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358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熔铸炉在熔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温度非常高。现有的熔炼炉产生的烟气进行简单除尘后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因此,造成了大量热量的浪费。同时,铝材在后续多个工序中需要采用热水升温,而现有的技术中大多是采用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升温,耗能较高。因此,如何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有效利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管和烟气管道,烟气管道套设在水管外侧,水管内设有导热板,导热板为金属板,导热板上设有通孔,导热板设有多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烟气管道套设在水管外侧,因此,水经水管流过时,可以将烟气管道中烟气的热量进行相应吸收,使得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同时降低了烟气管道内烟气的温度。在水管内设有导热板,可以有效吸收烟气管道内烟气的温度,导热板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水管外壁传递至水管内,进一步提高了热传递效率,减少了烟气中热量的排出,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热板的外径与水管的内径一致。由此,可以保证导热板吸收的热量能够经水管的侧壁传递至水管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为多个,并均布在导热板上,导热板位于水管的前部。由此,导热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可以保证烟气能够正常通过导热板,同时能够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位于水管内壁的相对两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均小于水管的内径。由此,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增加烟气管道内烟气热量更多的传递至挡板上,再通过挡板传递至水管内,提高热量传导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交替排列,且相邻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间距相等。由此,可以保证烟气能够正常通过各挡板,以及增大挡板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设于水管的中部和尾部。由此,保证烟气管道内烟气的正常流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设于烟气管道的外侧。由此,有效保证了烟气管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管1和烟气管道2,烟气管道2套设在水管1外侧,水管1内设有导热板3,导热板3为金属板,导热板3上设有通孔31,导热板3设有多块。该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烟气管道2的前端与熔铸炉的烟气排出口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密封圈,防止烟气直接排放至大气中。

其中,导热板3的外径与水管1的内径一致,通孔31为多个,并均布在导热板3上,导热板3位于水管1的前部。烟气管道2内的高温烟气在通过时,部分热量传递至导热板3上;设有通孔31,可以保证水能够正常快速通过导热板3,且吸收导热板3上的热量,不影响水的正常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位于水管1内壁的相对两侧,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的长度均小于水管1的内径。其中,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均为金属板,便于热量的传导。

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交替排列,且相邻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均设于水管1的中部和尾部。

当高温烟气流动至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处时,烟气经第一挡板4与水管1内壁、第二挡板5与水管1内壁、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之间的间隙流动,从而,烟气管道2内的部分热量可以传递至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上,然后经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再传递至水管1内的水中。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烟气管道2内的高温烟气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热量可以直接通过水管1的侧壁传递至水管1内的水处,使得水进行加热;导热板3能够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并传递至通过水管1的侧壁传递至水管1内的水处,使得水进行加热;同时,第一挡板4与第二挡板5也能够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并传递至水管1内的水处,使得水进行加热。更进一步,当烟气管道2内的烟气全部排出后,导热板3、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上的余热依旧可以传递至水管1内。从而,水管1的水进行加热后,可以运用到后续工序中,大大减少了烟气热能的浪费,使得烟气的温度得到大幅度降低,将烟气的热量利用率提升到20~25%,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熔铸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加强筋7,加强筋7设于烟气管道2的外侧。加强筋7通过焊接固定在烟气管道2的外表面,可以增加烟气管道2的强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