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浴用磁化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847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浴用磁化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池浴用的加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浴用水池的水加热,由于其需要加热的水量较大,对于加热器的功率要求较高,而且又要保证其可以循环,或者保持恒温,这就需要一种热水循环装置,而现有的水池热水循环系统,存在结构复杂,且不够稳定等缺点,带有保健功能的,又存在价格较高,安装固定,不便于移动;现有浴缸也带有保健功能,但其固定设置,仅限室内使用,水量有限。又如申请日为2005年01月12日,申请号为200510023253.1,申请名称为水池加热器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主要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的内部设有一个加热胆,该加热胆由一个作为水流通道的加热胆圆桶和圆桶下方的加热胆接线盒组成;该加热胆接线盒的底部以一个底盖封住;该加热胆的内部设有一根发热管,两个套管和一个温控器,其中该发热管的两接线端伸出加热胆圆桶并进入加热胆接线盒中,两套管中分别设有感温探头和热熔断器线束;且外壳的两端对应加热胆圆桶的地方分别设有外接头;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外壳及加热胆的材料均采用塑料材质。上述专利利用发热管作为热来源,热效率不高,且外部采用塑料材质外壳,影响热传导,存在热熔危险,使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安全可靠、能保证水池的水温恒定,成本低,加热效率高的浴用磁化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浴用磁化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壳体上所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玻璃管状壳体,玻璃管状壳体的上下套接有端盖,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盖体上,玻璃管状壳体的外围套设分布有涡流线圈,涡流线圈的外部固定有若干磁条,玻璃管状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不锈钢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玻璃管状壳体内的不锈钢网内还设置有分水隔离层,该分水隔离层为扣罩式结构,一连接进水口的管路伸入扣罩式分水隔离层的上部,且间隔一段距离,扣罩式分水隔离层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孔,使从管路进入的水经过分水隔离层上部再返折回下部,再从孔内进入到不锈钢网区域内加热,经加热的水再从上部出水口而出。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下端盖的中心区域位置,出水口设置在上端盖的中心区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磁条沿玻璃管状壳体轴向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1、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玻璃管状壳体,电与水完全分离,不会产生漏电的危险;

2、其结构电磁加热,效率高;

3、磁条的均匀设置能够有效磁化水;

4、分水隔离层能够提高水的加热行程,更加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出水口 2、上端盖 3、不锈钢网 4、涡流线圈 5、磁条 6、进水管路 7、下端盖 8、进水口 9、玻璃管状壳体 10、分水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浴用磁化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壳体上所设置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1,所述壳体为玻璃管状壳体9,玻璃管状壳体9的上下套接有端盖2、7,进水口8和出水口1设置在端盖体上,进水口8设置在下端盖7的中心区域位置,出水口1设置在上端盖2的中心区域位置,玻璃管状壳体的外围套设分布有涡流线圈,涡流线圈的外部固定有若干磁条5,所述磁条5沿玻璃管状壳体9轴向均匀设置,玻璃管状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不锈钢网3、分水隔离层10。分水隔离层10设置在不锈钢网3内,该分水隔离层10为扣罩式结构,一连接进水口的管路6伸入扣罩式分水隔离层10的上部,且间隔一段距离,扣罩式分水隔离层10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孔,使从管路6进入的水经过分水隔离层10上部再返折回下部,再从孔内进入到不锈钢网3区域内加热,经加热的水再从上部出水口而出。

上述不锈钢网3、玻璃管状壳体9、磁条5的固定方式均是扣合固定在上下端盖2\7之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