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温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382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温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浪费水资源、电能利用率高、能够温热两用的高效节能环保的温水装置。



背景技术:

热水器就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目前常见的热水器类型有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等,其中,最常见的当属电热水器。

现有的电热水器,通常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水箱、进行加热的电热管等组成,进水口连接冷水进水管,出水口直接与热水龙头连接。饮水时,开启热水龙头即可饮用。该结构的电热水器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热水龙头直接安装在水箱出水口,水箱内沸腾的开水直接经热水龙头出来,故此,饮水的人需要待开水降至适合温度才能够饮用,耗费时间,浪费能源,尤其是在夏季,口渴的饮水者要等开水降温后才能饮用,给饮水者带来极大麻烦;2)、待水箱内的开水饮用后,需往水箱内注入冷水,重新加热,由于注入的是冷水,故此,其加热过程较长,耗电量大;3)当需要大量使用热水时,注入到水箱内的自来水可能还来不及被烧开就直接流出供用户使用,此时得到的“温开水”并不是直接通过开水降温得到的,这种“生水”没有充分得到高温杀菌消毒,不适宜用户饮用。

而上述热水器在冬季使用时同样具有很多不便。冬天当用户需要使用热水时,必须放出大量的凉水后水温方能逐渐达到热水温度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出水管内留有冷水或室外气温较低的原因,放出的这部分冷水直接流入下水道,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在用户放完了凉水之后,出水很容易急剧变热变烫,这部分过热的水资源同样被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浪费水资源、电能利用率高,且能够随时提供用户温开水和热水的高效节能环保的温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温水装置,包括水箱、冷水进水管、热水排出管,所述冷水进水管连接于所述水箱的一侧上端,所述热水排出管连接于所述水箱的下侧;所述水箱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水箱的内胆下部设置有电热管;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箱的另一侧上端,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水排出管之上,所述回水管与所述热水排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三通阀;

还包括热交换套筒,所述热交换套筒套设于所述热水排出管的上端,所述热交换套筒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连接于所述冷水进水管的上、下游,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水进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所述出水管之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与所述热水排出管的连接处靠近热水排出管的出水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外壳上设置有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下侧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进一步地,所述冷水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伸入水箱内部的部分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并且端部均进行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套筒的筒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的保温材料为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套筒内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交错设置在热交换套筒内的两侧壁,增加冷水流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节能环保的温水装置,同传统的热水器相比,通过设置回水管,能够对不符合理想水温的冷水进行回收,结构简单,能耗低,节水节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交换套筒进行二次换热,能够直接制造出适宜饮用的纯温开水,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由于冷水进水管的冷水吸收了热水排出管内开水的热量,温度会有所上升,从而更加节能,也使加热时间得以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箱的剖视图。

图中:1、水箱;2、冷水进水管;3、热水排出管;4、热交换套筒;5、回水管;6、排污口;7、电热管;8、显示面板;21、第二三通阀;31、第一三通阀;41、进水管;42、出水管;43、导流板;4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温水装置,包括水箱(1)、冷水进水管(2)、热水排出管(3),所述冷水进水管连接于所述水箱(1)的一侧上端,所述热水排出管(3)连接于所述水箱(1)的下侧;所述水箱(1)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水箱(1)的内胆下部设置有电热管(7);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回水管(5),所述回水管(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箱(1)的另一侧上端,所述回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水排出管(3)之上,所述回水管(5)与所述热水排出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三通阀(31);

还包括热交换套筒(4),所述热交换套筒(4)套设于所述热水排出管(3)的上端,所述热交换套筒(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41)、出水管(42),所述进水管(41)、出水管(42)分别连接于所述冷水进水管(2)的上、下游,所述进水管(41)与所述冷水进水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三通阀(21),所述出水管(42)之上设置有阀门(44)。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5)与所述热水排出管(3)的连接处靠近热水排出管(3)的出水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1)的外壳上设置有显示面板(8)。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1)的下侧底部设置有排污口(6)。

进一步地,所述冷水进水管(2)和所述回水管(5)伸入水箱(1)内部的部分均匀的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并且端部均进行密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套筒(4)的筒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的保温材料为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套筒(4)内设置有导流板(43),所述导流板(43)交错设置在热交换套筒(4)内的两侧壁,增加冷水流程。

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如下方式运行的:冬季使用时,第一三通阀(31)连通热水排出管(3)和回水管(5),将热水排出管(3)内的冷水重新引入水箱(1)内进行加热。此时冷水进水管(2)停止供水。当热水排出管(3)内的冷水排尽时,通过第一三通阀(31)使热水排出管(3)不在与回水管(5)连通。排水口出热水供用户使用。而此时阀门(44)关闭,通过第二三通阀(21)使冷水进水管(2)直接向水箱(1)内供水。

当夏季需要使用温(开水)时,打开阀门(44),通过第二三通阀(21)使冷水进水管(2)与进水管(41)连通,冷水进水管(2)内的冷水先与热水排出管(3)内的热水进行换热之后在引入水箱(1)内,而此时热水排出管(3)的排水口将排出适宜温度的温(开)水。在导流板(43)的作用下,能够使冷水在热交换套筒(4)蜿蜒上升,增加换热流程,强化换热效率,减小热交换套筒(4)的体积。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