通过水泵与布水器相连接,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水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全热交换器与回风机的出风口和空气混合段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送风机与回风机选用直流无蜗壳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风量调节阀为电动风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管换热器设置于水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空调机组设置有PLC控制器,用于整个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机组与机械制冷机组集成在同一机壳内,采用立式结构,结构紧凑,简单实用;可根据实际冷量需求开启相应的模块,提高运行期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单独采用机械制冷机组比较,可以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和更高的环境效益;将冷凝器设置在水箱内既可以利用免费的冷量,又可以使得结构紧凑;将螺旋管换热器设置在水箱内可以利用室内回风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冷却;利用室内回风,采用全热交换器对新风进行预冷,实现高效热回收;利用电动风量调节阀,可以控制新风与回风的混合比例,有较好的节能效果;采用无蜗壳风机,工作效率高且相对其它风机体积更小;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稳定可靠且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201-第一过滤器;202-第二过滤器;3-全换热器;41-第一排风口;42-第二排风口;43-第三排风口;5-风量调节阀;6-回风机;7-空气混合段;8-回风口;9-送风机;10-PLC控制器;11-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12-排风机;13-布水器;14-蒸发器;15-送风口;16-膨胀阀;17-水泵;18-水箱;19-冷凝器;20-螺旋管换热器;21-压缩机;22-机组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块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空调机组,包括机组壳体22,所述机组壳体22的同一侧外壁上分别设有送风口15和第一排风口41,所述机组壳体22底部设置有第二排风口42和进风口1,机组壳体22顶部设置有第三排风口43;

所述机组壳体22内沿室外新风进入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进风口1、第一过滤器201、全热交换器3、空气混合段7、送风机9、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11、蒸发器14和送风口15;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11的上部设置有布水器13、排风机12和第三排风口43,所述机组壳体内按室内回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回风口8、第二过滤器202和回风机6,回风机的第一部分回风经过全热交换器3由第二排风口42排出,第二部分回风经过风量调节阀5进入空气混合段7与新风混合,第三部分回风经过水箱18中的螺旋管换热器20由第一排风口41排出,水箱18布置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11下方;

机械制冷冷风机组由压缩机21、冷凝器19、膨胀阀16、蒸发器14依次连接构成回路;冷凝器19置于水箱18内,所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与所述机械制冷冷风机组通过管路相连接。

具体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11上方连接布水器13,所述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下方连接水箱18,水箱18内设置管道通过水泵17与布水器13相连接,所述冷凝器19设置于水箱18中,优选地,既利用循环水对其冷却又可以使得结构紧凑。

具体地,全热交换器3与回风机6的出风口和空气混合段7相连通,优选地,利用室内回风对新风进行预冷。

具体地,螺旋管换热器20设置于水箱18中,优选地,利用室内回风对循环水进行冷却,采用螺旋管可以增大换热面积,使得换热更加充分。

具体地,送风机9与回风机6选用直流无蜗壳风机,优选地,体积小且效率高。

具体地,风量调节阀5为电动风量调节阀,优选地,方便地控制新风与回风的混合比例。

具体地,所述螺旋管换热器20设置于水箱18中。

具体地,复合空调机组由PLC控制器10进行控制,优选地,该控制器具有可靠性好、性价比高、使用方便等优点,适用于整个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PLC控制器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需功能自行选用适用于本机组的PLC控制器。

夏季空气处理的工作过程:室外新风从进风口1进入,经过第一过滤器201进入全热交换器3进行预冷后与经过风量调节阀5的回风在空气混合段7中充分混合后,由送风机9送入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11,经等湿降温后进入蒸发器14,最终经送风口15送至空调房间。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11的二次空气经过湿通道由排风机12经排风口43排至室外。室内回风由回风口8进入,经过第二滤器202由回风机6排出的回风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风经过全热交换器3由第二排风口42排出,第二部分回风经过风量调节阀5进入空气混合段7与新风混合,第三部分回风经过水箱18中的螺旋管换热器20由第一排风口41排出。

在过渡季节时,关闭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机组与机械制冷机组,全新风运行。新风经进风口1进入机组,经过第一过滤器201过滤后,由送风机9经送风口15送至室内。

当室外气象条件满足要求时,机械制冷机组停止运行,只运行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机组。机组的启停、新风与回风的混合比例及进风口与回风口的启闭由PLC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将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机组与机械制冷机组集成在同一机壳内,可以弥补蒸发冷却的弱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扩展其应用区域;采用立式结构,结构紧凑,简单实用;在运行过程中,以蒸发冷却机组运行为主,机械制冷机组运行为辅,与传统机械制冷相比可获得更高的能效比和环境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