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7215发布日期:2018-08-21 16:5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杀菌净化功能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用于将烟气外排,使用一段时间后,吸油烟机内部容易积聚油污,如吸油烟机的集烟罩、风机等处。油污长期积聚,容易导致吸油烟机内部滋生病菌,并导致异味的产生,从而对厨房环境以及用户的健康造成影响。

传统的吸油烟机一般不带有杀菌净化功能,臭氧是一种杀菌能力很强的气体,其杀菌能力为氯气的3000倍左右,已有专利将其应用至吸油烟机的杀菌净化中,如:申请号为201110258991.X(申请公布号为CN 102966987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消毒除臭多功能的吸排烟装置,其内部安装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出口接有一电磁阀控制的三通,三通一端出口指向壳体内腔,另一端伸出壳体外后用以密封圈和压紧螺母紧固在壳体壁上,三通伸出端与一皮管相连。该装置的吸风口可启闭,因而可实现该装置运行和静止状态下臭氧对其内部因积存油污霉变滋生的病菌并散发的臭气进行消毒与清除。

上述专利中的装置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器,利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对吸油烟机内部进行杀菌净化,但是臭氧发生器长期处于吸油烟机内部的油烟环境中,大量油污或灰尘的附着会使臭氧发生器的电路短路而损坏臭氧发生器,从而影响其杀菌净化的效果。进一步,臭氧分子的比重大于空气,因此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不会自动弥散,从而造成吸油烟机内部臭氧浓度不均,即臭氧发生器附近的臭氧浓度较高,而臭氧发生器远处的臭氧浓度较低,并且臭氧分子极其不稳定,很容易分解,这样进一步加剧了吸油烟机内部臭氧浓度不均,而臭氧发挥有效的杀菌除味作用需达到一定的浓度并作用一定的时间。可见,现有的具有臭氧发生器的吸油烟机的结构对臭氧充分发挥杀菌除味功能造成了限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在吸油烟机内部均匀分布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具有内腔的机壳、出风腔及臭氧发生器,上述内腔中设置有风机,上述出风腔具有出风口与进风口,并且通过该进风口与内腔连通,而该出风口中设置有能启闭该出风口的出风阀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腔,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该净化腔中,该净化腔上开设有出气口,上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该出气口通向内腔,上述净化腔与出风腔通过导气管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管从净化腔向出风腔倾斜,从而有利于进入净化腔的油污从导气管回流。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中还设置有用于混合气体的混合腔,该混合腔设置在上述出风腔与净化腔之间,上述导气管横贯在该混合腔中;该混合腔与上述净化腔通过上述出气口连通,而该混合腔与内腔通过气体出口连通,该出气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该出气口的出气阀板。通过设置混合腔能使臭氧气体在进入内腔前获得充分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腔与出风腔通过进气口连通,该进气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该进气口的进气阀板。这样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气流不仅能带动混合腔中的臭氧气体,从而使得臭氧气体的混合更加均匀,而且通过与上述导气口开合大小的配合作用能调节臭氧气体的浓度,从而能根据需要调配合适的臭氧浓度,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腔中设置有用于混合气体的混合器,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相对设置在该混合器的两侧,所述气体出口与该混合器邻设。这样由进气口进入的气流和出气口进入的臭氧能在混合器处进行对冲,进一步加强混合效果,并且混合后的臭氧气体能迅速地通过气体出口进入内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管位于净化腔的腔壁上的为导气口,该导气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该导气口的导气阀板,该导气阀板与上述出气阀板通过传动组件联动,并且,当出气阀板关闭出气口时,导气阀板同步关闭导气口,而出气阀板打开出气口时,导气阀板同步打开导气口。从而能使臭氧发生器处于密闭状态,有效避免油污对其造成污染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和导气口相对设置,两者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述出气阀板能沿第一滑槽来回滑移从而启闭上述出气口,而上述导气阀板能沿第二滑槽来回滑移从而启闭上述导气口;上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由该驱动电机驱动的丝杆以及套接在该丝杆上的螺母,该丝杆与螺母组成螺旋传动副,上述丝杆的延伸方向与出气口和导气口所在的方向垂直,所述螺母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出气阀板和导气阀板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腔、净化腔即混合腔均设置在内腔的上方,并且三者并列设置,上述出风腔具有与该净化腔共用的第一竖向侧壁,该第一竖向侧壁上开设有上述进气口,上述净化腔具有与混合腔共用的第二竖向侧壁,该第二竖向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上述出气口和导气口,且该出气口与导气口上下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出口位于上述风机的进气端口的上方,从而能使臭氧快速地进入风机中,并通过风机的转动而进入出风腔中,实现臭氧在吸油烟机内部的快速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管中设置有用来过滤油烟的过滤单元,这样气流在进入净化腔前可通过该过滤单元进行过滤,从而避免该气流中的油烟对臭氧发生器造成污染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净化腔,臭氧发生器设置在该净化腔中,同时净化腔与出风腔通过导气管连通,这样利用臭氧气体对吸油烟机内部进行杀菌除味处理时,风机的气流能通过导气管进入净化腔中,从而能扰动臭氧气体,不仅能起到对臭氧气体进行预混的作用,而且能带动臭氧气体通过出气口通入内腔中,从而进入风机的内腔中,通过风机的转动导入出风腔,继而在吸油烟机内部形成循环并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使得吸油烟机内部需处理处的臭氧浓度均匀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使得该吸油烟机获得良好的杀菌除味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吸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Ⅱ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烹饪状态下吸油烟机内部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杀菌除味状态下吸油烟机内部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吸油烟机内部在杀菌除味状态下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导气管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导气管内部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具有内腔210的机壳21和出风罩211,上述内腔210中设置有风机22,上述出风罩211中设置有出风腔23,且该出风腔23位于内腔210的上方并通过进风口231与内腔210相通,该出风腔23的顶部具有出风口232,该出风口232设置有能启闭该出风口232的出风阀板271。

进一步,上述出风罩211中还设置有净化腔24和混合腔25,该净化腔24中设置有臭氧发生器26,混合腔25中设置有混合器202。上述净化腔24和混合腔25通过出气口242连通,由臭氧发生器26产生的臭氧通过该出气口242导入混合腔25,在混合腔25中充分混合后通过混合腔25上的气体出口251导入内腔210中。再进一步,上述净化腔24与出风腔23通过导气管28连通,这样在杀菌除味状态下,出风阀板271关闭出风口232,风机22产生的气流通过导气管28通入净化腔24中,净化腔24中的臭氧在气流的带动下发生流动并通过出气口242导入混合腔25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通过气体出口251进入内腔210中,本实施例中该气体出口251位于风机22的进气端口221的上方,这样通过气体出口251导入的臭氧能快速地进入风机22中,接着通过风机22的转动导入出风腔23,从而在净化腔24、混合腔25、内腔210、风机22的内腔以及出风腔23之间形成循环,从而使得吸油烟机内部臭氧浓度均匀,使得臭氧发挥良好的杀菌除味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述出风腔23、净化腔24以及混合腔25并列邻设,其中,混合腔25设置在出风腔23与净化腔24之间,上述导气管28横贯在混合腔25中,并且该导气管28从净化腔24向出风腔23方向倾斜,从而有利于进入净化腔24的油污从导气管28回流。上述混合腔25与出风腔23通过进气口234连通,该进气口234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该进气口234的进气阀板272,同时上述出气口242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该出气口242的出气阀板273。导气管28位于净化腔24的腔壁上的为导气口281,该导气口281上设置有用于启闭该导气口281的导气阀板282,该导气阀板282与上述出气阀板273通过传动组件联动,并且,当出气阀板273关闭出气口242时,导气阀板282同步关闭导气口281,而出气阀板273打开出气口242时,导气阀板282同步打开导气口281。

在烹饪状态下,导气阀板282和出气阀板273分别关闭导气口281和出气口242,从而能使臭氧发生器26处于密闭状态,有效避免油污对其造成污染损坏。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上述进气口234和导气口281开口大小的控制能调节臭氧浓度的大小,例如:通过增大进气口234的进风面积同时减少导气口281的进风面积来配制低浓度的臭氧气体,由于低浓度的臭氧气体分解时间较短,因此可以在每天烹饪结束后对吸油烟机进行一次杀菌消毒,以保证内腔210的洁净;通过减小进气口234的进风面积同时增大导气口281的进风面积来配制高浓度的臭氧气体,高浓度的臭氧气体分解时间较长,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对吸油烟机进行一次高浓度臭氧处理,即对吸油烟机进行深层杀菌消毒,以保证其内腔210的深度清洁。

本实施例中,上述出风腔23、净化腔24及混合腔25均设置在内腔210的上方,并且三者并列设置,上述出风腔23具有与该混合腔25共用的第一竖向侧壁233,该第一竖向侧壁233上开设有上述进气口234,上述净化腔24具有与混合腔25共用的第二竖向侧壁241,该第二竖向侧壁241上分别开设有上述出气口242和导气口281,且该出气口242与导气口281上下相对设置。

上述出气口242和导气口281上分别设置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滑槽283和第二滑槽243,上述出气阀板273能沿第一滑槽283来回滑移从而启闭上述出气口242,而上述导气阀板282能沿第二滑槽243来回滑移从而启闭上述导气口281。上述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91、由该驱动电机291驱动的丝杆292以及套接在该丝杆292上的螺母293,该丝杆292与螺母293组成螺旋传动副,上述丝杆292水平延伸,上述述螺母293的两端分别通过竖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杆294和第二连接杆295与出气阀板273和导气阀板282固定。这样当螺母293在丝杆292上来回滑移时,出气阀板273和导气阀板282能同步滑移,从而实现出气口242与导气口281的同步启闭。

上述混合腔25中设置有用于混合气体的混合器202,从而能使臭氧气体在混合腔25中混合更加均匀,并且进气口234和出气口242相对设置在该混合器202的两侧,所述气体出口251与该混合器202邻设,这样由进气口234进入的气流和出气口242进入的臭氧能在混合器202处进行对冲,进一步加强混合效果,并且混合后的臭氧气体能迅速地通过气体出口251进入内腔210中。本实施例中,进气口234处设置有驱动器201,该驱动器201的输出轴与进气阀板272固定,同时进气口234的两侧设置有供进气阀板272上下滑移的滑轨235,这样在驱动器201的驱动下,进气阀板272能沿进气口234上下滑动,从而实现进气口234的启闭。

烹饪状态下,上述导气阀板282和出气阀板273同时关闭导气口281和出气口242,从而使得臭氧发生器26处于密闭空间中,本实施例中导气口281也同时关闭(烹饪状态下进气口234也可打开),出风阀板271打开出风口232,油烟通过出风口232导入公共烟道中。

杀菌除味状态下,出风阀板271关闭出风口232,导气阀板282打开导气口281,出气阀板273打开出气口242,风机22产生的气流通过导气口281进入净化腔24,净化腔24中的臭氧气体在气流的带动下通过出气口242进入混合腔25,进混合器202充分混匀后通过气体出口251进入内腔210,接着通过风机22的进气端口221进入风机内腔中,在风机22的转动下进入出风腔23,从而在吸油烟机内部形成循环并形成有效浓度的动态平衡,对吸油烟机内部进行充分的杀菌消毒。优选地,同时打开进气口234,这样从进气口234进入的气流不仅能带动混合腔25中的臭氧气体,从而使得臭氧气体的混合更加均匀,而且通过与上述导气口281开合大小的配合作用能调节臭氧气体的浓度,从而能根据需要调配合适的臭氧浓度,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实施例2:

如图8~10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导气管28中设置有导气管28内部设置有用来过滤油烟的过滤单元280,该过滤单元280能过滤气流中的油烟分子,从而避免该油烟分子对臭氧发生器26造成污染损坏。该过滤单元280横贯在导气管28内,并且沿导气管28长度方向间隔均设,各过滤单元280均包括至少两个沿导气管28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过滤体,各过滤体至少一端与导气管28的内壁固定,且相邻的过滤体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过滤通道2800。如此设计能使进入导气管28的油烟分子顺利地与过滤单元280碰撞,从而较好地过滤油烟分子。进一步,过滤体包括第一过滤体2801和第二过滤体2802,各过滤单元280均包括一个第一过滤体2801和两个第二过滤体2802,其中第一过滤体2801位于两第二过滤体2802之间并且分别与两侧的第二过滤体2802交错设置。再进一步,各所述第一过滤体2801的横截面均呈菱形,各所述第二过滤体2802的横截面均呈等边三角形,各第一过滤体2801的各侧边分别与相邻的第二过滤体2802的相对侧边平行。从而在在该过滤通道2800中分别形成用于与油烟分子碰撞的以下壁面:位于各第二过滤体2802底部的第一壁面280a,位于各第二过滤体2802底部的第二壁面280b以及位于导气管28内壁上的第三壁面280c。油烟分子进入导气管28后,油烟气体首先与上述第一壁面280a碰撞,从而使得油烟气体中的部分油烟分子完成一次分离过滤;当油烟气体继续进入第二过滤体2802与第一过滤体2801之间的间隙时,间隙的宽度变窄,从而使得油烟气体的速度加快,进而能以更快地速度碰撞于第二壁面280b上并发生转向,完成油烟分子的二次分离过滤;转向后的油烟气体继续与导气管28的内壁碰撞,从而完成第三次碰撞分离;完成三次碰撞分离的油烟气体继续与后面的第一壁面280a碰撞,依次循环,直至油烟气体进入净化腔24,有效过滤进气净化腔24的气流,从而避免油烟污染臭氧发生器2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