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2880发布日期:2018-08-17 21:53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如通过列管式换热器将乙醇蒸汽、甲醇蒸汽或其他高温的有机溶剂的废气进行冷凝处理转化为液态再回收。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一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现有的列管换热器由于管板与换热管以及管板与封头之间的焊接位腐蚀或老化导致泄漏,导致有机物混入冷媒或者排到外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其结构简单稳定,通过结构改进有效防止换热器内的有机物泄漏后与冷媒混合或排到外界。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一外筒体、一对封头、若干换热管、管板和隔板,所述外筒体两端敞口,所述封头一端设有第一介质出/入口,所述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外筒体的两敞口端上,所述封头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出/入口一端设置在所述管板上,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并且靠近所述外筒体的两端,两块隔板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隔板与所述管板之间形成隔离腔,所述换热腔对称的设有一第二介质进入口和一第二介质出口,所述隔离腔设有检测口,所述换热管设在所述外筒体内并且穿过所述换热腔和所述隔离腔,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管板与所述两封头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结构简单稳定,通过设置隔板将第一换热通道与管板分离,这样,即使隔板或管板与外筒体之间的焊接位松脱后造成换热管内的流体泄漏,流体只会被排到隔离腔,而不会直接排到外界造成污染,同时如果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焊接位松脱后造成换热腔的流体泄漏,也只会排到隔离腔,而不会直接排到换热腔内使两种流体混合产生有害物质。另外,通过设置检测口对隔离腔进行时时监控,可通过检测口检测隔离腔的物质,以便及时发现泄漏。

优选的,所述管板上设有换热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板上的换热孔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相对交错的排布于所述换热腔上下两侧。通过本设置使流体在壳体内改变流向,增加了两种流体的接触时间提升换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折流挡板包括第一折流挡板、第二折流挡板,所述第一折流挡板、第二折流挡板相错设置,所述第一折流挡板从外筒体内腔的上壁自上往下延伸,并与外筒体内腔的下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过口,所述第二折流挡板从外筒体内腔的下壁自下向上延伸,并与外筒体内腔的上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过口,所述第一折流挡板、第二折流挡板均设有与所述换热管对应的过孔。

优选的,所述折流挡板的最大高度为所述换热腔高度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还包括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的探头通过检测口与隔离腔连接,当发生泄漏时,检测仪可及时检测到并反馈给外部警报设备,便于对换热器进行维护。

优选的,所述外筒体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块,所述检测口设置于凸块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口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外筒体安装于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外筒体的内腔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换热孔与所述换热管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壳体1、外筒体2、封头3、管板103、换热管1031、第一介质入口301、第一介质出口302、第二介质进入口201、第二介质出口202、隔板203、第一折流挡板204、第二折流挡板205、凸块206、隔离腔20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一外筒体2、一对封头3、若干换热管1031、管板103和隔板203,所述外筒体2两端敞口,所述其中一封头3一端设有第一介质入口301,另一封头的一端设有第一介质出口302,所述管板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外筒体2的两敞口端上,所述封头3远离所述第一介质出口302或第一介质入口30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管板103上,所述隔板203设置在所述外筒体2内并且靠近所述外筒体2的两端,所述两隔板203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隔板203与所述管板103之间形成隔离腔208,所述换热腔对称的设有一第二介质进入口201和一第二介质出口202,所述隔离腔208设有检测口和检测仪,所述检测仪的探头通过检测口与隔离腔208连接,优选的,所述检测口设置有两个。所述外筒体2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块206,所述检测口设置于凸块206上。所述换热管1031设在所述外筒体2内并且穿过所述换热腔和所述隔离腔208,所述换热管1031通过所述管板103与所述两封头3连通。所述管板103上设有换热孔,所述换热管10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管板103上的换热孔连通。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外筒体2安装于支撑架上;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将所述支撑架设置成各种样式,当然也可以不设置。

还包括折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相对交错的排布于所述换热腔上下两侧。所述折流挡板包括第一折流挡板204、第二折流挡板205,所述第一折流挡板204、第二折流挡板205 相错设置,所述第一折流挡板204从外筒体2内腔的上壁自上往下延伸,并与外筒体2内腔的下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过口,所述第二折流挡板205从外筒体2内腔的下壁自下向上延伸,并与外筒体2内腔的上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过口,所述第一折流挡板204、第二折流挡板205均设有与所述换热管1031对应的过孔。通过本设置使流体在壳体1内改变流向,增加了两种流体的接触时间提升换热效果。所述折流挡板的最大高度为所述换热腔高度的三分之二。

优选的,所述隔板203与外筒体2的内腔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换热孔与所述换热管1031的外侧壁通过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结构简单稳定,通过设置隔板203将第一换热通道与管板103分离,这样,即使隔板203或管板103与外筒体2之间的焊接位松脱后造成换热管1031内的流体泄漏,流体只会被排到隔离腔208,而不会直接排到外界造成污染,同时如果换热管1031与管板103之间的焊接位松脱后造成换热腔的流体泄漏,也只会排到隔离腔208,而不会直接排到换热腔内使两种流体混合产生有害物质。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测口对隔离腔208进行时时监控,可通过检测口检测隔离腔208的物质,以便及时发现泄漏。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