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2966阅读:19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尤其涉及一种下吸式底排风和360°多点供氧的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



背景技术:

柴火灶又名生物质炊事炉、植物炊事炉、节能柴火炉。柴火灶,是以木柴、锯末、刨 花、杂草、玉米芯、秸秆等植物材料为燃料,利用其独特的炉灶结构,使燃料以木质直燃、木 质炭化、木质气化燃烧相结合、相促进,从而使所有的热能聚合于炉口,达到最大限度的强 火力、省能源的效果。

燃气灶,系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 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现有柴火灶,污染环境,产生的烟雾和粉尘垃圾,不利于人类健康;同时炉膛内的热能不均匀,排烟主要是通过炉膛上壁后上口排放烟雾或气体,使用过程中会有一股明火从炉道口抽出,导致锅与炉膛之间,火力温度受热面不均匀;同时炉膛内所需的空气,基本来自路桥下部。在柴火燃烧的过程中,因火炭或其它杂质堵住,路桥与木材之间空气就不畅通,火力降低。使其做饭炒菜热效率降低,温度下降。因为是从底部进空气,从而底部的柴火先被燃烧,上部的柴火在没有一定的空气的情况下,产生浓烟黑雾,污染环境。申请人在使用和长期观察中时发现如下问题:

(1)现有炉灶仅能使用生物质燃烧,原料单一,且存在燃烧不充分和粉尘较多等问题;

(2)燃烧不均匀,铁锅受热面积不均匀,特别是靠烟道处,比其它地方温度高;

(3)燃烧不充分,产生浓烟黑雾;

(4)全都采用上锅台后排烟,烟不易从灶膛内排尽,使厨房烟雾缭绕,下厨做饭体验不佳,污染环境、影响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环保节能一直一来是全世界的难题,从我做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就各类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如有好的解决方法,无疑对社会和每个家庭都能带来幸福快乐。把传统柴灶和现代燃气合理利用,为解决山区和新农村建设中生活的便利性,萌生出一种生物质柴和燃气两用炊事火力灶具,既方便又快捷,传统柴火灶其打灶繁琐,占地面积大,使用不便、不美观。用现代燃气灶,很多地方不通天然气,罐气不方便、远,运输难,还有很多老人不会使用燃气灶等。本专利使老百姓两者兼得,灵活使用,有空捡一些枯枝树干炒菜做饭,时间紧就用燃气做饭,在农村大部分时间做饭用柴,偶尔用气,省力省钱。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包括由炉膛1和烤箱2组成的炉体,所述炉膛1和烤箱2通过烤箱孔连通;所述炉体上转动设有一面带有炉头8的翻板3,所述翻板3转动设于烤箱孔中且能将烤箱孔封闭,所述翻板3能翻面分别作为燃气灶和柴火灶使用;所述烤箱2底部设有排气管6,所述排气管6上设有吸风机7,所述炉膛1顶部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排气孔10,所述炉膛1和烤箱2的侧壁内均对应地设有出气通道9,所述排气孔10通过出气通道9与排气管6连通,所述炉膛1下部内壁上均布有多个与炉膛1外连通的进气孔。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用炊事炉具灶作为柴火灶使用时,所述翻板3将烤箱孔封闭且其带炉头8的一面朝下;作为燃气灶使用时,所述翻板3翻转180°将烤箱孔封闭且其带炉头8的一面朝上;在翻转过程中,柴灰由炉膛1进入烤箱2。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翻板3和烤箱孔为相互配合的圆形,所述翻板3设于转轴17上,所述转轴17沿翻板3的直径设置且其沿水平方向转动设于炉体上,所述转轴17内设有管道与炉头8连通。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气孔包括主进气管11和支进气孔13,所述炉膛1下部侧壁内设有供氧腔12,所述支进气孔13连通供氧腔12与炉膛1内,所述主进气管11穿过出气通道9连通供氧腔12与炉膛1外。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炉膛1和烤箱2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炉膛1的一侧设有入柴口4,所述烤箱2上且与入柴口4同侧设有出灰口5。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个排气孔10呈环状均匀分布在炉膛1顶部内壁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进气孔13由上至下分多排设于炉膛1下部内壁上,每排支进气孔13呈环状均匀分布。

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炉膛1下部内壁上由上至下间隔凸设有多条挡火圈14,相邻两条挡火圈14之间设有一排支进气孔13。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烤箱2包括外壳15与外壳15内的积灰箱16,所述外壳15与积灰箱16之间具有间隙构成出气通道9,所述外壳15底部与排气管6连通,所述积灰箱16顶部与烤箱孔连通,所述外壳15和积灰箱16上对应地设有出灰口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全程无柴烟外露和没有任何的烟尘,其采用的是吸风式,通过吸风式设计、把空气吸入炉膛、从而使炉膛内的燃料燃烧更充分,比传统的节柴灶更快、更省燃料。

2、铁锅受热面积非常均匀。

3、下吸式拍烟系统更卫生、健康和环保。

4、买来直接可以使用,免去请工人打灶等繁琐环节。

5、柴气两用、简便易操作、自由切换。

6、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作为燃气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作为柴火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膛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膛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膛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积灰箱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积灰箱的剖视图。

图中:1炉膛、2烤箱、3翻板、4入柴口、5出灰口、6排气管、7吸风机、8炉头、9出气通道、10排气孔、11主进气管、12供氧腔、13支进气孔、14挡火圈、15外壳、16积灰箱、17转轴、18隔板、19存水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包括支架、台面和由炉膛1和烤箱2组成的炉体等,炉膛1与烤箱2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通过螺丝或焊接固定),炉膛1和烤箱2通过烤箱孔连通,烤箱孔设于炉膛1底部中间位置。炉体上转动设有一面(设为正面)带有炉头8的翻板3,该翻板3转动设于烤箱孔中且能将烤箱孔封闭使炉膛1和烤箱2隔开,翻板3能绕过圆心的转轴翻转180°;即翻板3能翻面使炉头8朝上和朝下分别作为燃气灶(以液化气为燃料)和柴火灶(以生物质柴为燃料)使用。其中,烤箱2底部设有排气管6,该排气管6上设有吸风机7用于向下式底排气。炉膛1顶部内壁上均布有多个排气孔10,炉膛1和烤箱2的侧壁内均对应地设有出气通道9,炉膛1上的出气通道9与烤箱2上的出气通道9连通用于向外排气,出气通道9具体可以为孔道或夹层等,排气孔10通过出气通道9与排气管6连通。其中,炉膛1下部内壁上均布有多个与炉膛1外连通的进气孔,进气孔穿过出气通道9且不与出气通道9连通,其布满炉膛1下部区域(由底部至(1/3-2/3)炉膛1高度)保证供氧充分。

具体地,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两用炊事炉具灶作为柴火灶使用时,翻板3的正面(水平)朝下,将烤箱孔封闭且其带炉头8的一面朝下(位于烤箱2中)。而作为燃气灶使用时,翻板3翻转180°左右,其正面(水平)朝下,将烤箱孔封闭且其带炉头8的一面朝上(位于炉膛1中)。在翻转过程中,少量柴灰由炉膛1进入烤箱2,当然在作为柴火灶使用时根据需要转转翻板3以落灰。

其中,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翻板3和烤箱孔为相互配合的圆形,翻板3设于转轴17上,转轴17沿翻板3的直径设置且其沿水平方向转动设于炉体上(可设于炉膛1与烤箱2之间),转轴17内设有管道与炉头8连通,其上设有限位结构保证180°翻转和定位。

优选地,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进气孔包括主进气管11和支进气孔13,炉膛1下部侧壁内设有供氧腔12使供氧分配更加均匀,供氧腔12为下敞口(底部由积灰箱16上侧密封)的V形腔(下大上小),供氧腔12设于出气通道9内侧。支进气孔13连通供氧腔12与炉膛1内,主进气管11穿过出气通道9连通供氧腔12与炉膛1外。具体地,支进气孔13和主进气管11沿炉膛1对应处径向设置,主进气管11的直径大于支进气孔13的直径,主进气管11的数量为2-5个(具体为3个),支进气孔13的数量为10-50个。

其中,参见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炉膛1和烤箱2均为圆柱状结构,炉膛1的一侧设有与炉膛1内连通的入柴口4用于执行加柴等操作,烤箱2上且与入柴口4同侧设有与烤箱2内连通的出灰口5用于排灰。入柴口4和出灰口5均设有可开闭的门。

其中,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个(数量为10-20个,沿炉膛1对应位置的径向设置)排气孔10呈环状均匀分布在炉膛1顶部内壁上。

优选地,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进气孔13由上至下分多排(2-5排,具体为3排)设于炉膛1下部内壁上用于保证更充分的燃烧,每排支进气孔13(每排10-15个)呈环状均匀分布在炉膛1下部,构成的环水平且与炉膛1同轴。

更优选地,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炉膛1下部内壁上由上至下间隔凸设有多条(2-5条,具体为3条)挡火圈14用于提高燃烧率,挡火圈14水平且与炉膛1同轴,相邻两条挡火圈14之间设有一排环状的支进气孔13,最下侧的挡火圈14的下侧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一排挡火圈14,同理最上侧的挡火圈14也可设置一排。

其中,参见图1-2和6-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烤箱2包括外壳15与外壳15内的积灰箱16,外壳15与积灰箱16之间具有间隙构成出气通道9,外壳15底部与排气管6连通,积灰箱16顶部与烤箱孔连通,外壳15和积灰箱16上对应地设有出灰口5。具体地,外壳15为上敞口的圆柱状结构,其一侧设有出灰口5,其上侧与炉膛1固定连接,其内壁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根隔板18使外壳15与积灰箱16之间构成出气通道9,其底部内壁上设有放置积灰箱16的台阶,该台阶上间隔设有多个缺口使出气通道9与排气管6连通。其中,积灰箱16为圆柱状腔体结构,其顶部设有与烤箱孔配合的圆孔,其顶部将供氧腔12下部封闭,出气通道9的内侧固定在积灰箱16顶部外缘,炉膛1的内壁固定在积灰箱16顶部内缘,其一侧设有出灰口5。本实施例中,积灰箱16可以从烤箱2中取出便于清理。

具体地,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排气管6为L形结构,其竖直管(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上端与烤箱2底部连通,其水平管(沿水平方向设置,可以通向屋外)上设有吸风机7,吸风机7设于地面上;其竖直管与水平管之间设有存水弯19(即L形结构的转角处设有存水弯19),存水弯19内有水用于防止火花星或高温粉尘向外排出进入吸风机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火与燃气双用灶具,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燃料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无法燃烧,长期以来特别是农村柴火灶,主要是通过路桥下进风,而上面的燃料没能及时得到氧气,所以产生浓烟黑雾,通过改进,使炉膛内360°上下供养,进空气,不但火力大,且燃烧充分,无烟雾。

2、其它炉灶烟气排放口全是都集中在灶具上面靠后的一个圆孔中,通过改进,使其烟气排放通过炉壁上口的四周圆孔进行平均向下,通过吸风抽烟机实现下吸式排气。

3、有电时可用电排烟气,停电时可通过外接的管道自然排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