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焙阳极炭块的移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9212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预焙阳极炭块的移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焙阳极炭块的移位装置,属于预焙阳极炭块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预焙阳极炭块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和技术人员发现,在阳极生产焙烧工段70%的炭块氧化集中在炭块最下面的孔位置,经5why分析法分析,产生上述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底料不平、炭块端面倾斜度过大和编组推块不齐等原因造成炭块离火道墙过近引起。

预焙阳极炭块焙烧时,为保护炭块表面不受损伤,会填加石油焦等填充料覆盖在炭块表面,防止表面氧化受损,焙烧冷却后再由专人专用设备对炭块表面进行清理。火道墙耐火砖之间留有挥发成分释放缝隙,在800℃冷却阶段使用冷却风机对火道进行强制降温,如果炭块离墙过近,填充料无法保护炭块,空气通过耐火砖之间留有挥发成分释放的缝隙直接与炭块接触,就会造成炭块表面烧损,统计数据显示,炭块烧损废品不良率可达总产量的3.2%以上,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企业毛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焙阳极炭块的移位装置,具有减少炭块不良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成本以及使用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焙阳极炭块的移位装置,包括导向杆和拨杆,导向杆紧贴火道墙内的耐火砖设立,长度较火道墙长700~1500mm,与拨杆的长度比为5:1~2;导向杆位于火道墙内的一端焊接圆弧结构,圆弧结构与炭块相切,导向杆另一端与拨杆之间的角度范围为45~135°,拨杆表面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导向杆和拨杆连接方法包括焊接、沟槽连接或套设;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拨杆通过该通孔结合插销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导向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导向杆和拨杆为DN25镀锌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导向杆和拨杆之间设有加强连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火道墙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导向杆卡设于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按比例28:1设置导向杆和圆弧结构,撬动1300kg炭块所用力量为50kg,车间操作人员可以轻而易举将炭块拨动,使炭块离墙30mm以上,保证填充料可以充分保护炭块,防止炭块离墙过近氧化烧损,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以每月16000吨产量,每个废品增加公司损耗800元计算,每月减少烧损废品368块,合计每月降低损耗294400元。

本实用新型导向杆尾部的圆弧型结构设置可以减少摩擦力,加大圆弧厚度可减少对炭块压力,压力过大会造成炭块表面凹陷性缺损,同时导向杆撬动炭块时圆弧结构与耐火砖接触,有多块耐火砖受力,避免某一块耐火砖局部受力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炭块靠墙造成烧损的问题,确保了产品质量,使操作人员可以撬动炭块下部,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求,炭块烧损废品不良率稳定在总产量的0.9%以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制得的焙烧车间预焙阳极炭块的移位装置操作简单,降低劳动强度;(2)本实用新型制得的移位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图;

其中1-拨杆;2-导向杆;3-火道墙;4-圆弧结构;5-加强连杆;6-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一种预焙阳极炭块的移位装置,包括导向杆2和拨杆1,两者相互垂直;导向杆2紧贴火道墙3内壁的耐火砖设立,长度2500mm,导向杆2位于火道墙内的一端焊接四分之一圆弧结构4,圆弧结构4与炭块相切,所述拨杆1长度为700mm,表面设有防滑把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杆2和拨杆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杆2和拨杆1为DN25镀锌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杆2和拨杆1之间设有加强连杆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火道墙3上设有固定槽6,所述导向杆卡设于固定槽6内,固定支点,防止工人多次作业浪费劳动力。

移位装置工作后,炭块由图1离墙很近的位置移到图2所示位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图。填充料可以充分包围炭块,炭块表面的氧化烧损概率明显降低,统计数据显示,炭块不良率由3.2%降低至0.9%,下降了2.3个百分点,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毛利。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背离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变化和优点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