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8097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保隧道窑。



背景技术:

隧道窑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与隧道相似的窑炉,内设有窑车等运载工具,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广泛用于砖瓦、陶瓷产品的焙烧生产,在磨料等冶金行业中也有应用。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隧道窑是基于恒温干燥工艺进行的结构设计。然而,在不同的干燥阶段,烧制品具有不同的敏感系数,需要不同的干燥温度,很显然,传统的隧道窑及其所采用的恒温干燥工艺并不能满足烧制品不同的敏感系数来提供不同的干燥温度,而且采用恒温干燥工艺烘干的烧制品残余水分一般为5%-6%,水分含量高,干燥耗时长,已成为束缚隧道窑技术的发展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隧道窑,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隧道窑,其主体结构包括干燥窑和焙烧窑,所述隧道窑两侧分布有若干条存坯线、卸车线,所述隧道窑两端分别设置有摆渡线;所述干燥窑的两端均设有端门,所述焙烧窑的进车端设有端门,出口端设有供风端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与焙烧窑之间设置连接送风道和离心风机;所述干燥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主风道,两条主风道的顶部分别设置若干组截止闸、配风口;所述主风道的内侧均匀设置若干个喷射口;所述干燥窑的一端顶部设有潮气反应风箱,所述潮气反应风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潮口,并通过排潮口与下方的干燥室连接;所述潮气反应风箱的顶部设有若干个观察口;所述潮气反应风箱的一端设置排潮轴流风机。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梯度干燥和湿养护工艺做出的结构设计,能够根据烧制品的不同敏感系数提供不同的干燥温度,不仅使干燥后的烧制品残余水分控制在2.5%以下,达到了快速干燥的效果,而且梯度干燥同样也形成了梯度排潮温度,通过潮气反应风箱形成暖寒气压对流交汇,在一定时间的反应、冷却中凝结潮气、吸释粉尘和转变排放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达到自然的烟热分离。同时,采用微负压排潮既能确保潮气集中回收,又能提高热传导效率,降低了烟气的含氧值,符合GB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达到烟气含氧量在8.65%以下,过氧系数1.7,促使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在规定值的范围内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干燥窑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干燥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干燥窑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干燥窑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干燥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保隧道窑,其主体结构包括干燥窑1和焙烧窑2,所述隧道窑两侧分布有若干条存坯线3、卸车线4,所述隧道窑两端分别设置有摆渡线5;所述干燥窑1的两端均设有端门17,所述焙烧窑2的进车端设有端门18,出口端设有供风端门19。

如图1-6所示,所述干燥窑1与焙烧窑2之间设置连接送风道6和离心风机7;所述干燥窑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主风道8,两条主风道8的顶部分别设置若干组截止闸9、配风口10;所述主风道8的内侧均匀设置若干个喷射口11;所述干燥窑1的顶部设有潮气反应风箱12,所述潮气反应风箱1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排潮口13,并通过排潮口13与下方的干燥室14连接;所述潮气反应风箱12的顶部设有若干个观察口15;所述潮气反应风箱12的一端设置排潮轴流风机16。

本实用新型的干燥原理简述如下:干燥窑1利用焙烧窑2的烟气作为热源进行烘干烧制品,通过连接送风道6和离心风机7向主风道8送入热气流,并通过组截止闸9、配风口10调解热源温度,形成梯度干燥,即高、中、低干燥区和湿养护区,热气流通过喷射口11,在干燥室14内向烧制品传导热能进行干燥;同时,烧制品在接受热能后排出化学水分形成潮气,潮气通过排潮口13汇入潮气反应风箱12内进行暖寒气流交汇,通过若干秒时间进行反应、冷却,使排放物自然形成物理化学性质的转变,达到环保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技术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