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0765发布日期:2018-06-12 19:4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舾装是船舶制造工艺里的一种,分为分段舾装、船坞(船台)舾装和码头舾装。(把管子、阀门和其他大型设备及装潢材料装上船。该过程涉及的专业最多,是船舶中最乱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过程)。

而船舶舾装件包括锚机、绞机、带缆桩、导缆孔、门、窗、小舱盖、人孔盖、直梯、斜梯、登乘梯等部件。而对于船舶舾装件中的金属件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会需要使用到冶炼熔炉。

现有的高炉、冲天炉、冶炼炉、反射炉、熔炉等普遍存在排出的烟气温度太高、热能利用率低,能耗大,污染严重。高炉、冲天炉等必须使用焦炭,用焦炭提供热源、作为支撑料柱、过滤熔液材料,焦炭资源有限,价格昂贵,焦炭生产污染环境、增加能耗。冲天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烟气冲天,污染严重,高炉生产中产生大量的高炉煤气,如利用不当必然带来大量的能源浪费。高炉煤气利用设备投资大,利用效益不高。冲天炉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也很高,烟气温度很高,这些都带来大量的能源浪费。高炉炼铁需进行矿石烧结、球团等原料

预加工,增加能耗和费用支出 ;不能直接使用低品位矿石原料,增加原料成本,不能充分利用资源 ;矿石中的贵重金属无法提取,导致资源浪费,废渣污染环境,占用土地资源。炼铁与炼钢无法同步完成,需进行铁水转移、二次吹炼,增加冶炼成本;炼铝普遍采用电解铝,能耗大,污染严重,废渣赤泥难以处理、利用,占用土地资源,火法炼铝至今仅停留在实验阶段。炼硅只能用电炉,耗能巨大。所有金属冶炼均产生大量废渣,废渣内都含有大量有用资源无法利用,白白浪费掉。玻璃炉、陶瓷熔块炉、泡花碱炉等普遍存在能耗高、不环保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牢固、安全、精度高的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炉底座、下部筒形炉、中间锥形炉、上部过渡转接炉及炉顶;

所述炉底座包括若干工字钢、设置在若干工字钢下部的T型支撑板、固定在工字钢上端的若干炉体挡块、定位挡块及调节螺栓;所述若干工字钢包括上下垂直等距离分布的上工字梁和下工字梁,中间通过定位挡块固定,上工字梁上端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固定;所述T型支撑板设置在下工字梁下部,并与下工字梁上面板连接;所述若干炉体挡块设置在上工字梁上端面,中部有一供下部筒形炉嵌套式配合的凹槽;

所述下部筒形炉包括柱形筒体、设置在柱形筒体底部及上口边的加强肘板A、柱形筒体侧壁上的T型加强筋A;所述T型加强筋A环形均布设置在柱形筒体外部侧壁上;

所述锥形炉包括两个近半圆柱筒体、筒体外口环形及垂直的T型加强筋B、筒体上口连接的法兰边及加强肘板B;所述筒体下口焊接在柱形筒体上端,外壁环形均布设置T型加强筋B,筒体上口一端呈水平状、另一端呈倾斜状,倾斜状一端上口连接法兰边;

所述过渡转接炉包括门式框架及转接炉本体,所述门式框架前后各有两个引脚,分别栓接在操作平台上;所述转接炉本体设置在门式框架的中部,下端与锥形炉水平上口对应;

所述炉顶包括上部炉顶及下部炉顶,下部炉顶与锥形炉倾斜上口栓接;所述上部炉顶分别连接燃料口、备用燃料口、取样口及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工字钢的中部肘板一端与下面板焊接,另一端与上面板磨光顶紧。

进一步的,所述T型支撑板与下工字梁的上面板磨光顶紧。

进一步的,所述上工字梁和下工字梁中间设置垫板,垫板表面涂石墨粉。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炉体挡块焊接在上工字梁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炉底座的若干工字钢组成的方形结构的两对角线处各有一对交叉型工字钢。

进一步的,所述筒形炉T型加强筋A上均布设置冷却水槽A,并通过角铁扣着一道道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炉外壁环形均布设置冷却水槽B,并通过角铁扣着一道道焊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转接炉的门式框架与转接炉本体对应位置处均匀分布冷却水槽C,并通过角铁扣着一道道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冶炼熔炉主要包括炉底座、下部筒形炉、中间锥形炉、上部过渡转接炉及炉顶五个组成部分,结构简单,各组成部分连接方便,精度高;炉底座通过若干工字钢连接而成,翼缘宽、侧向刚度大、抗弯能力强,同时翼缘两表面相互平行,使得连接、加工、安装方便;

(2)若干工字钢的中部肘板及T型加强筋与上面板磨光顶紧,使整个结构的竖直集中力直接传递到若干工字钢上,同时磨光顶紧处理后,接触面的承压强度会大幅度提高;

(3)上工字梁和下工字梁中间设置垫板,可使整个结构的强度更高,同时垫板表面涂抹石墨粉,是表面摩擦系数更高,结构更稳定;

(4)若干炉体挡块设置在上工字梁上端面,需进行现场装焊,使得根据客户的要求调整炉体挡块中部的供下部筒形炉嵌套式配合的凹槽;

(5)炉底座的若干工字钢组成的方形结构的两对角线处各有一对交叉型工字钢,是底座结构更稳固;

(6)筒形炉、锥形炉、过渡转接炉外壁都均匀分布冷却水槽,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同时冷却水槽均采用角铁扣着一道道焊接而成,焊接更方便,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的炉底座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的炉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的炉底座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的冷却水槽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船舶舾装件用生产系统,包括炉底座1、下部筒形炉2、中间锥形炉3、上部过渡转接炉4、炉顶5;其中炉底座1与下部筒形炉2属于嵌套式连接;下部筒形炉2与中间锥形炉焊3接为一体;中间锥形炉3与炉顶5属于栓接形式;而中间锥形炉3与上部过渡转接炉4属于贴合式连接。

炉底座1包括若干工字钢、设置在若干工字钢下部的T型支撑板8、固定在工字钢上端的若干炉体挡块13、定位挡块12及调节螺栓11;若干工字钢包括上下垂直等距离分布的上工字梁10和下工字梁9,中间通过定位挡块12固定,上工字梁10上端通过调节螺栓11连接固定;T型支撑板8设置在下工字梁9下部,并与下工字梁9上面板连接;若干炉体挡块设置在上工字梁10上端面,中部有一供下部筒形炉2嵌套式配合的凹槽;

筒形炉2包括柱形筒体16、设置在柱形筒体16底部及上口边的加强肘板A17、柱形筒体16侧壁上的T型加强筋A15;所述T型加强筋A15环形均布设置在柱形筒体外部侧壁上;

锥形炉3包括两个近半圆柱筒体18、筒体18外口环形及垂直的T型加强筋B19、筒体18上口连接的法兰边24及加强肘板B20;所述筒体18下口焊接在柱形筒体16上端,筒体18外壁固定环形及垂直的T型加强筋B19,筒体18上口一端呈水平状、另一端呈倾斜状,倾斜状一端上口连接法兰边24;

过渡转接炉4包括门式框架21及转接炉本体,门式框架21前后各有两个引脚,分别栓接在操作平台上;转接炉本体设置在门式框架21的中部,下端与锥形炉3水平上口对应;

炉顶5包括上部炉顶及下部炉顶,下部炉顶与锥形炉倾斜上口栓接;上部炉顶分别连接燃料口22、备用燃料口25、取样口26及进料口23。

如图4所示,为了使炉底座1结构更稳固,在若干工字钢组成的方形结构的两对角线处各固定安装一工字钢14。

如图5所示,为了使工作效率更高,在下部筒形炉2、锥形炉3、过渡转接炉4外壁均匀分布冷却水槽7,使得对整个结构起到了良好的降温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