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110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静电净化装置及安装有该装置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避免油烟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们通常采用在烟道上安装专门的油烟净化装置来消除油烟污染物。现有的油烟净化装置有多种结构,有过滤膜式、水幕式和离心式等等。其中,过滤膜式净化装置虽然能够有效清除油烟,但因容易堵塞,必须经常更换,使用较为麻烦。水幕式净化装置通过水来清除油烟,不仅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浪费大量的水,使用成本较高。离心式净化装置不仅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对油烟的清除率也相对比较低。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油烟净化装置的缺陷,人们提出了各种静电净化装置,如专利号为ZL 02257040.3(授权公告号为CN 2586536Y)所公开《油烟静电净化装置》,该油烟静电净化装置包括电源、箱体、电极板、集油盆,箱体为密闭结构,箱体上设有与烟气排放管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电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正、负极板垂直设置在箱体内,并间隔适当距离相互平行交替排列;集油盆设置在电极板的下方;电源为电极板提供直流高压电。本装置工作时,在油气通道上形成静电场,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将进入静电场的微小油滴吸附到电极表面。虽然,该静电净化装置具有能耗小、噪音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其采用简单的正负极板交错结构,正负极板之间没有相互错开,正负极板安装在同一支撑框上,当支撑框上累积油污后表面容易爬电,电流其中在表面放电,导致极板间的运动带电粒子减少,从而使正负极板之间容易导通,进而使静电净化装置失效。

此外,为了对吸油烟通道内的油烟进行净化,现有技术中已公开有在吸油烟通道内安装静电净化装置的吸油烟机,然而,现有的静电净化装置均安装在风机系统的后端,虽然也能对油烟进行有效净化,但由于位于风机系统的后端,油烟进入风机系统之前无法得到净化,从而起不到清洁叶轮的作用,无法达到保持烟机内部清洁和延长吸油烟机清洗保养时间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静电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时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降低油烟排放、并实现叶轮长久免清洗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静电净化装置,包括外框、正极板、负极板、电极丝、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设于所述外框内部,所述正极导线与正极板相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线与负极板相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外框内部并将外框内部分隔成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的极板连接框,所述负极板包括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所述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均连接在所述的极板连接框上,所述第一负极板和电极丝间隔分布在所述下层空间内而形成荷电区,所述电极丝与正极板相导通,所述第二负极板和正极板间隔分布在所述上层空间内而形成集尘区。

为了使极板连接框与外框之间保持绝缘,在所述外框的两相对侧分别安装有绝缘支架,所述极板连接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绝缘支架上。

电极丝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在所述绝缘支架的内侧部安装有弹片,所述电极丝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弹片上。

负极导线可以有多种连接结构,优选地,在所述绝缘支架上开有通孔,所述负极导线的里端连接在所述弹片上,负极导线的外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外框外。

为了对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进行固定,在所述外框的底部安装有下固定杆,所述第一负极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的下固定杆上,所述第一负极板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的极板连接框上,在所述外框的顶部安装有上固定杆,所述第二负极板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的极板连接框上,所述第二负极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的上固定杆上。

为了对正极板进行固定,在所述外框的两侧安装有正极板固定条,正极板固定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正极板的排列方向相一致,所述正极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正极板固定条上。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正极板固定条上设有卡槽,在正极板固定条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弹片,该连接弹片的弹性部分伸入所述卡槽内,所述正极板插入所述卡槽内并压紧所述连接弹片的弹性部分。

正极导线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在靠近最外侧正极板的外框其中一块侧板上开有穿线口,所述正极导线的里端连接在该最外侧的正极板上,正极导线的外端绕过穿线口并伸出至所述外框外。

为了防止局部爬电,在所述第一负极板、第二负极板和正极板上均设有用来避让所述外框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吸油烟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吸油烟通道和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净化装置安装在所述吸油烟通道内,并位于所述风机系统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静电净化装置通过极板连接框将外框内部分隔成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第一负极板和第二负极板均连接在极板连接框上,第一负极板和电极丝间隔分布在下层空间内而形成荷电区,第二负极板和正极板间隔分布在上层空间内而形成集尘区,安装结构非常简单且装配非常方便,此外,将该静电净化装置安装在风机系统的前端后,能降低油烟排放,油烟在进入风机系统之前可以得到有效净化,从而利于保持风机叶轮长久清洁,售后维护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电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部分正极板和第二负极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去掉正极板和负极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静电净化装置11整体呈长方形,其具体包括外框1、正极板2、第一负极板31、第二负极板32、电极丝4、极板连接框5等主要组件。其中,正极板2和第一负极板31、第二负极板32设于外框1内部,并且,在第一负极板31、第二负极板32和正极板2上均设有用来避让外框1的缺口。极板连接框5位于外框1内部并将外框内部分隔成上层空间和下层空间,第一负极板31和第二负极板32均连接在极板连接框5上,第一负极板31和电极丝4间隔分布在下层空间内而形成荷电区,电极丝4与正极板2相导通,第二负极板32和正极板2间隔分布在上层空间内而形成集尘区。负极导线(图中未示)与第一负极板31相电连接并引出至外框1外,正极导线(图中未示)与正极板2相电连接并引出至外框1外。

绝缘支架6有两个并分别设于外框1的两相对侧,极板连接框5的两端分别按照在对应侧的绝缘支架6上,在绝缘支架6的内侧部安装有弹片7,电极丝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弹片7上。另外,在绝缘支架6上开有通孔(图中未示),负极导线的里端连接在弹片7上,负极导线的外端穿过通孔并伸出至外框1外。

第一负极板31和第二负极板32的安装结构如下:

在外框1的底部安装有下固定杆81,第一负极板31的下端固定在下固定杆81上,第一负极板31的上端连接在极板连接框5上,在外框1的顶部安装有上固定杆82,第二负极板32的下端连接在极板连接框5上,第二负极板32的上端固定在上固定杆82上。

正极板2及正极导线的安装结构如下:

在外框1的两侧安装有正极板固定条9,正极板固定条9的长度方向与正极板2的排列方向相一致,正极板2的两侧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正极板固定条9上。在正极板固定条9上设有卡槽91,在正极板固定条9的内侧安装有连接弹片10,连接弹片10的弹性部分(图中未示)伸入卡槽91内,正极板2插入卡槽91内并压紧连接弹片10的弹性部分。在靠近最外侧正极板2的外框其中一块侧板上开有穿线口(图中未示),正极导线的里端连接在该最外侧的正极板2上,正极导线的外端绕过穿线口并伸出至外框1外。

该静电净化装置11的装配顺序如下:

a、将外框1搭好,连接孔处使用铆钉连接,再将绝缘支架6安装在外框1上。

b、将弹片7通过螺丝固定在绝缘支架6上,再安装负极导线。

c、将电极丝4挂在弹片7之间的凹槽内。

d、将下固定杆81安装在外框1上,再将第一负极板31安装在下固定杆81上,再安装极板连接框5,在极板连接框5上插入第二负极板32,待第二负极板32安装上后,在外框1顶部安装上固定杆82,以对第二负极板32进一步固定。

e、将正极板固定条9安装在外框1上,再将正极板2安装在正极板固定条9上,再安装正极导线。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机壳12,机壳12内设有吸油烟通道13和风机系统14,静电净化装置11安装在吸油烟通道13内并位于风机系统14的前端。这样,油烟在进入风机系统14之前可以得到有效净化,从而利于保持风机叶轮长久清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