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934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空调器因其操作简单、制冷/制热效果好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蒸发器/冷凝器是通过分配器、毛细管、毛细管接管及连接管来实现分流的,由于连接管与毛细管接管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的,故,连接管易因焊接过程中受热不均而导致弯曲变形,同时,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的颠簸,就会在连接管与蒸发器/冷凝器的边板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毛细管,其中,空调器还包括:边板,边板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穿过安装孔的一端为接头;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插入接头内,第二连接管一端的端面伸出边板的底面,底面背向接头,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毛细管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毛细管、边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将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管的接头内,且将第二连接管一端的端面伸出边板的底面,增大了安装孔的内壁至第二连接管内壁的距离,提高了第一连接管与支板接触处的结构强度,对第一连接管起到保护的作用,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导致第一连接管与边板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的冷媒的泄漏,延长了第一连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空调器运行的能耗,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同时,该结构设计在不改变空调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延长了第二连接管插入接头内的长度,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了第一连接管与边板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连接管插入接头内的一端设置有缩口,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与缩口相适配,将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卡设在第一连接管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连接管插入接头内的一端设置缩口,且第一连接管的内壁与缩口相适配,使得第二连接管插入接头内时,由于缩口的作用可对第二连接管插入接头的深度进行限位,进而保证了第二连接管一端的端面伸出边板的底面,增大了安装孔内壁至第二连接管内壁的距离,提高了第一连接管与支板接触处的结构强度,保证了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结构的相对稳固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缩口与第二连接管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缩口与第二连接管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紧凑且稳定可靠,占用空间面积小,且加工工艺简单,耗时少,生产成本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减震层,设置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减震层,使得在运输空调器的过程中减震层可以吸收由于运输颠簸而作用在第一连接管上的冲击力,降低了第一连接管与边板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的冷媒的泄漏,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防震胶,包覆毛细管的外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防震胶包覆在毛细管的外壁,使得在运输空调器的过程中减震胶可吸收由于运输颠簸而作用在毛细管之间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毛细管间因碰撞而造成弯管甚至折管的概率,延长了毛细管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连接管插入接头一端的端面至底面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mm至4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二连接管插入接头一端的端面至底面的距离,使之取值范围限定为5mm至40mm,增大了安装孔内壁至第二连接管内壁的距离,提高了第一连接管与支板接触处的结构强度,对第一连接管起到保护的作用,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导致第一连接管与边板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的冷媒的泄漏,降低了空调器运行的能耗;进一步地,合理设置第二连接管插入接头一端的端面至底面的距离,在保证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边板整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节省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孔为翻边安装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孔为翻边安装孔,孔口边缘无毛刺、撕裂及硬化层等缺陷,使得第一连接管与安装孔的孔口接触为面接触,避免因孔口毛刺、硬化层等缺陷割伤第一连接管的情况发生,延长了第一连接管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接头的端面设置有倒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接头的端面设置倒角,增大了接头端面与第二连接管的焊料填充的面积,增强了二者焊接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设置倒角,保证了第一连接管与底面接触处的圆滑过渡,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导致第一连接管与边板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中;冷凝器,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外机中;其中,边板位于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边板位于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一端,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导致连接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第一连接管与边板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的冷媒的泄漏,延长了第一连接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空调器运行的能耗,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空调器室内机,10毛细管,20边板,30第一连接管,40第二连接管,50减震胶,60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毛细管10,其中,空调器还包括:边板20,边板20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连接管30,第一连接管30穿过安装孔的一端为接头;第二连接管40,第二连接管40的一端插入接头内,第二连接管40一端的端面伸出边板20的底面,底面背向接头,第二连接管40的另一端连接毛细管10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毛细管10、边板20、第一连接管30和第二连接管40。通过将第二连接管40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管30的接头内,且将第二连接管40一端的端面伸出边板20的底面,增大了安装孔的内壁至第二连接管40内壁的距离,提高了第一连接管30与支板接触处的结构强度,对第一连接管30起到保护的作用,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导致第一连接管30与边板20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30的冷媒的泄漏,延长了第一连接管30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空调器运行的能耗,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同时,该结构设计在不改变空调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延长了第二连接管40插入接头内的长度,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了第一连接管30与边板20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管40插入接头内的一端设置有缩口,第一连接管30的内壁与缩口相适配,将第二连接管40的一端卡设在第一连接管30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连接管40插入接头内的一端设置缩口,且第一连接管30的内壁与缩口相适配,使得第二连接管40插入接头内时,由于缩口的作用可对第二连接管40插入接头的深度进行限位,进而保证了第二连接管40一端的端面伸出边板20的底面,增大了安装孔的内壁至第二连接管40内壁的距离,提高了第一连接管30与支板接触处的结构强度,保证了第一连接管30与第二连接管40结构的相对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缩口与第二连接管40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缩口与第二连接管40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紧凑且稳定可靠,占用空间面积小,且加工工艺简单,耗时少,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减震层,设置在第一连接管30和第二连接管4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连接管30和第二连接管40之间设置减震层,使得在运输空调器的过程中减震层可以吸收由于运输颠簸而作用在第一连接管30上的冲击力,降低了第一连接管30与边板20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30的冷媒的泄漏,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空调器还包括:防震胶,包覆毛细管10的外壁。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防震胶包覆在毛细管10的外壁,使得在运输空调器的过程中减震胶50可吸收由于运输颠簸而作用在毛细管10之间的冲击力,进而降低了毛细管10间因碰撞而造成弯管甚至折管的概率,延长了毛细管1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连接管40插入接头一端的端面至底面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5mm至40mm。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二连接管40插入接头一端的端面至底面的距离,使之取值范围限定为5mm至40mm,增大了安装孔内壁至第二连接管40内壁的距离,提高了第一连接管30与支板接触处的结构强度,对第一连接管30起到保护的作用,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导致第一连接管30与边板20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30的冷媒的泄漏,降低了空调器运行的能耗;进一步地,合理设置第二连接管40插入接头一端的端面至底面的距离在保证第一连接管30、第二连接管40及边板20整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节省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孔为翻边安装孔。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孔为翻边安装孔,孔口边缘无毛刺、撕裂及硬化层等缺陷,使得第一连接管30与安装孔的孔口接触为面接触,避免因孔口毛刺、硬化层等缺陷割伤第一连接管30的情况发生,延长了第一连接管3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接头的端面设置有倒角。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接头的端面设置倒角,增大了接头端面与第二连接管40的焊料填充的面积,增强了二者焊接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孔靠近底面的一端设置倒角,保证了第一连接管30与底面接触处的圆滑过渡,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导致第一连接管30与边板20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中;冷凝器,设置在空调器的室外机中;其中,边板20位于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边板20位于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一端,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导致连接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第一连接管30与边板20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30的冷媒的泄漏,延长了第一连接管30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空调器运行的能耗,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箭头所示方向为空调器室内机1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路况不好而上下颠簸的方向,分配器60及防震胶的重量会施加到毛细管10及第二连接管40上,进而拉扯第一连接管30与边板20的结合处,该结构处易因第一连接管30和第二连接管40之间的焊接作用而发生变形,进而引起扁管、折管乃至泄漏流经第一连接管30的冷媒。为解决此隐患,将空调器的第二连接管40的一端插入第一连接管30的接头内,且将第二连接管40一端的端面伸出边板20的底面,增大了安装孔的内壁至第二连接管40内壁的距离,增强了第一连接管30与支板接触处的结构强度,对第一连接管30起到保护的作用,降低了空调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导致第一连接管30与边板20接触处发生扁管甚至折损的概率,避免流经第一连接管30的冷媒的泄漏,延长了第一连接管30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空调器运行的能耗,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