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342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或空气调节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板组合结构的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在建筑节能和空气调节领域,通常需要对新风进行处理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即夏季通常需要对室外进来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冬节通常需要对室外进来的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处理。目前该领域最常采用的空调设备依据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新风机组和除湿机组,虽然两者的功能侧重点不同,但其基本都兼具温度和湿度调节两种功能。因需要兼顾两种功能,这就导致了其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使用不灵活,尤其是其对回风能量的回收利用率较低,致使机组的整体能效比不高,且容易造成新风和回风交叉污染,影响了室内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控制、运行稳定、能效比高的优点,可对回风能量进行有效回收利用。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其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灵活、热回收效率低、不易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包括壳体、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壳体的左端壁上设有新风口和排风口,壳体的右端壁上设有送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从左至右并排设置于壳体中,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均分别设有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且使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交错分布,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侧设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连接有伸出壳体的进水管,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下侧设有集水盘,集水盘连接有伸出壳体的回水管;

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的通路上设有送风风道;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的通路上设有排风风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其中,所述新风口、排风口、送风口和回风口均安装有连接法兰。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其中,所述集水盘的周边分别与第一板式换热器底部的左侧边、第二板式换热器底部的右侧边、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底部的前后侧边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其中,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热器的下侧、送风口的通路上设有旁通送风风道,旁通送风风道中设有送风风阀。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其中,所述送风风阀设置在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左下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其中,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第二板式热器和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上侧、排风口的通路上设有旁通排风风道,旁通排风风道中设有排风风阀。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其中,所述排风风阀设置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连接处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在壳体的左端壁上设置新风口和排风口,在壳体的右端壁上设置送风口和回风口,让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从左至右并排设置于壳体中,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中均分别设置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且使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交错分布,在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侧设置喷淋装置,让喷淋装置连接伸出壳体的进水管,在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下侧设有集水盘,让集水盘连接伸出壳体的回水管;在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的通路上设置送风风道;在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的通路上设置排风风道。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控制、运行稳定、能效比高的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作为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未端设备组装使用,又可以作为单独的设备安装使用。对于新风处理量较大的工况下,将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口与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送风口连接,让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口与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回风口连接,而让本实用新型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作为组合后整体机组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使用,即可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组合使用。在运行过程中,新风从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送风口依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进入室内,而回风依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回风口、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进入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回风口,在此过程中,新风和回风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可实现对回风能量的回收利用。为提高回风能量回收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上侧设置喷淋装置,在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下侧设有集水盘,在使用中让喷淋装置和集水盘通过进水管和回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在夏季工况下,通过喷淋装置向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中喷淋冷水,可使冷水与回风进行热湿交换,使回风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了新风与回风的热交换效率。经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对回风能量的回收率可达80%以上,并可根据新风处理量的大小灵活地控制冷水喷淋量的大小,以满足要求,具有使用灵活、易于控制的优点,能提高整体机组的能效比。同时,因新风和回风在本实用新型中是分别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热器的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进行热交换的,避免了因新风和回风混合造成交叉污染的问题,可有效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对于新风处理量较小的工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单独的设备使用,室外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进入室内,室内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排出室外,在此过程中,新风和回风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同样可实现对回风能量的充分回收利用,并可通过喷淋装置控制冷水喷淋量的大小,控制新风和回风的热交换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在壳体1的左端壁上设置新风口11和排风口12,在壳体1的右端壁上设置送风口13和回风口14。让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从左至右并排设置在壳体1中,让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均分别设置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且使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交错分布。在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上侧设置喷淋装置4,让喷淋装置4连接伸出壳体1的进水管41,以便在使用过程中与外部水源连接。在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下侧设置集水盘5,让集水盘5连接伸出壳体1的回水管51,以便回流到集水盘5中的水输送到外部。在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1、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3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13的通路上设置送风风道;在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14、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12的通路上设置排风风道,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均由设置于壳体1中的风道隔板形成。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控制、运行稳定、能效比高的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作为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未端设备组装使用,又可以作为单独的设备安装使用。对于新风处理量较大的工况下,将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口11与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送风口连接,让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口12与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回风口连接,而让本实用新型的送风口13和回风口14作为组合后整体机组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使用,即可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组合使用。在运行过程中,新风从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送风口依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口11、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3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13进入室内,而回风依次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回风口14、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12进入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回风口,在此过程中,新风和回风在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可实现对回风能量的回收利用。为提高回风能量的回收利用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上侧设置喷淋装置4,在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下侧设有集水盘5,在使用中让喷淋装置4和集水盘5通过进水管41和回水管51与外部水源连接。在夏季工况下,室内回风温度较低,通过喷淋装置4向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纵向风道中喷淋冷水,可使冷水与回风进行热湿交换,使回风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可有效提高新风与回风的热交换效率以及回风的能量回收利用率。经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对回风能量的回收率可达80%以上,并可根据新风处理量的大小灵活地控制冷水喷淋量的大小,以满足要求,具有使用灵活、易于控制的优点,能提高整体机组的能效比。同时,因新风和回风在本实用新型中是分别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热器3的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进行热交换的,避免了因新风和回风混合造成交叉污染的问题,能有效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对于新风处理量较小的工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单独的设备安装合使用,室外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1、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3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13进入室内,室内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14、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12排出室外,在此过程中,新风和回风在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中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同样可实现对回风能量的充分回收利用,并通过喷淋装置4控制冷水喷淋量的大小来控制新风和回风的热交换效率。在冬季工况下,通过让喷淋装置4停止工作,由于室内回风温度较高,新风和回风在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热器3的横向风道和纵向风道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可对新风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新风回收室内热量并达到升温的目的。

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让新风口11、排风口12、送风口13和回风口14均安装连接法兰,可提高安装连接的方便灵活性和工作效率。同时,本具体实施方式让集水盘5的周边分别与第一板式换热器2底部的左侧边、第二板式换热器3底部的右侧边、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底部的前后侧边密封连接,可使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中的纵向风道在其底部直接连通,不需要额外设置风道隔板,实现了简化结构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集水盘5并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采用通过设置风道隔板以实现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底部连通,而让集水盘5固定在风道隔板上并使集水盘5与第二板式换热器3底部分离的结构形式,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1、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热器3的下侧、送风口13的通路上设置了旁通送风风道,并在旁通送风风道中设置了送风风阀6。为简化结构、方便控制,本具体实施方式让送风风阀6设置在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左下侧。同样地,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14、第二板式热器3和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上侧、排风口12的通路上设置了旁通排风风道,并在旁通排风风道中设置了排风风阀7。为简化结构、方便控制,本具体实施方式让排风风阀7设置在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连接处的上侧。这一结构设置,当在春、秋季节不需要对新风进行处理时,使喷淋装置4停止工作,并通过控制送风风阀6使其打开,使新风通过旁通送风风道可直接进入室内,通过控制排风风阀7并使用打开,使回风通过旁通排风风道可直接排出室外,可达到降低能耗的技术目的。

为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板式蒸发冷却热回收机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作简略说明。

夏季工况下,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1、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3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13进入室内;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14、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12排出,在此过程中,新风和回风在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中进行热交换,并通过喷淋装置4控制冷水喷淋量的大小,使冷水在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纵向风道中与回风进行热湿交换(间接绝热蒸发冷却过程),降低回风的温度,提交新风与回风的热交换效率,从而实现对新风的降温处理。

冬季工况下,让喷淋装置4停止工作,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1、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横向风道、第二板式热器3的横向风道和送风口13进入室内;回风依次通过回风口14、第二板式换热器3的纵向风道、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纵向风道和排风口12排出,在此过程中,新风和回风在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中进行热交换,新风吸收回风中的热量,从而实现新风回收室内热量达到升温的目的。

春秋季节,通常不需要对新风进行热湿处理,让喷淋装置4停止工作,并使送风风阀6和排风风阀7打开,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1、第一板式换热器2和第二板式热器3的下侧、送风口13的旁通送风风道直接送入室内,而回风侧依次通过回风口14、第二板式热器3和第一板式换热器2的上侧、排风口12的旁通排风风道直接排出。

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作为现有新风机组或除湿机组的未端设备组装使用,又可以作为单独的设备安装使用,具有使用方便、控制灵活、能量回收效率高的优点,且在新风与回风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因混合造成的交叉污染,保证了室内空气品质,实用性较强。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形式的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