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波纹管制造的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863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波纹管制造的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波纹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波纹管时用的气流吹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波纹管在生产制作时,经常需要对工艺流程中的零部件或者相应构件进行空气吹扫,例如制作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时,需要对钢带清洗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然而,钢带上的水珠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烘干是很难保证的,尤其是钢带清洗之后水珠大小以及分布的位置不同,很难较充分地烘干,此时可采用增加气流吹扫装置,对钢带上的水珠进行快速吹扫,使钢带充分干燥,而钢带清洗之后由于传输散乱,不同卷的钢带离开现有的清洗设备时往往呈不同位置状态输出,此刻就需要经常调节送风管的出风方向,即调节送风管的安装位置,而送风管本身根据钢带的大小管径又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送风管;目前尚无设备可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波纹管制造的送风装置,该装置可对多种型号的送风管进行快速装夹,且可以灵活调整送风管的出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波纹管制造的送风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送风管的夹持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圆柱状的支柱和呈L型的直角支架,所述直角支架由竖直设置的第一边板和水平设置的第二边板构成;所述支柱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用于与外接设备相连的连接法兰,另一端面上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同轴连通且孔径逐渐减小的第一、第二、第三孔,其中,第一、第二孔为光孔,第三孔为螺纹孔;在第一孔内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套筒和圆柱弹簧,所述套筒壁厚等于圆柱弹簧簧丝直径,套筒的一端伸入第一孔内并压在圆柱弹簧端面,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孔后贯通地嵌入所述第一边板,且套筒的嵌入端的端面与第一边板的表面平齐;紧固螺栓的光轴段位于套筒和第二孔内,紧固螺栓的螺纹段拧入第三孔内,拧松所述紧固螺栓时,所述直角支架可绕所述光轴段自由转动;在所述第二边板的自由端的底部竖直固定有悬臂杆,所述悬臂杆的底端固定有安装底板。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布置的支脚,所述支脚采用钢板制成,两支脚之间通过一块水平设置的搁板固定连接,在搁板上设有用于夹住送风管的夹板,所述夹板为一段圆弧状的弹性板,夹板的圆弧开口朝上,其圆弧外表面的圆弧顶点处与搁板的上表面铰接。还包括水平贯穿所述支脚的若干支紧固螺栓,当所述夹板将送风管包裹时,两侧支脚上的所述紧固螺栓末端压在夹板两圆弧端的外圆弧面上,从而使夹板将送风管夹紧。所述支脚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的末端同轴地设有一个光滑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一根圆柱弹簧,所述圆柱弹簧的末端连有一根可在盲孔内滑动并一部分伸出盲孔的圆柱顶杆。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顶杆末端同轴地开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内拧有连接螺柱,所述连接螺柱末端固定有圆柱状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与所述连接螺柱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顶杆包括连为一体的圆柱段和矩形段,圆柱段位于盲孔内,矩形段位于盲孔外且矩形段的横截面小于圆柱段横截面,所述矩形段穿过拧在紧固螺栓末端的呈六角形的螺纹盖,所述螺纹盖的盖底内表面可以紧贴大、小矩形段所形成的台阶面。

进一步地,在紧固螺栓的末端面边缘倒有45度斜角,在斜角面上开有若干条均匀间隔布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被夹紧的送风管的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边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专门的固定机构和夹持机构,其中固定机构采用位于支架上的一块与搁板铰接的夹板来包住送风管外表面,将具有弹性的该夹板的两圆弧端靠拢并紧贴送风管上后,利用两侧支架上的紧固螺栓压紧夹板两端,紧固螺栓的拧入量不同,使夹板形成不同弧度的夹持部,用于夹持不同直径的送风管,结构简单巧妙,使用简单快捷,灵活性强。而夹持机构紧固螺栓的螺纹段拧到底时,套筒被牢牢地压紧,导致直角支架被固定;而在紧固螺栓逐步拧出变松时,圆柱弹簧因被压缩而产生的弹力逐步变小,即套筒被逐步释放,当紧固螺栓拧到一定位置时直角支架便可相对于光轴段转动,以改变其在空间的安装位置,且由于有圆柱弹簧的弹力存在,使紧固螺栓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预紧,这就使得整个直角支架在调整位置时,不会出现整个机构大幅度偏移,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无需设置额外的支撑机构,手扶着即可操作,从而使夹持机构上的送风管的送风方向调节更为轻松而准确。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用于钢带吹扫,还可以用于其他需要送风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紧固螺栓调节过程中夹持机构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3为紧固螺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连接螺栓与压紧杆的侧视图。

图5为设有螺纹盖的图3所示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波纹管制造的送风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送风管3的夹持机构,送风管3的风源可以采用诸如压缩机等等现有设备,在送风位置调节范围大时,送风管3宜采用软管。本实施例的固定机构包括圆柱状的支柱6和呈L型的直角支架,所述直角支架由竖直设置的第一边板601和水平设置的第二边板602构成。所述支柱6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用于与外接设备7相连的连接法兰。至于支柱6的安装位置,可选在在所采用的辅助设备上任意可以安装的位置,由于采用的是常规的法兰联接,因此,其与外接设备的匹配安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轻易实现。上述支柱6的另一端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同轴连通且孔径逐渐减小的第一、第二、第三孔,其中,第一、第二孔为光孔,第三孔为螺纹孔;在第一孔内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套筒610和圆柱弹簧611,所述套筒610壁厚等于圆柱弹簧611的簧丝直径,套筒610的一端伸入第一孔内并压在圆柱弹簧611的端面,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孔后贯通地嵌入所述第一边板601,二者牢固连接,且套筒610的嵌入端的端面与第一边板601的表面平齐;紧固螺栓的光轴段612位于套筒610和第二孔内,紧固螺栓的螺纹段613拧入第三孔内,拧松所述紧固螺栓时,所述直角支架可绕所述光轴段612自由转动,从而调节整个直角支架的空间位置,以达到送风管3的出风位置要求。在所述第二边板602的自由端的底部竖直固定有悬臂杆8,所述悬臂杆8的底端固定有安装底板9。

如图1—2所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对左右对称布置的支脚1,所述支脚1采用钢板制成,两支脚1之间通过一块水平设置的搁板2固定连接,在搁板2上设有用于夹住送风管3的夹板4,所述夹板4为一段圆弧状的弹性板,例如1毫米以下的薄弹簧钢片,夹板4的圆弧开口朝上,其圆弧外表面的圆弧顶点处与搁板2的上表面铰接。还包括水平贯穿所述支脚1的若干支紧固螺栓5,当所述夹板4将送风管3包裹时,即包住一部分管面,宜包住四分之三的管面,两侧支脚1上的所述紧固螺栓5末端压在夹板4两圆弧端的外圆弧面上,从而使夹板4将送风管3夹紧。

所述支脚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9上;实现固定机构与夹持机构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紧固螺栓5的末端同轴地设有一个光滑的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一根圆柱弹簧6,所述圆柱弹簧6的末端连有一根可在盲孔内滑动并一部分伸出盲孔的圆柱顶杆7,根据设置方向的需要,圆柱弹簧6可与圆柱顶杆7固定连接。该设计是为了使紧固螺栓5的挤压力由刚性变为柔性,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避免将送风管3表面压溃。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所述圆柱顶杆7末端同轴地开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内拧有连接螺柱8,所述连接螺柱8末端固定有圆柱状的压紧杆9,所述压紧杆9与所述连接螺柱8相互垂直。在使用时,为了便于压紧杆9压紧,可先将压紧杆9握住并使之与送风管平行,然后拧动紧固螺栓5,以使最后压紧杆9以与夹板4轴线(即送风管3轴线)相平行的接触位置传力,其传力效果更加均匀稳定,夹紧更加可靠;当然,只有在实际需要时才如此使用,通常压紧杆9不必与夹板4的轴线完全平行。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圆柱顶杆7包括连为一体的圆柱段701和矩形段702,圆柱段701位于盲孔内,矩形段702位于盲孔外且矩形段702的横截面小于圆柱段701的横截面,所述矩形段702穿过拧在紧固螺栓5末端的呈六角形的螺纹盖10,此处,螺纹盖10呈六角形,便于扳手直接夹持住,拧动。所述螺纹盖10的盖底内表面可以紧贴大、小矩形段所形成的台阶面,从而将圆柱顶杆7限制住,防止掉落;此处需说明的是,在设置圆柱段701和矩形段702的长度时,需要注意压紧杆9可以压紧夹板4的力度,以在实际生产中设计出最合理尺寸。

优先地,如图3所示,在紧固螺栓5的末端面边缘倒有45度斜角11,在斜角面上开有若干条均匀间隔布置的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凹槽与被夹紧的送风管3的长度方向(轴向)一致;以便于增加紧固螺栓5与夹板4之间的挤压摩擦力,使送风管3被装夹更紧。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